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7GB2A200027)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永平柴卫东李洪芹张忠波刘贞贞更多>>
- 相关机构: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优质棉沧198多茎株型密度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探讨棉花多茎株型密度适应性,充分挖掘优质棉沧198的增产潜力,在种植密度1.5万~10.5万株/h^2。范围内设置6个水平,调查了不同密度处理下主茎和叶枝的主要生育性状及产量指标,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动态和干物质生产量。结果表明:棉花多茎株型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3万~5.1万彬h^2。。在该密度范围内,多茎株型栽培的棉花主茎与叶枝发育协调,能建造高质量的光合系统,功能叶片数量多,延缓棉株衰老,干物质生产能力较强,生殖体分配率较高,增产幅度大,可以实现高产简化栽培的目的。
- 刘贞贞李洪芹张忠波孙玉英柴卫东刘永平
- 关键词:棉花多茎株型主茎叶枝
- 优质棉‘沧198’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
- 2011年
- 为确定优质棉‘沧198’的高产简化配套技术,进一步明确多茎栽培对不同肥力、不同气候年型的适应性,2007—2009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以常规株型为对照,研究‘沧198’多茎株型的增产效果;分析纤维品质、成铃空间分布特点及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沧198’多茎株型在不同气候年型,均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2.5%~22.1%之间;下部1~4果枝结铃,单铃重平均为4.47g,略低于常规株型(4.70g);上部13~14果枝成铃质量显著优于常规株型,单铃重提高了14.5%,子指增加了7.5%,衣分提高了6.6%;叶枝结铃平均单铃重为5.2g,纤维品质与常规株型无明显差异。多茎株型与常规株型相比,节省整枝用工62.5%,劳动用工投资减少18.0%,劳动效率提高了1.37倍,经济效益增加了39.6%。‘沧198’多茎株型主茎和叶枝协调发育,叶枝早摘心,解决叶枝铃小、吐絮晚、质量差的技术难题,不同气候年型、不同肥力条件均表现显著的增产效果,实现了高产优质、简化、高效目标。
- 刘贞贞李洪芹张忠波孙玉英柴卫东刘永平
- 关键词:多茎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