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C04C301)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武英彪卫丹洪小剑王爱华寇俊杰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PC和缬沙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和缬沙坦(valsartan)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关系,及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I/R组、IPC组、缬沙坦I/R(VIR)组、和缬沙坦IPC(VIPC)组,I/R组和IPC组合称为生理盐水组,VIR组和VIPC组合称为缬沙坦组。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的水平,并留取梗死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TAT3的磷酸化。结果IPC组与I/R组相比,STAT3的磷酸化明显增加(P<0.01),IL-6的水平降低(P<0.01)。缬沙坦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STAT3的磷酸化和血清IL-6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IPC通过STAT3磷酸化,可激活心肌存活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I/R损伤。缬沙坦可部分抑制STAT3活化,抑制IL-6的表达,并产生心脏保护作用。
- 寇俊杰王爱华卫丹洪小剑武英彪
- 关键词: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