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8C22055)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纪文秀王岩付闰吉谢宁峡张艳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钦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饲料
  • 1篇蛋氨酸
  • 1篇点带石斑鱼
  • 1篇豆粕
  • 1篇豆粕替代
  • 1篇血粉
  • 1篇鱼粉
  • 1篇羽毛
  • 1篇羽毛粉
  • 1篇肉粉
  • 1篇石斑
  • 1篇石斑鱼
  • 1篇食物利用
  • 1篇饲料利用
  • 1篇饲料利用效率
  • 1篇鸡肉
  • 1篇鸡肉粉
  • 1篇斑鱼
  • 1篇包膜
  • 1篇DL-蛋氨酸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1篇钦州学院
  • 1篇浙江大学舟山...

作者

  • 2篇王岩
  • 2篇纪文秀
  • 1篇谢宁峡
  • 1篇吴玉波
  • 1篇付闰吉
  • 1篇张艳秋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点带石斑鱼对鸡肉粉、羽毛粉和血粉混合物的利用能力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10周网箱养殖实验,评价了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点带石斑鱼对1种鸡肉粉、羽毛粉和血粉混合物的利用能力。采用2×4实验设计,设2个饲料蛋白水平(490g/kg和530g/kg粗蛋白),每个饲料蛋白水平下设4个鱼粉水平,其中1组饲料中加入500g/kg鱼粉(对照),另外3组饲料中分别加入139、278、416g/kg的鸡肉粉、羽毛粉和血粉混合物(鸡肉粉∶羽毛粉∶血粉=65∶20∶15)替代对照饲料中30%、60%、90%的鱼粉。实验鱼初始体重为(33.4±0.1)g。实验期间,除恶劣天气外,每天分两次按饱食量投喂实验鱼。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摄食量、增重,饲料系数、氮储积效率、能量储积效率和鱼体组成无显著影响;饲料鱼粉含量显著影响增重,饲料系数、氮储积效率和能量储积效率,但对摄食量和鱼体组成无显著影响。在相同饲料蛋白水平下,特定生长率(SGR)随鱼粉含量降低而下降;当鱼粉含量相同时,摄食高蛋白饲料的鱼SGR略高于摄食低蛋白饲料的鱼。本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添加鸡肉粉、羽毛粉和血粉混合物可将点带石斑鱼饲料鱼粉含量降低到200g/kg,在490~530g/kg范围内提高饲料蛋白水平无助于降低点带石斑鱼饲料鱼粉含量。
付闰吉纪文秀王岩谢宁峡
关键词:点带石斑鱼鸡肉粉羽毛粉血粉食物利用
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对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8周生长实验检验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对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影响,以确定添加DL-蛋氨酸对提高饲料鱼粉替代水平的作用。对照饲料鱼粉水平为40%。采用2×4实验设计,按等蛋白替代原则分别用豆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鱼粉的40%(L)和80%(H);在每个鱼粉替代水平上,分别添加晶体DL-蛋氨酸(A)、包膜DL-蛋氨酸(B)、晶体DL-蛋氨酸和包膜材料(C)以及按1∶1比例配制的B和C的混合物(D)。配成8种等氮、等脂肪的实验饲料(LA、LB、LC、LD、HA、HB、HC和HD)。饲料LA、LB、LC和LD含24%鱼粉,并分别添加0.5%A、1.3%B、1.3%C或1.3%D;饲料HA、HB、HC和HD含8%鱼粉,并分别添加0.7%A、1.8%B、1.8%C或1.8%D。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6.0±0.1)g。实验结果表明,饲料鱼粉替代水平显著影响花鲈增重(WG)、摄食率(FI)、饲料系数(FCR)、饲料氮沉积效率(NRE)、饲料氮废物排放量(TNW)、肝体比(HSI)以及全鱼水分和粗脂肪含量;DL-蛋氨酸剂型可显著影响饲料磷废物排放量(TPW)。当添加的DL-蛋氨酸剂型相同时,WG和NRE随饲料鱼粉替代水平增加而下降,而FCR和TNW增加;在相同饲料鱼粉替代水平下,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未导致花鲈WG、FCR、NRE、CF、HSI、鱼体组成、TNW和TPW出现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显示,通过添加豆粕可将花鲈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至24%,而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不能进一步提高利用豆粕替代饲料鱼粉的水平。
张艳秋纪文秀吴玉波王岩
关键词:豆粕DL-蛋氨酸饲料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