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214)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俞永强刘钦燕王东晓丘福文方文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年际
  • 3篇环流
  • 2篇年际变化
  • 2篇环流模式
  • 2篇海面
  • 2篇EOF分析
  • 1篇亚洲季风
  • 1篇运输量
  • 1篇深水航道
  • 1篇输运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测量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年代际变化特...
  • 1篇年际变异
  • 1篇气相互作用
  • 1篇全球海洋
  • 1篇全球海洋环流...
  • 1篇全新世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3篇俞永强
  • 2篇方文东
  • 2篇王东晓
  • 2篇刘钦燕
  • 2篇丘福文
  • 1篇李超
  • 1篇周伟东
  • 1篇刘海龙
  • 1篇董丹鹏
  • 1篇郭朴
  • 1篇谢强
  • 1篇黄企洲
  • 1篇郑伟鹏
  • 1篇杜岩
  • 1篇杨阳
  • 1篇周文
  • 1篇林鹏飞
  • 1篇王伟文

传媒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00—2008年期间南海海面温度的年际与空间变异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2000—2008年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南海海面温度(SST)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着重研究21世纪以来整个南海海域SST年际变化的时空变异,并探讨了其与南海海面风场和海面高度的关系,以及期间南海发生的两次负异常事件的特点和成因。SST年际变化的第一模态表现为全海盆同相变化,年际振荡主要发生在深海海盆区,最大的振荡中心出现在吕宋海峡西部和中南半岛东南海区;第二模态呈东西反向的分布特征,异常中心位于吕宋海峡以西区域。结果还表明,南海SST年际变化与经向海面风有密切关系:SST第一模态滞后经向海面风第一模态3个月,最大相关系数为0.74;而SST第二模态和经向海面风第二模态同步时相关系数达到最大,为0.71;SST的第二模态和南海海面高度异常年际变化以及热带太平洋Nio3.4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也有较好的相关,具有大尺度的特征。
丘福文方文东郭朴
关键词:海面温度年际变异EOF分析
一个高分辨率太平洋-印度洋海盆环流模式的初步结果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LASG/IAP发展的一个0.25°×0.25°高分辨率太平洋-印度洋海盆环流模式初步分析了模式在太平洋区域的模拟结果,并与海洋同化资料的数据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作比较,检验此模式对该区域平均气候态、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分析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海表温度(SST)分布、赤道温跃层和纬向流结构、赤道流系分布形态、海表高度以及正压流函数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显著的El Nio和La Nia事件的模拟等方面与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2.0.2版本结果相近。此外,模式模拟北赤道流(NEC)分叉点位置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及吕宋海峡流量的年际变化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在年际尺度上,NEC分叉点位置和吕宋海峡流量与ENSO密切相关。
莫慧尔俞永强刘海龙林鹏飞
关键词:年际变化
印尼贯穿流与南海贯穿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机制被引量:12
2007年
通过绕岛环流理论和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对印尼贯穿流(ITF)和南海贯穿流(即吕宋海峡水交换,LST)在1976年气候突变前后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6年后吕宋海峡水交换体积输送(LSTT)异常增大,而印尼贯穿流体积输送(ITFT)异常减少。吕宋海峡东部东风分量和南海内部的北风分量的局地驱动是导致LSTT在1976年后增加的主要因素,南海内部异常北风分量对LSTT增加的贡献能够达到53%;而赤道太平洋的西风分量则是导致ITFT在1976年后减少的主要因素,其贡献大约为61%。1976年后15°N左右的NEC(North Equatorial Current)体积输送异常增强,但总NEC体积输送异常减弱。KC(Kuroshio Current)体积输送异常增强,而MC(Mindanao Current)、NECC(North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SEC(South EquatorialCurrent)体积输送异常减弱。赤道西太平洋由风场变化通过Sverdrup动力过程产生的异常气旋性环流阻碍了太平洋水体向印度洋的输入。
刘钦燕王东晓谢强黄企洲
关键词:赤道太平洋
南海海面高度年际变化的S-EOF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应用依赖于季节的经验正交函数(S-EOF)分析,探讨了最近15a南海海面高度随季节演变的年际变化。S-EOF分析得出南海海面高度异常各模态不同季节的空间结构以及时间演变过程,证实了季风强盛期冬季和夏季基本模态的结构,还分离出了季风转换期(春季和秋季)海面高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南海海面高度随季节演变的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密切相关。S-EOF1的结果表明,南海海面高度的变化具有明显而稳定的季节振荡,但在ENSO年海面高度的季节振荡相对减弱;S-EOF2模态显示了1998—2001年间冬季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较强的正异常,且能一直持续到春季;S-EOF3模态主要体现了南海西部一系列中尺度涡状结构的年际差异,包含1997/1998年厄尔尼诺对南海环流的影响。
丘福文方文东
关键词:南海环流
LICOM模拟的南海贯穿流及其对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XBT(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观测数据和绕岛环流理论(island rule)诊断计算结果评估了一个涡相容(eddy-permittin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对南海贯穿流及南海上层热含量的模拟能力,同时利用模式输出探讨了南海贯穿流对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影响。NEC(North Equatorial Current)分叉的垂向结构、南海内区环流的季节和吕宋海峡体积输送的年际变化等分析结果都表明,LICOM能获取西北太平洋-印尼海域环流和南海贯穿流的合理模拟结果。模式模拟的南海上层热含量季节变化与观测及同化数据都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尤其在南海内区。相关分析表明,吕宋海峡热输送主要控制着南海内区上层的热含量变化,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南海贯穿流作为一支冷平流调制着南海上层热含量变化的重要事实。
王伟文俞永强李超周文刘钦燕王东晓
关键词:热含量
对南海主要出流通道的诊断及讨论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一个基于质量、热量和盐量守恒的最优化盒子模型,探讨南海的主要出流通道,并详细阐述了该盒子模型中最优化的物理含义,指出这是一种平流排热、排盐最高效的系统。计算结果表明,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最主要的出流通道;南海海表有巨大的热通量和淡水通量输入,作为一个热盐守恒的系统,将高温低盐的海水从宽阔的卡里马塔海峡排出是维持整个海区热盐平衡最快速有效的途径。应用更为复杂的、考虑了热盐结构和动力学因素的逆方法进一步地验证了以上结果,同时逆方法结果还揭示了吕宋海峡断面流速分布的一些特征。
董丹鹏周伟东杨阳杜岩
关键词:盒子模型海峡输运
一个耦合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中全新世时期亚洲季风系统变化被引量:21
2009年
本文分析了一个耦合模式FGOALS_g1.0对工业革命前气候(0ka)和中全新世时期(6ka)亚洲夏季风的模拟结果。在该研究中我们主要分析季风降水变率较大的区域,即东亚夏季风区(20°~45°N,110°~120°E)和印度夏季风区(10°~30°N,70°~80°E)。尽管耦合模式的普遍偏差依然存在,该模式反映出亚洲季风系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结果,并较好地模拟出了0ka亚洲夏季风大尺度环流的特点和季节变化的特征。6ka和0ka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6ka时期欧亚大陆增暖,海陆温度梯度加强;印度夏季风降水从南亚大陆北移到30°N附近,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降水大值中心降水加强;东亚季风区降水则表现为华北地区减少,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的特点。但合理地模拟季风爆发仍然是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难点之一。6ka时期亚洲夏季风变化是和大尺度季风环流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而其根本原因是中全新世时期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北半球季节循环的振幅加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海陆温差加大使得北半球的季风环流加强,印度夏季风高空东风在20°~30°N加强,低层赤道东风加强,跨赤道后的西南气流向北推移,从而使得印度夏季风降水雨带北移到30°N附近。东亚季风区的高低空温度场的配置使得副热带高空急流减弱,位置偏南,从而有利于华北地区的高空出现异常的辐合,中层为异常的辐散,抑制了季风降水的发展;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则相反,季风降水降水加强。
郑伟鹏俞永强
关键词:季风海气相互作用中全新世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exchange in the Luzon Strait during September 2006被引量:9
2009年
The Luzon Strait is the only deep channel that connects the South China Sea(SCS) with the Pacific.The transport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fluencing the circulation,heat and water budgets of the SCS.Early observations have suggested that water enters the SCS in winter but water inflow or outflow in summer is quite controversial.On the basis of hydrographic measurements from CTD along 120° E in the Luzon Strai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September 18 to 20 in 2006,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salinity and density distributions are analyzed.The velocity and volume transport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method of dynamic calculation.The major observed results show that water exchanges are mainly from the Pacific to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upper layer,and the flow is relatively weak and eastward in the deeper layer.The net volume transport of the Luzon Strait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is westward,amounts to about 3.25 Sv.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周慧南峰侍茂崇周良明郭佩芳
关键词:吕宋海峡深水航道运输量水文测量密度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