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BS2007011)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平束永前施伟陆明洁方申存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胃癌
  • 3篇细胞
  • 2篇预后
  • 2篇肿瘤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胃癌患者
  • 2篇胃癌细胞
  • 2篇化疗
  • 2篇癌患者
  • 2篇癌细胞
  • 2篇ATP生物荧...
  • 2篇MRNA水平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抑制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抑制蛋白
  • 1篇预后判断

机构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刘平
  • 7篇束永前
  • 3篇施伟
  • 3篇陆明洁
  • 2篇王建
  • 2篇戴伟
  • 2篇葛红梅
  • 2篇何雯婷
  • 2篇方申存
  • 2篇喻存俊
  • 2篇洪婷婷
  • 1篇吴昊
  • 1篇陈佳
  • 1篇张梅玲
  • 1篇卢凯华

传媒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铁线莲皂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扬子铁线莲中提取的三萜类皂苷成分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作用,研究其对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铁线莲皂苷作用于SGC-7901细胞48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联合应用铁线莲皂苷及5-氟尿嘧啶(5-FU)后SGC-7901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胞核中NF-κBp65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一步确定胞核内NF-κB的活性。结果:铁线莲皂苷各浓度组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铁线莲皂苷对5-FU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Western blot及ELISA法均证实铁线莲皂苷对胞核NF-κB表达及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着剂量依赖现象。结论:铁线莲皂苷对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胞核NF-κB表达有关。
戴伟方申存刘平
关键词:铁线莲胃癌细胞SGC-7901NF-ΚB
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评估淋巴结转移率(ML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pT4期患者除外)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4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准确性、均一性和适用性3个方面比较MLR分期和pN分期的预后价值。结果MLR和pN均与送检淋巴结数目呈正相关(均P〈0.01)。不同MLR分期及不同DN分期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5一YCS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经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MLR分期和pN分期均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均P〈0.01)。ROC曲线显示,MLR分期预测预后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N分期,但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MLR组中不同pN组间5-YC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同pN组中不同MLR组间5-YCS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pN分期患者,送检淋巴结数目不同,其5-YCS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MLR分期患者5-YCSR则与送检淋巴结数目无关(P〉0.05)。结论MLR是预测胃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MLR分期评估胃癌预后的准确性与pN分期相当,但均一性和适用性均优于pN分期。
喻存俊何雯婷施伟束永前刘平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分期
芍药苷对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探索芍药苷(paeoniflorin)对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芍药苷作用SGC7901/VCR细胞4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析Bcl-2、Bax及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一步确定核内NF-κB的转录活性。结果:芍药苷对SGC7901/VCR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这种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和ELISA均证实芍药苷对NF-κB有明确抑制作用;随着芍药苷浓度增加NF-κB和Bcl-2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1),但对Bax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芍药苷可明显抑制SGC7901/VCR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部分可能与阻断NF-κB通路所介导的Bcl-2分子上调有关。
方申存戴伟吴昊束永前刘平
关键词:芍药苷SGC7901/VCRBCL-2BAX
Ⅲ型β-微管蛋白、微管相关蛋白tau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mRNA水平与胃癌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Ⅲ型β-微管蛋白(ClassⅢβ-tubulin)、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54例胃癌原代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内ClassⅢβ-tubulin、MAPT和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敏感性与上述生物学指标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ClassⅢβ-tubulin的mRNA表达水平为1.04±0.22,与分化程度有关(P=0.029);MAPT的mRNA表达水平为0.80±0.17;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为1.00±0.19,与分化程度有关(P=0.009)。药敏指数与ClassⅢβ-tubul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06),与MAPT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92,P=0.032),与surviv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0,P=0.012);ClassⅢβ-tubulin与MAPT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84,P=0.037),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59,P=0.000)。结论:胃癌细胞中ClassⅢβ-tubulin、MAPT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可能对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何雯婷陆明洁喻存俊施伟束永前刘平
关键词:胃癌紫杉醇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ATP生物荧光法
紫杉醇或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含紫杉醇或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类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8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4例,采用紫杉醇联合氟脲嘧啶及顺铂的化疗方案;B组40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两组患者接受化疗均至少2周期,每2周期评判一次治疗效果。结果:A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分别为50%、84.1%、7.0个月、11.2个月和34.2%;B组分别为50%、75%、6.5个月、10.8个月和33.6%。A、B两组间比较,在客观有效率与生存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脱发,B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结论:以紫杉醇或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均有较好近期和远期疗效,两种方案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的特点有差别,但均可耐受,可根据患者个体的状况选择应用。
陈佳王建束永前刘平
关键词:晚期胃癌紫杉醇奥沙利铂化学治疗
β-Smac基因的克隆及过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分离,克隆编码β-Smac的基因,观察胃癌细胞SGC7901中β-Smac基因过表达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从胃癌细胞株SGC7901扩增β-Smac的cDNA。构建含β-Smac基因cDNA的表达载体pcDNA3.1-β-Smac。将pcDNA3.1-β-Smac质粒转入SGC7901细胞;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从核酸和蛋白水平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选用顺铂(0、2、8、12μg/ml)处理转染pcDNA3.1(对照组)或pcDNA3.1-β-Smac(实验组)48h后的SGC7901细胞24h,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含β-Smac基因的表达质粒,核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β-Smac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登记的β-Smac基因序列100%同源,引入的Flag序列完全正确。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转染24h后,SGC7901细胞β-Smac mRNA水平明显增高,48h后Western blot在β-Smac预期位置检测到Flag蛋白特异性条带。顺铂处理24h后,仅2μg/ml组显示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差异有显著性(P=0.009),而其余各组间均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功构建含β-Smac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并转染靶细胞,外源性β-Smac基因过表达后,未显示能显著提高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对顺铂的敏感性。
洪婷婷陆明洁葛红梅束永前刘平
关键词: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
OPRT,DPYD,TS的mRNA水平与胃癌对氟尿嘧啶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rotat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OPRT)、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YD)、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水平对氟尿嘧啶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47例胃癌原代细胞对氟尿嘧啶的体外药物敏感性,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内OPRT、DPYD、TS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胃癌细胞对氟尿嘧啶体外敏感性与这3种酶表达的关系。结果:OPRT的mRNA表达水平为0.74±0.36,DPYD的mRNA表达水平为0.85±0.35,TS的mRNA表达水平为0.57±0.28。药敏指数与OPRT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744,P=0.001);与TS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375,P=0.009);与DPYD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159,P=0.287),但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胃癌细胞中OPRT和TSmRNA的表达水平对氟尿嘧啶药物的治疗敏感性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陆明洁洪婷婷葛红梅束永前刘平
关键词:胃癌氟尿嘧啶二氢嘧啶脱氢酶ATP生物荧光法
肿瘤直径对胃癌患者预后判断价值的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对胃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和化疗的胃癌患者共489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直径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响患者生存的肿瘤直径最佳截断值是3 cm,据此将患者分为2组:小病灶组(small size group,SSG)直径<3 cm,大病灶组(large size group,LSG)直径≥3 cm,肿瘤直径与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SSG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LSG组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与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均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T2、T3期SSG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LSG组。结论:对于胃癌患者,肿瘤直径是判断预后重要的参数,可作为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张梅玲王建施伟卢凯华束永前刘平
关键词:胃癌肿瘤直径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