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210)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银顺肖立业周微微戴少涛贾跃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电流
  • 2篇临界电流
  • 1篇导体
  • 1篇电阻
  • 1篇短路
  • 1篇短路实验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失超
  • 1篇涂层导体
  • 1篇绕制
  • 1篇热传导
  • 1篇稳定性
  • 1篇限流
  • 1篇接触电阻
  • 1篇控制系统
  • 1篇工频
  • 1篇过电流
  • 1篇过零
  • 1篇过零检测
  • 1篇过流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王银顺
  • 4篇肖立业
  • 2篇高智远
  • 2篇林良真
  • 2篇戴少涛
  • 1篇张丰元
  • 1篇张正臣
  • 1篇朱志芹
  • 1篇贾跃华
  • 1篇孟宪东
  • 1篇李会东
  • 1篇周义刚
  • 1篇鲍庆
  • 1篇周微微
  • 1篇高志刚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低温与超导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测控技术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YBCO涂层导体工频下过电流失超特性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探索YBCO涂层导体在液氮温度77K和50Hz工频下的电力应用,实验研究YBCO涂层导体在不同过流冲击条件下的失超特性。YBCO涂层导体与电阻并联,再与变压器串接,电流冲击由晶闸管控制导通和关断。当晶闸管开通后,超过临界电流10倍以上的工频脉冲电流通过YBCO涂层导体持续数十至数百毫秒,记录样品上的瞬态电压电流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在第1个半周波内,基材电阻率大的样品具有明显的限流效果,而基材电阻率小的样品没有明显的限流作用。
王银顺戴少涛肖立业林良真
关键词:限流失超YBCO涂层导体
NbTi/Bi2223复合超导体制备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合适的工艺制备NbTi/Bi2223复合超导体,制备完成后在液氮温度下,对复合带中的高温带Bi2223/Ag进行IC测试,证明这种工艺不会对Bi带造成破坏,工艺可行。在进行IC测试时,需要注意NbTi/Bi2223复合超导体的换流长度,因此计算了NbTi/Bi2223复合超导体在液氮温度下的换流长度。
周微微王银顺鲍庆李会东高智远
关键词:临界电流
20kA高温超导电流母线本体的绕制和实验
2010年
系统描述了20kA、5米长高温超导电流母线本体的绕制、焊接及实验。超导母线本体设计采用成熟的均流技术设计,在自主开发的专用绕线机上进行绕制。超导线采用B i2223/Ag多芯不锈钢加强带材。在超导带材与端部焊接过程中采用新的焊接技术,保证了超导性能不退化和减小接触电阻。对绕制的超导母线本体进行了直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端端部接触电阻小于10nΩ,超导母线的临界电流大于32kA,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王银顺张丰元高智远朱志芹戴少涛林良真肖立业
关键词:临界电流接触电阻
YBCO超导带材交流过流冲击下的稳定性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实验方式测量了各种交流过电流幅值以及持续时间情况下,YBCO超导带材电压、电流和温度,以及冲击后临界电流的变化情况,结合YBCO超导带材的过电流冲击下的热传导模型,以及液氮的热交换系数对YBCO超导带材过流冲击条件下的电及热特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对YBCO超导带材的性能退化与温度对应关系的分析,提出其过流冲击下的安全极限。研究结果可以为YBCO超导带材的性能优化和超导电力设备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周义刚张正臣王银顺肖立业
关键词:过流热传导
高温超导大电流母线导体层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从等效电路模型出发提出了改进螺旋绕制法解决高温超导大电流母线导体层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根据超导带材的机械性能,得到绕制螺旋角的范围,通过改进螺旋绕制法计算出导体层绕制的螺旋角以达到电流均匀分布。提出20kA高温超导大电流母线的优化设计方案,并计算出母线的磁场分布及交流损耗。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可以使导体层电流分布均匀,提高超导材料利用率。
孟宪东王银顺肖立业
用于电流冲击实验的合闸角控制系统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短路试验的合闸角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结构和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给出了总体结构图和过零检测电路原理图,并给出了控制用DSP开发板上加载的C程序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短路试验中线路电流合闸角的大小。
贾跃华王银顺高志刚
关键词:短路实验过零检测合闸角控制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