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BL003)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庆陈印平吕学军李玲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滨州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黄河三角洲
  • 4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壤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氮素
  • 1篇氮转化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与GIS
  • 1篇有机氮
  • 1篇有机碳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营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机构

  • 5篇滨州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5篇刘庆
  • 2篇吕学军
  • 2篇陈印平
  • 1篇田家怡
  • 1篇吕振江
  • 1篇张银君
  • 1篇李玲
  • 1篇陆兆华
  • 1篇郑文爽
  • 1篇孙景宽
  • 1篇李伟
  • 1篇张敏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典型建群植物养分吸收积累特征被引量:3
2010年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主要建群植物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植物氮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沙打旺>砂引草>杠柳>柽柳>狗尾草>二色补血草>蒙古蒿>芦苇;磷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杠柳>狗尾草>砂引草>蒙古蒿>沙打旺>柽柳>芦苇>二色补血草;钾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砂引草>狗尾草>杠柳>沙打旺>蒙古蒿>二色补血草>芦苇>柽柳。植物不同部位对营养元素积累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基本规律以叶部最大,根部次之,茎部最小。根、茎、叶三个部位均以氮的积累量最大,钾元素次之,磷元素积累量最小。从叶部与整个植株的N/P和N/K比值比较来看,叶部的N/P与N/K比值均大于整个植株中两种元素的比值。养分在植物叶部的积累情况更能反映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状况。
刘庆孙景宽田家怡张敏
关键词:植物营养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改良效应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田、果园、林地和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样品的采集与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轻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功能。结果显示:果园土壤的容重、pH值和全盐含量等物理性状要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棉田土壤有机质与全N、全P和全K含量超过果园与林地土壤,而速效N和速效P含量以果园土壤最高,速效K含量以棉田最高,果园土壤最低;果园土壤C/N比值明显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以荒地土壤的C/N比值最低。综合分析认为:种植果树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改良效果较好,种植棉花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刘庆吕振江郑文爽张银君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改良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及其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轻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菜地、果园、粮田和新淤未利用地共4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及其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氮含量在0—20 cm土壤中以粮田最高,平均含量为1.42 g/kg,其次是果园、菜地和新淤未利用地土壤,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17,0.97和0.57 g/kg,而20—40 cm土壤中,菜地全氮平均含量为0.86 g/kg,明显高于其它3种用地土壤;硝态氮在菜地0—20 cm土壤中的平均含量为27.25 mg/kg,远高于果园、粮田和新淤未利用地土壤,铵态氮在4种用地类型土壤中含量范围为2.65-4.09 mg/kg,不同用地类型间差异不大,二者在20—40cm土壤中的变化规律与0—20 cm基本相同;通过铵态氮、硝态氮与全氮的相关分析,表明菜地土壤中有效氮含量主要与外源氮素的补充有关,果园和粮田土壤中的有效氮与土壤全氮关系密切而受环境变化情况较小,新淤未利用地土壤氮素反映了研究区土壤氮素及其转化的初始状况。
吕学军陈印平刘庆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氮素氮转化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轻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菜地、果园、粮田和未利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分析,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现一定的差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值分别以粮田和菜地土壤最高,其含量分别为128.2 mg/kg与86.6 mg/kg,以未利用地土壤最低,分别为52.2 mg/kg和20.1mg/kg。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DOC/TOC)和可溶性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DON/TN)均以菜地土壤最大,分别为1.45%和9.62%,远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可溶性有机氮占可溶性总氮的比例(DON/TDN)差异不大。研究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与其他形态碳、氮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达极显著或显著性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与其他形态碳、氮之间的相关性大小并不一致。
吕学军刘庆陈印平李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黄河三角洲
基于遥感与GIS的黄河三角洲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被引量:20
2010年
基于黄河三角洲1987、1997和2007年的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野外调查结果,得到研究区三个年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图。然后从土地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体系,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7—2007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中,水体面积增加明显,农田、林地面积略有增加,湿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未利用地面积略有减少。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期间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77.72亿元,草地减少9.00亿元,未利用地减少0.16亿元;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54.54亿元,农田和林地共增加3.41亿元。研究区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年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28.94亿元。通过对绿色空间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以湿地、农田和水体占主要地位,这与各单项生态系统的面积及其单位生态服务价值量有关。
刘庆李伟陆兆华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遥感黄河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