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25004)

作品数:38 被引量:418H指数:14
相关作者:吴青柏牛富俊钱进俞祁浩刘永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青藏
  • 17篇冻土
  • 13篇铁路
  • 12篇青藏铁路
  • 11篇多年冻土
  • 8篇路基
  • 7篇青藏高原
  • 7篇PERMAF...
  • 4篇RAILWA...
  • 3篇冻土工程
  • 3篇输电
  • 3篇ROADBE...
  • 3篇WARMIN...
  • 2篇地质
  • 2篇电工
  • 2篇冻融
  • 2篇冻土区
  • 2篇多年冻土区
  • 2篇适应气候变化
  • 2篇输电工程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电力工程...
  • 3篇中交第一公路...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铁第一勘察...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作者

  • 15篇吴青柏
  • 9篇牛富俊
  • 8篇俞祁浩
  • 8篇钱进
  • 7篇刘永智
  • 6篇林战举
  • 4篇刘厚健
  • 4篇刘华
  • 3篇范崇宾
  • 3篇徐志英
  • 3篇谷伟
  • 3篇程东幸
  • 3篇王根绪
  • 3篇张健明
  • 3篇马巍
  • 3篇于晖
  • 2篇张建明
  • 2篇潘喜才
  • 2篇鲁嘉濠
  • 2篇许健

传媒

  • 13篇冰川冻土
  • 4篇Resear...
  • 3篇岩土力学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Scienc...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铁道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5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500kV输电工程典型冻土地段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针对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和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用模糊数学方法从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及区域气候条件3个方面,分2个层次10个因素建立了青藏±500kV直流联网工程(以下简称输电线路)冻土杆塔基础(以下简称塔基)稳定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通过资料确定了各因素等级标准和权重。以输电线路多年冻土区的的6个主要冻土典型地段为例进行了冻土塔基稳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唐古拉山等山区的塔基稳定性好,布曲河等断陷谷地次之,北麓河等陷盆地最差。
钱进刘厚健俞祁浩程东幸张健明
关键词:输电线路综合评价
青藏铁路主要冻土路基工程热稳定性及主要冻融灾害被引量:50
2011年
在介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背景及其工程影响的基础上,通过主要冻土路基现场监测和沿线调查,对青藏铁路冻土路基2002年以来的地温发展过程、热学稳定性及次生冻融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铁路自2006年通车后冻土路基整体稳定,列车运行速度达100 km/h,达到设计要求,但不同结构路基的热学稳定性不同,采取"主动冷却"方法的路基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普通填土路基。管道通风路基、遮阳棚路基及U型块石路基冷却下伏多年冻土的效果显著,块石基底路基左右侧对称性较差,而处于强烈退化冻土区和高温冻土区的普通路基热稳定性差,需结合路基所在区域局地气候因素予以调整或补强。以热融性、冻胀性及冻融性灾害为主的次生冻融灾害对路基稳定性存在潜在危害,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陷、掩埋、侧向热侵蚀等,其中目前最为严重的病害是以路桥过渡段沉降为代表的热融性灾害。
牛富俊马巍吴青柏
关键词: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结构主动冷却热稳定性
青藏铁路路基下部土体水热过程变化的监测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修筑路基后土体水分变化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然而关于路基土体水分变化认识是极为缺乏的.采用了pF-meter传感器来监测土体温度和水分变化,获得了近3a的连续监测数据.结果表明,pF-meter较好地反映了路基土体温度和水分变化特征以及土体水分迁移特征.但是,pF-me-ter传感器不能定量地给出土体水分变化,这限制了pF-meter在土体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李明永吴青柏刘永智
关键词:青藏铁路
循环冻融条件下安山岩和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结合青藏铁路块石护坡路基处于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对用于青藏铁路护坡的两种主要岩石(花岗岩和安山岩)进行循环冻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岩石在经历了数次冻融循环后都出现了微细裂纹;声波监测表明,超声波速同冻融循环周期呈指数下降关系,显示了冻融循环对岩石风化的影响以及循环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的趋势.结果说明,花岗岩的冻融后质量变化率远远低于安山岩,而孔隙率较大的安山岩破坏现象较花岗岩严重.随着冻融过程的深入,岩石的超声波纵横波速比同比在不同区域内下降,同时岩石的冻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负的泊松比.
刘华牛富俊徐志英林战举许健
关键词:花岗岩安山岩超声波
青藏铁路北麓河地区典型热融湖变化特征及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多年冻土区热融湖的发育及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日益显著.以北麓河地区的一典型热融湖为例,通过对湖岸坍塌及年地温变化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热融湖湖岸逐年坍塌,坍塌主要发生在靠近铁路一侧厚层地下冰发育区域,年平均坍塌宽度大约为0.5m,湖心下原约83.0m多年冻土已全部融化.根据210Pb测年,估算该热融湖形成于约890aBP前.在热融湖的影响下,湖心至路基坡脚天然孔之间多年冻土上限深度及多年冻土厚度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湖近岸多年冻土上限深度比路基坡脚天然孔多年冻土上限深约0.65m,湖边多年冻土厚度也比路基坡脚天然孔多年冻土厚度薄约60m;湖心至路基坡脚天然孔之间土层在水平方向形成明显的地温差异,在相同深度,湖心下土层地温年平均值比天然孔地温年平均值高5.0℃左右.热融湖作为热量的载体,以二维热传导方式将热量向其周围传递,导致附近多年冻土温度升高,热稳定性降低.
林战举牛富俊葛建军王平董元宏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状况
青藏500kV输电工程沿线冻土工程特性及其对策探讨被引量:10
2009年
根据青海-西藏500 kV直流联网工程输电线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已有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勘察结果,结合输电线路工程特点对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冻土工程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输电线路沿线跨越540 km的连续片状多年冻土区和80 km的岛状多年冻土区,其中高含冰量冻土区占一半左右,低含冰量冻土区占25%;工程稳定性差的冻土地温带分布广;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普遍存在,冻胀融沉是输电线路塔基失稳的主要原因,其中冻拔问题将是输电线路工程面临的新问题;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于沿线,对线路构成较大危害;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冻土退化较为显著,对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结合地下冰发育规律和工程特点,提出了输电线路选线选位的原则,以及塔基设计建议方案,并针对可能存在的工程问题给出施工建议。其研究成果将为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钱进刘厚健俞祁浩程东幸范崇宾童长江张健明
关键词: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
青藏高原冻土工程地质特性与选线原则探讨被引量:14
2009年
青藏±500kV直流联网工程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土特有的工程问题将对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输电线路属于点线结构的工程特点,即塔基的稳定性关系到整条线路的稳定性,而塔基点位又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因此,多年冻土及厚层地下冰的分布特征对于输电线路的选线、选位较其他线性工程更具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输电线路沿线冻土分布的基础上,重点对微地貌条件下冻土和厚层地下冰的分布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输电线路工程特点,就线路的选线选位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和确定。
钱进刘厚健俞祁浩程东幸范崇宾童长江张健明
关键词:多年冻土微地貌选线原则青藏高原
U型块石路基结构对多年冻土的降温作用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对比北麓河试验段U型块石路基结构和普通路基下部土体温度监测研究,U型块石路基显著地抬升路基下部多年冻土上限,具有较强的降低多年冻土温度的作用.2005—2007年间,U型块石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平均抬升幅度达0.9~1.4 m.路基中心下部0.5 m深土体温度降温幅度达1.13℃,原天然上限附近土体温度降温达1.28℃,5 m深的多年冻土降温幅度达0.77℃,且U型块石路基下部土体温度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然而,普通路基下部土体温度远比U型块石路基下部要高,2005年普通路基下部0.5 m深土体年平均温度比U型块石路基高1~3℃,1.5 m处高0.8~1.9℃,5 m处高1.2~1.5℃.同时,U型块石路基下部多年冻土上限抬升比普通路基大,2004—2006年间U型块石路基左路肩下多年冻土上限抬升比普通路基大0.86 m,路基中心大0.5 m.
吴青柏崔巍刘永智
关键词:多年冻土上限
青藏铁路块石夹层路基结构的冷却作用机理被引量:8
2007年
为研究块石夹层路基结构的冷却作用机理,建立了开放和封闭状态下块石夹层路基结构试验段,获得了一个冻融循环的监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开放状态下冬半年块石层内温度场主要表现为强迫对流效应;当风速减小时,靠近坡脚处块石层内能产生微弱的空气对流效应;夏半年块石层以热传导过程为主.封闭状态下,由于阻断了风的影响,块石层内强迫对流效应减弱,全年基本以热传导过程为主.块石夹层路基结构对路基下部土体产生的冷却作用机理主要为强迫对流效应加微弱的空气自由对流效应,其过程和冷却作用强度主要与风速和风向有关.由于冷却作用机理的差异,开放和封闭状态块石层对路基下部土体的冷却作用要相差2~4℃.
吴青柏程红彬蒋观利马巍刘永智
关键词:青藏铁路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Regime of Roadbed with Insulation in Seasonal Frozen Ground
<正>The coupled heat-fluid transport equation and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are employed to simulat...
Jian Xu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