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00101)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顾铭洪裴艳张宏根汤述翥梁婉琪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水稻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定位
  • 1篇代换系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育性
  • 1篇育性恢复
  • 1篇育性恢复基因
  • 1篇中粳
  • 1篇水稻品种
  • 1篇突变体
  • 1篇拟南芥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片段代...
  • 1篇柱头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后
  • 1篇转录后调控
  • 1篇开花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技...

作者

  • 2篇梁婉琪
  • 2篇汤述翥
  • 2篇张宏根
  • 2篇裴艳
  • 2篇顾铭洪
  • 1篇许明
  • 1篇姚雷
  • 1篇李成波
  • 1篇张曼华
  • 1篇王玲霞
  • 1篇吉健安
  • 1篇周明镜
  • 1篇徐辰武
  • 1篇文勇
  • 1篇朱国永
  • 1篇高烽焱
  • 1篇李平
  • 1篇梁国华
  • 1篇许作鹏
  • 1篇李双成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Molecu...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近3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品种产量与品质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通过对近30年来江苏省育成的45个迟熟中粳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分析和种植鉴定,了解江苏迟熟中粳品种的育种状况,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区试资料分析表明,江苏近30年来迟熟中粳品种产量连上3个台阶,代表品种为1983年审定的盐粳2号,产量达到500 kg/667m^2;1992年审定的武育粳3号,产量达到580 kg/667m^2;1999年审定的武运粳8号,产量达到650 kg/667m^2.2005年以后育成的品种产量徘徊在600 kg/667m^2.2012年扬州种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产量为500~600 kg/667m^2,产量提升不明显.近年来注重品种的外观品质改良,垩白粒率有明显改进,但垩白度和食味品质的改良仍需要加强.
张宏根朱国永封智蔷许明吉健安裴艳钱凯汤述翥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迟熟中粳
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HL型育性恢复基因
2015年
以水稻9311为背景、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试验材料,利用HL型籼稻不育系粤泰A与代换系测交,根据测交F1群体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结合Bin-map,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HL型粤泰A的育性恢复QTL进行分析。以花粉育性为指标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2、6和10染色体上,定位区段大小为379 262、1 853 725、1 229 303 bp;以自然小穗育性为指标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1、第3和第11染色体上,定位区段大小为455 070、525 340、247 226 bp。
张宏根许作鹏裴艳封智蔷徐辰武汤述翥梁国华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恢复基因基因定位
9311与日本晴间一个杂种不育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2016年
以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来充分发掘亚种间杂种优势是提高水稻单产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从一套以日本晴为背景、9311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中鉴定出一个系T9424,其与日本晴配置的F_1植株小穗与花粉育性较双亲显著降低,双亲间存在不亲和。重测序结果表明T9424在第1、第4和第5染色体上导入9311片段。日本晴/T9424F_2群体内单株基因型及育性鉴定结果表明,T9424与日本晴间杂种不育基因位于第5染色体上。利用F_2群体内790株单株将该杂种不育基因定位于第5染色体分子标记PSM8与A14之间110 kb的物理区段内。对日本晴/T9424 F_1植株花粉与胚囊育性鉴定结果表明该杂种不育基因同时控制雌、雄配子败育,将该基因暂命名为S39(t)。相关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现象的认识,为该基因克隆及其育种利用奠定基础。
张宏根张丽佳孙一标司华刘巧泉汤述翥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光受体基因在19种水稻品种中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2012年
光周期途径是控制水稻抽穗期的主要途径,而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是植物体内感受光照和控制开花的主要光受体。在驯化过程中,水稻在长期的人工选择下形成了地域分布和抽穗期各异的地方品种,为了了解这些地方品种对日长响应的分子基础,对19种水稻品种(11种籼稻和8种粳稻)中5种主要的光受体OsPHYA、OsPHYB、OsCRY1a、OsCRY1b及OsCRY2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共发现了23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11个位点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化。OsPHYB和OsCRY2相比于其他基因表现出更高的序列多态性,说明这2个基因可能是人工选择过程中影响水稻抽穗期的重要靶点。
黎晗徐千惠姚雷梁婉琪
关键词:多态性
拟南芥开花过程的转录后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换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和自身的发育需求,开花基因在转录激活/抑制、转录后、翻译及翻译后等多个水平上被调控,其中染色质重构、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调节是拟南芥春化途径和自主途径的主要调节方式。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剪接、小RNA和长非编码RNA等多种转录后水平方式的调节在拟南芥开花基因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有关拟南芥开花基因转录后调控方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开花时间调控网络提供参考。
杨秀娟梁婉琪
关键词:开花时间转录后调控FLC
A Glob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mall Nucleolar RNAs and Possible Intermediate-Sized Non-Coding RNAs in Oryza sativa被引量:11
2013年
Accumulat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non-coding RNAs (ncRNAs) are both widespread and functionally important in many eukaryotic organisms. In this study, we employed a special size fractionation and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method followed by 454 deep sequencing to systematically profile rice intermediate-size ncRNAs. Our analysis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1349 ncRNAs in total, including 754 novel ncRNAs of an unknown functional category. Chromosome distribution of all identified ncRNAs showed no strand bias, and displayed a pattern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in protein-coding genes with few chromosome dependenci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ncRNAs were centered around the plus-strand of the 5' and 3' termini of the coding regions. The majority of the novel ncRNAs were rice specific, while 78% of the small nucleolar RNAs (snoRNAs) were conserved. Tandem duplication drove the expansion of over half of the snoRNA gene families. Furthermore, 90% of the snoRNA candidates were shown to produce small RNAs between 20-30 nt, 80% of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ARGONAUT proteins generally, and AGOlb in particular. Overall, our finding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an intermediate-size non-coding transcriptome in a monocot species, which will serve as a useful platform for an in-depth analysis of ncRNA functions.
Ting-Ting LiuDanmeng ZhuWei ChenWei DengHang HeGuangming HeBaoyan BaiYijun QiRunsheng ChenXing Wang Deng
一个水稻多柱头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定位被引量:3
2011年
水稻产量和品质受花器官发育的直接影响,因此对水稻颖花发育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改良。在籼稻C2与2480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了一个多柱头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植株矮化、穗变小、开花延迟和育性降低。颖花解剖发现,其浆片正常,柱头和雌蕊数量增加,雄蕊数目明显减少,并伴随不同程度的雌雄蕊畸形。以突变体作母本,构建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F1均表现正常,F2群体出现3∶1性状分离,证实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上标记RM3183和RM382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2cM和12.0cM,且与RM11951、RM19953和RM19961共分离。ISM(t)是一个新的水稻花器官发育控制基因。
周明镜文勇李双成李成波张曼华高烽焱王玲霞李平
关键词:水稻花器官突变体基因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