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SZ0243)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付红梅王晓明孙祥荣刘新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眩晕
  • 1篇血性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听觉
  • 1篇听觉诱发
  • 1篇听觉诱发电位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眩晕
  • 1篇颅多普勒
  • 1篇颅多普勒超声
  • 1篇脑干
  • 1篇脑干听觉
  • 1篇脑干听觉诱发...
  • 1篇经颅多普勒
  • 1篇经颅多普勒超...
  • 1篇后循环
  • 1篇后循环缺血
  • 1篇后循环缺血性...
  • 1篇TCD

机构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刘新
  • 1篇孙祥荣
  • 1篇王晓明
  • 1篇付红梅

传媒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TCD、BAEP、CDF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发作间歇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行TCD、BAEP、CDFI检测,并与51位正常受试者相应检测结果对照。结果:PCIV患者TCD异常率为80%,BAEP异常率74%,CDFI异常率85%,同时其相应参数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TCD、BAEP、CDFI同步检测有助于PCIV发作间歇期诊断及脑功能判断。
刘新王晓明孙祥荣付红梅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