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 作品数:256 被引量:1,107 H指数:15 相关作者: 陈为刚 王海良 张秋丰 李明昌 杨晋生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建筑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DBP对球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的致毒效应 被引量:3 2012年 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塑化剂被工业生产广泛使用,为了研究其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致毒效应,设置6个质量浓度梯度,分别测定两种藻的藻细胞密度和光合色素质量浓度。结果表明,DBP对球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均有致毒效应,抑制球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细胞生长,使其细胞密度降低,并对光合色素叶绿素a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抑制作用随DBP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大。当DBP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三角褐指藻前2 d几乎停止生长,于第3 d恢复了生长,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当DBP的质量浓度为7.0 mg/L时,三角褐指藻藻细胞几乎全部死亡,不能耐受。当DBP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球等鞭金藻几乎全部死亡;当DBP质量浓度为0.5 mg/L时球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已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球等鞭金藻对于DBP反应较三角褐指藻敏感。 任丽君 刘宪斌 赵兴贵 郑吴柯 王晨 李厦 陈曦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球等鞭金藻 三角褐指藻 致毒效应 天津海岸带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入到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方法研究中,构建了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15个指标的海岸带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商业银行利率的概念构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模型;采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估算了1983年、2005年、2012年和2016年天津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以1983年为基准年,2005年、2012年和2016年天津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下降了82.47%、89.78%和88.66%,呈衰退趋势;但休闲娱乐占总价值比重呈升高趋势,表明通过局部的生态修复,该功能得到较快的提高,基本能实现生态修复的文化目标;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难以恢复到历史水平。总体来看,近30 a来天津海岸带所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对整个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并未取得良好成效,生态修复效果在短时期内难以弥补海岸带不断退化带来的损失。 张秋丰 张秋丰 白洁 高文胜 屠建波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修复 指标体系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实现 2018年 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分集对抗多径传播造成的衰落,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与传统的方案相比,该系统将各个前端接收到的数据汇聚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处理,实现了各个不同的计算机运算量的均衡,适合软件无线电架构.具体而言,以4台计算机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USRP)组成的软件无线电平台作为4个不同位置上的内接收机,然后通过交换机与另外一台计算机相连接,该计算机作为外接收机完成译码等操作.此外,利用传输参数信令的空闲比特承载超帧编号,实现内接收机和外接收机之间的同步.该方案实现了内接收机和外接收机的分布式处理,不仅可以实现空间分集,还可以实现运算的均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扩展性.在无线场景下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单独一台接收机相比,所设计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能获得一定的分集效果,并改善了系统整体性能. 罗加兴 陈为刚 杨晋生关键词:软件无线电 分布式天线系统 空间分集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文章以各监测机构上报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为对象,有别于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提出了监测数据集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方法,有效提高监测数据集质量水平,为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障。 向先全 路文海 杨翼 付瑞全关键词:海洋环境 海底管道微泄漏检测器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现有技术在海底管道微泄漏检测上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双层耐压的球形检测器结构,利用计算流体仿真方法确定了球体在管道经济流速下能够通过极端竖直管道的关键参数,包括管径比λ与流速v;设计了基于ARM-Linux的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存储硬件系统;在长度为200 m陆地实验管道上对研制的内检测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在大于经济流速的范围内可顺利通过竖直管段,且可检测到0.7 L/min的模拟泄漏量。 郭世旭 陈世利 黄新敬 徐天舒 靳世久关键词:海底管道 泄漏检测 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初探 针对目前我国近岸海域的水环境质量问题和开发建设现状,本文开展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法的初步研究,建立了具体的划定方法过程:以海洋自然保护区等关键区域为核心,初步划定海洋评价单元,在系统总结历年海洋环境生态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 李明昌关键词:水动力 文献传递 无机盐晶体形貌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8年 多晶形无机盐在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医药、机械建筑和功能性材料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使得无机盐晶体形貌的调控成为研究热点。影响无机盐晶体形貌的操作因素,可以按照调控途径分为化学因素和过程因素。其中化学因素有溶剂和添加剂,而过程因素则包括过饱和度、温度、外场(如磁场、超声波场等)、搅拌以及晶种等。主要概述了无机盐溶液结晶过程中影响晶体形貌的相关理论研究,如晶体生长的扩散学说,晶体的层状生长和螺旋位错生长等,并为今后无机盐的晶形调控提供了参考基础和指导。 杨静 陈明洋 许史杰 龚俊波关键词:无机盐 含油污泥中石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3 2015年 从渤海油田含油污泥中分离出3株石油烃降解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RS1、RS2和RS3分别为棒状杆菌、短杆菌和假单胞菌。经单因素实验确定,3株细菌对石油的最适降解条件分别为37℃、盐度3%、pH 8;32℃、盐度1%、pH 8;42℃、盐度1%、pH 6。降解实验结果表明,3株细菌30 d内对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的降解率分别为39.69%、31.13%和53.29%,而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菌株,降解率为58.08%;不同菌株对原油中不同组分的降解能力不同,其中,RS1对饱和烃的降解率最高,达20.74%,RS3对芳香烃的降解率最高,达到8.08%;GC-MS分析表明,混合菌对nC12~n-C34等正构烷烃均有明显降解,且对萘、苊、屈和苯并[b]荧蒽等多环芳烃的降解能力较强。 任丽君 刘宪斌 田胜艳关键词:含油污泥 RRNA 正构烷烃 PAHS 多阵元拖缆勘探系统传输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多阵元拖缆勘探系统中水声数据传输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技术的流水线型数据传输系统。通过8B10B编码方式保证了数据传输时的直流均衡;利用"点名帧"的方法实现了对传输包包号的动态设置;采用预加重和均衡技术解决了LVDS信号远距离传输的问题,并克服了传统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时机械强度差、断线修复难等缺点。经测试,系统在100 m传输线长、192 Mb/s数据率下工作稳定、可靠,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何智刚 段发阶 陈劲 蒋佳佳 常宗杰 华香凝关键词:海洋勘探 拖缆 LVDS 高速数据传输 天津市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2017年 海洋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增加渔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随着海洋渔业资源日趋衰退和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何促进海水养殖技术创新,鼓励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分析天津市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转型升级的任务措施,以期能为全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孙瑞杰 杨潇关键词: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