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09GGJS-154)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长亭更多>>
相关机构: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性别
  • 1篇隐喻
  • 1篇隐喻功能
  • 1篇伦理
  • 1篇伦理观
  • 1篇康拉德
  • 1篇婚外
  • 1篇婚外情
  • 1篇反讽
  • 1篇钢琴
  • 1篇《间谍》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平顶山工业职...

作者

  • 2篇李长亭

传媒

  • 1篇学术界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康拉德作品中的婚外情所透视的伦理观
2011年
在康拉德的多部作品中都涉及婚外情,婚外情的男女双方关系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男性处于主动地位,女性被动服从,但最终难逃被始乱终弃的命运。不过,作品却往往以男主人公的死亡告终,如《海域逐客》中的威廉斯,《诺斯托罗莫》中的诺斯托罗莫以及《黑暗的心》中的库尔茨等,这种"普遍性"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两性关系的看法和康拉德本人的观点。
李长亭
关键词:婚外情康拉德性别
试论《间谍》中钢琴的隐喻功能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通过作者康拉德本人的出身背景,结合有关心理分析理论,深入分析钢琴在小说《间谍》中的能指功能。分析表明:康拉德借助钢琴的意象要表达两个意图:一是通过对钢琴演奏的描写,突出无政府主义者的荒诞行为;二是运用反讽的手法,影射波兰革命就像作品中的爆炸行为一样,毫无意义,表现出作者对波兰革命的矛盾态度。
李长亭
关键词:《间谍》钢琴隐喻反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