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13603811)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9H指数:5
- 相关作者:徐明霞李明利鄂磊徐廷献李晓雷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SnO2与沉淀剂对纳米TiO2晶化过程的影响
-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工艺,制备了纳米TiO粉体和涂层。研究了沉淀TiO粒子的形态、晶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沉淀剂种类和添加SnO及粒子载体等对TiO粒子的形态、晶化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
- 徐明霞汪成建鄂磊方世杰
- 关键词:氧化钛化学沉淀晶化过程
- 文献传递
- 固载粘结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2年
- 以磷酸铝和水溶性聚丙烯酰胺为粘结剂,玻璃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甲基橙脱色率和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为检测手段,比较两种固载粘结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负载型光催化剂对甲基橙脱色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有机粘结剂的使用不利于光催化过程中COD值的降低。另外研究了固载粘结剂对负载型光催化剂寿命的影响,实验证明:两种固载型光催化剂在使用50 h后仍具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 鄂磊徐明霞汪成建张玉珍
- 关键词: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粘结剂
- Ag/TiO2光催化剂的性能及光催化机理的研究
- 采用自制纳米TiO粉末,通过无机粘结剂法制备了负载型TiO光催化剂,然后再通过滴涂法对其进行贵金属修饰,从而得到修饰型光催化剂Ag/TiO。实验以甲基橙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对象,研究了Ag/TiO的光催化性能。实验中通过改变...
- 鄂磊徐明霞汪成建
- 文献传递
-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被引量:32
- 2002年
- 介绍了二氧化钛粉体和薄膜的制备技术 ,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方世杰徐明霞
- 关键词:纳米TIO2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粉体气相法液相法
-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被引量:140
- 2001年
- 以TiOSO4为原料 ,制备了纳米TiO2 粉末 ,经 5 0 0℃热处理后 ,XRD研究表明其为锐钛矿型TiO2 ;经TEM电镜观察 ,其粉末粒径大约为 10nm左右 .采用粘结剂法在玻璃板涂敷一层TiO2 粉末 ,以甲基橙为研究对象 ,紫外灯为光源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初始溶液 pH值。
- 方世杰徐明霞黄卫友张玉珍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甲基橙水处理剂
- 贵金属修饰型TiO_2的催化活性及Fermi能级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4年
- 采用自制纳米TiO_2粉末,以磷酸铝为粘结剂,制备了负载型TiO_2光催化剂。将Ag,Pt或Pd 3种金属的盐溶液滴涂在负载TiO_2的表面,从而得到修饰型负载光催化剂(M/TiO_2)。通过甲基橙溶液降解实验研究了贵金属的掺杂种类和含量对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掺杂Ag,Pt或Pd 3种金属粒子均可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且3种金属粒子的最佳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和1.0%。在最佳掺杂量时,Ag/TiO_2[ω(Ag)=0.5%]的光催化活性要高于Pt/TiO_2[ω(Pt)=1.0%]或Pd/TiO_2[ω(Pd)=1.0%]。另外,通过金属一半导体接触理论阐述了M/TiO_2的光催化机理,并通过Ag,Pt,Pd金属的Fermi能级的不同,解释了Ag/TiO_2,Pt/TiO_2和Pd/TiO_2 3种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差别。
- 鄂磊徐明霞
- 关键词:光催化氧化
- BaSrTiO_3-MgO流延浆料中溶剂组分的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以BaSrTiO3-MgO(BST-MgO)复相材料为功能相,氧化硼和碳酸锂为烧结助剂,采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了低温烧结的微波铁电陶瓷材料。研究了流延浆料中丁酮与乙醇的比例对BaSrTiO3-MgO悬浮液、流延浆料以及流延坯片的影响。通过沉降性测试、流变性测试以及SEM扫描测试等表明溶剂中丁酮与乙醇质量比为6/4时,BaSrTiO3-MgO悬浮液以及流延浆料分散稳定,黏度适中,且获得的坯片结构致密。
- 张金利王灿季惠明
- 关键词:氧化硼流延成型
- BST–MT复相陶瓷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以硝酸钡、硝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锶钡(Ba0.6Sr0.4TiO3,BST)纳米粉体。用固相混合法制备了BST–钛酸镁(Ba0.6Sr0.4TiO3–MgTiO3,BST–MT)复相陶瓷。用扫描电镜观察BST纳米粉体和BST–MT复相陶瓷的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BST纳米粉体和BST–MT复相陶瓷的相组成。结果表明: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立方晶相的BST粉体,该纳米粉体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形貌规整。用BST粉体与MgTiO3复合所制备的BST–MT复相陶瓷由等轴状和长柱状2种晶粒组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等轴状晶粒为BST,长柱状晶粒为MgTiO3;该BST–MT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介电常数–温度特性。
- 李明利徐明霞梁辉李晓雷徐廷献
- 关键词:钛酸锶钡复相陶瓷介电性能
- 分散剂用量对钛酸锶钡水基浆料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铵(ammonium polymethacrylate,PMAA-NH_4)作为分散剂,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分散剂用量对钛酸锶钡(Ba_(0.6)Sr_(0.4)TiO_3)水基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PMAA-NH_4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Ba_(0.6)Sr_(0.4)TiO_3粉体的zeta电位,在加入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4%时,zeta电位为负值,达到最小,从而提高了Ba_(0.6)Sr_(0.4)TiO_3水基浆料稳定性。在pH值小于8时,会发生Ba_(0.6)Sr_(0.4)TiO_3料浆中的Ba^(2+)和Sr^(2+)离子溶出;pH值大于8时,Ba_(0.6)Sr_(0.4)TiO_3粉体的zeta电位随PMAA-NH_4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pH值为8~9,PMAA-NH_4的加入量为0.4%时,实现Ba_(0.6)Sr_(0.4)TiO_3粉体对PMAA-NH_4的饱和吸附,此时浆料的稳定性最好。
- 李明利梁辉徐明霞李晓雷徐廷献岳志峰
- 关键词:分散剂稳定性
- 可见光活性负载型Fe_2O_3/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被引量:17
- 2006年
- 以FeCl3·6H2O和TiOSO4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Fe3+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分析及观察粉体的相结构、形貌和粒径。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对象,考察了掺杂后的粉体在紫外和可见光作用下的光催化性能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Fe3+部分固溶于TiO2的晶格;当Fe3+掺杂量<0.8%(摩尔分数,下同)时,随铁离子掺入量的增加,TiO2的光催化性能提高;当Fe3+掺杂量为0.8%时,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提高15%以上;当Fe3+掺杂量>0.8%时,随铁离子掺入量的增加,TiO2的光催化性能降低,而当Fe3+掺杂量>1.2%时,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受到抑制,低于纯TiO2粉体。
- 李明利徐明霞庞学满方海波
- 关键词:二氧化钛铁掺杂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