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XW036)

作品数:43 被引量:336H指数:11
相关作者:殷俊邓若伊姜胜洪罗玉婷李月起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媒体
  • 14篇舆论
  • 10篇新闻
  • 8篇网络舆论
  • 4篇舆论场
  • 4篇舆论引导
  • 4篇媒体融合
  • 3篇地方新闻
  • 3篇地方新闻网站
  • 3篇新闻网
  • 3篇主流媒体
  • 3篇自媒体
  • 3篇网络
  • 3篇媒介
  • 3篇客户端
  • 3篇互联
  • 3篇大数据
  • 2篇电视
  • 2篇新闻报
  • 2篇新闻报道

机构

  • 4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1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人民网
  • 1篇人民网舆情监...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澳门理工学院

作者

  • 23篇殷俊
  • 14篇邓若伊
  • 11篇姜胜洪
  • 8篇罗玉婷
  • 4篇李月起
  • 3篇郭佳
  • 2篇何芳
  • 2篇胡登全
  • 1篇巢乃鹏
  • 1篇董天策
  • 1篇谢晓专
  • 1篇黄璜
  • 1篇张效羽
  • 1篇曾润喜
  • 1篇刘鹏飞
  • 1篇丁艺
  • 1篇王国华
  • 1篇殷瑜
  • 1篇何哲
  • 1篇马燕妮

传媒

  • 18篇新闻与写作
  • 7篇新闻界
  • 3篇编辑之友
  • 3篇青年记者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现代传播(中...
  • 2篇编辑学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电子政务
  • 1篇网络传播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1篇2015
  • 13篇201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舆论生态失衡矫正途径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中出现了话语权失衡、起哄与非理性"迁怒"、网络虚假信息层出不穷、网络谩骂等失衡问题。在现实中,"沉默的螺旋""意见领袖""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经典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上显示出了局限性,从实际的舆情焦点事件的舆论特征中可以看出,在网络传播时代,经典理论应跟随时代并调试或者协同作用,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最终推动网络生态均衡化发展。
殷俊李月起
关键词:意见领袖把关人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点及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被引量:47
2014年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让微信开始更多地具备了"新媒体"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信源,而且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谣言传播渠道,给舆论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微信舆论场的冲击,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同时,广大网民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做正能量的凝聚者、传播者,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姜胜洪殷俊
关键词:舆论场网络谣言
社会事件网络舆论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引导方式——以“洗衣机绞死女童”事件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孩童被伤害的事件多有发生,使儿童安全问题进入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通过以"洗衣机绞死女童"事件为例,以新浪微博舆论为研究线索,试图探寻类似社会事件舆论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引导方式,以期为这类社会事件的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邓若伊郭佳
网络舆论的演化与事实公布的节奏被引量:1
2016年
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呈现出四个不同的阶段:萌芽期、生成期、发展期和式微期。处于网络舆论的不同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自身特点、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媒体的引导重点都不相同。网络舆论引导者公布事实的节奏不应局限于网络舆论演化过程的某一阶段,而应当着眼于全过程,即根据网络舆论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适时调整舆情监控的重点,把握好事实公布节奏,形成一个有秩序、有节奏的事实公开过程。
邓若伊余梦珑
关键词:动态过程议题设置常态机制互联网传播公众利益
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对于民族关系建构的影响
2015年
我国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民族关系必然存在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在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中国西部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尤其是西部的媒介生态环境对于民族关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介生态环境建构的民族关系一方面是基于现实的民族关系而产生,受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作用和影响现实的民族关系。因而,探析我国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在民族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和不足,优化媒介生态环境,必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与共同繁荣,并进一步巩固我国和谐社会的新型民族关系。
殷瑜
关键词:媒介生态环境民族关系
自媒体传播的内在驱动力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使用与满足理论扩展了需求与动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所涉及的需求包含于人类广泛的需求范畴之内,并不是在媒体出现之后才形成的新的需求。自媒体传播者以人为主体,摆脱了传统媒体组织的限制,是非组织属性的个体人向人本身属性的回归,更加适合对人的真实需求进行探索。1973年,伊里胡·卡茨、迈克尔·古列维奇和哈达萨·哈斯从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35种需求,并将其分成5大类: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
邓若伊
关键词:自媒体动机理论媒体组织心理功能卡茨
以法制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构筑网络强国--《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解读被引量:50
2017年
2016年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进一步界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对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境外组织和个人规定了相应的惩治措施,增加了惩治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等。2016年12月27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布,作为我国首次发布的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战略性纲要文件,该战略不仅阐明了中国关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场和主张,更明确了若干年内的战略方针和主要任务,可概括为"坚定捍卫网络空间主权、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打击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完善网络治理体系、夯实网络安全基础、提升网络空间防护能力、强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等九个方面。"一法一战略"相辅相成,从法律层面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促进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演变,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发挥中国的积极作用。特邀相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发布做解读。
邓若伊余梦珑丁艺董天策何哲黄璜刘鹏飞刘宇轩巢乃鹏马亮孙宇王国华王国华曾润喜谢晓专曾润喜张效羽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空间安全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素养提升被引量:15
2016年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应用对信息传播模式产生极大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这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编辑应通过提升其主体价值、综合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新要求。
殷俊李月起
关键词: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如何引导移动舆论场被引量:8
2015年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舆情的重要信息源,移动舆论场逐渐形成,主流媒体面临巨大挑战,确保网络舆论的主导权事关重大。通过政府、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网上舆论生态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交集和共识度有了显著增强。2015年,主流媒体应积极推动自身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与创新,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力、服务力和舆论引导力。
殷俊
关键词:主流媒体
夸示性广告与“相对剥夺感”风险的拟态建构被引量:2
2014年
拟态环境是大众媒介时代人类认知的主要建构空间,广告是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夸示性广告构建的拟态环境把绝对剥夺(缺乏广告展现的奢侈富贵的物品和生活)的感觉转化为相对剥夺(被剥夺感)挫折感,有可能形成与公平正义背道而驰的社会风险。应该加强治理夸示性广告,强化广告的社会职能。
胡登全殷俊
关键词:拟态环境相对剥夺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