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X004)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毕文胜杨修志杨晶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知识
  • 3篇知识论
  • 1篇德性
  • 1篇德性伦理
  • 1篇德性伦理学
  • 1篇性伦理
  • 1篇性伦理学
  • 1篇语用论
  • 1篇知识观
  • 1篇视域
  • 1篇启蒙
  • 1篇启蒙思想
  • 1篇维特根斯坦
  • 1篇西方知识论
  • 1篇先秦
  • 1篇先秦时期
  • 1篇理智德性
  • 1篇伦理
  • 1篇伦理学
  • 1篇范式

机构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作者

  • 6篇毕文胜
  • 1篇杨修志
  • 1篇杨晶

传媒

  • 2篇哲学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说明和理解:论阿佩尔的辩证方法论
2013年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认识论上存在以说明方法统一的一元论和坚持两种科学部门方法论的不同的二元论之间关系的争论。这种争论迄今经历了三个阶段,根源在于事实和价值的二分。当代哲学呈现出了对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对立的批判趋势,总体特征在于致力于阐明说明和理解之间的辩证互补关系。这种批判尤以分析哲学为典型,并构成了阿佩尔辩证互补方法论关系的前奏。阿佩尔的辩证方法论思想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及其方法。
毕文胜
语用论的认知相关性——基于说明和理解问题关系的考察
2012年
20世纪中叶后,由于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和“生活世界”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等因素的影响,语用论在科学实践中的认知地位和作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当代尤为突出。本文从科学说明中的关于说明和理解关系的不同观点出发思考这一普遍性问题。
毕文胜
关键词:语用论维特根斯坦
中国先秦时期知识观分析——基于西方知识论视野
2011年
"得到辩护的真信念"是西方哲学从纯粹的认知兴趣出发得出的关于知识的一贯定义,从这一定义出发,命题信念和客体信念根本不同。在西方知识论视域中对比考察儒家、道家和墨家述"知"的句法及其基本理论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先秦时期不乏纯粹的认知旨趣和句法等形式逻辑上的追求,但关于知的论述都以伦理诉求为旨归,从而缺乏西方文化传统中相应的成熟的认知理论以及形式逻辑体系。
毕文胜
关键词:先秦时期西方知识论知识
启蒙与当代中国——从比较康德与福柯的启蒙思想出发
2012年
从康德对启蒙的论证出发,所得到的结果是启蒙的反面。福柯在对康德启蒙思想的批判中,将启蒙定义为对时代永远质询的精神气质和行为模式。比较康德和福柯的启蒙思想可以看到,启蒙作为一种以对时代批判为核心的哲学品格和行为模式将为一切时代所共有,而其批判的对象、方式和目的将永远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永远需要回答的问题。从中国现实出发,由人类理性取代上帝理性并成为文化的核心理念的当前时代,启蒙的需要更迫切。
毕文胜杨晶
关键词:启蒙
辩护、知识与德性——当代西方德性知识论辩护原则及问题被引量:1
2013年
德性知识论是当代知识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从对单纯知识定义的分析转向对认知主体自身的认知品质和能力的分析。这一理论的根本特征在于,对知识的辩护过程施加了进一步的理智德性的限制,是德性伦理学和古典认识论原则相结合的产物。德性知识论宣称能解决当代知识论在辩护问题上的对立和分歧,这一理论主张实现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德性概念及其与知识形成之间的关系。
毕文胜
关键词:理智德性知识论辩护德性伦理学
理解的价值——知识论视域下的理解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当代知识论领域长久以来都拘泥于知识的构成等问题,而对于与知识密切相关的理解的价值问题,却从未做出探讨。卡凡维格、普理查德等知识论者的研究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们通过对词源学、科学知识论等角度的考察,将以往的知识问题转移到理解的价值问题上来。在他们看来,知识虽然具有价值,但这种价值并不见得高于其构成要素(如:真、信念等)的价值,因而,很难说知识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向我们表明:知识论的理解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问题,理解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杨修志毕文胜
关键词:知识论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