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795)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陈静潘慈薛惠良顾龙君江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ALL
  • 2篇左旋门冬酰胺...
  • 2篇酰胺酶
  • 2篇细胞性
  • 2篇淋巴细胞性
  • 2篇门冬酰胺酶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L-ASP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浆
  • 1篇血浆氨基酸
  • 1篇叶酸
  • 1篇诱导缓解治疗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顾龙君
  • 4篇薛惠良
  • 4篇潘慈
  • 4篇陈静
  • 2篇江华
  • 2篇江华
  • 1篇汤静燕
  • 1篇董璐
  • 1篇叶辉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LL患儿肿瘤细胞的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不同类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对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敏感度不完全相同,由于LAsp活性水平与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负相关,因此研究不同类型ALL患儿白血病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水平分布情况,有助于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LAsp。方法通过HPLCFLD及蛋白定量等技术,检测28例ALL患儿(免疫酶型TALL7例,B细胞系列ALL21例)白血病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水平。结果TALL患儿肿瘤细胞内AS活性水平较B细胞系列ALL患儿的显著增高(P<0.05),其中TALL患儿肿瘤细胞内AS活性中位水平为每小时9.3nMAsn/mgprotein,B细胞系列ALL患儿为每小时5.2nMAsn/mgprotein。但无论是在B细胞系列ALL患儿还是在TALL患儿中,肿瘤细胞内AS活性存在多态性分布。结论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中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存在多态性分布,总体上TALL比B系ALL白血病细胞中门冬酰胺合成酶活性高。
江华顾龙君薛惠良汤静燕陈静潘慈
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中血浆L-Asp活性及抗L-Asp抗体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35例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血浆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活性以及抗L-Asp抗体水平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光度滴定法检测血浆L-Asp活性水平变化;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抗L-Asp抗体永平变化。结果35例ALL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L-Asp活性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中位活性为539U/L,无1例酶活性水平在100U/L以下;在L-Asp使用期间及停用后7天时,血浆中抗L-Asp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只是在停用第十天时抗体水平才有所升高,但与对L-Asp产生过敏患儿的抗体水平相比还有约4倍差距。结论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使用L-Asp时血浆中抗L-Asp抗体的产生对L-Asp的作用无显著影响。
江华顾龙君薛惠良陈静潘慈陈静1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儿L-Asp治疗相关性血浆氨基酸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英文)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检测ALL患儿血浆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过程中相关氨基酸水平变化,探讨这种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为L-Asp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PLC-FLD技术检测20例初治ALL患儿(17例为B-ALL,3例为T-ALL)在L-Asp使用不同时段血浆中门冬酰胺(Asn)、门冬氨酸(Aspa)、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等水平。结果在L-Asp第一次使用后,患儿血浆内Asn显著下降,随着L-Asp的按序使用,患者血浆中Asn始终保持在低水平甚或测不出,有15例B-ALL患儿可持续到L-Asp停用后约7天左右,并在第10天时仍未恢复正常,但全部3例T-ALL患儿却在L-Asp停用后约7天时Asn浓度明显回升甚至达到正常水平,而仅2例B-ALL患儿出现类似情况。与第一次使用L-Asp前1~2 h血浆浓度相比,第二次、最后一次血浆中Glu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直至L-Asp停用后第7天血浆浓度才恢复正常;而Aspa浓度则持续升高(P<0.05),到停药后第10天仍未恢复正常;在整个治疗过程中,Gln水平虽略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结论L-Asp停用后T-ALL患儿血浆Asn水平较B-ALL患儿恢复快,提示在儿童ALL的治疗中,对于L-Asp的使用,应结合患者免疫学分型,这可能为临床L-Asp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而L-Asp的部分谷氨胺酶活性在L-Asp治疗中作用并不显著。
江华顾龙君陈静潘慈薛惠良薛惠良
关键词:血浆左旋门冬酰胺酶谷氨酰胺谷氨酸L-ASPALL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江华顾龙君薛惠良陈静潘慈叶辉董璐董璐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THFR基因多态性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