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传统迷宫求解算法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延Petri网求迷宫通路的算法(Algo-rithm of Maze problem based on TdPN,M-TdPN)。先将迷宫中冗余点填充为墙,再将简化后的迷宫转换成时延Petri网,利用Petri网的并发性,保证运行过程中每个参与活动的托肯个体都有自己的活动轨迹,最终出口库所中每个托肯上附着的全序时间线即为迷宫中通路。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迷宫中可行路径的搜索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对多拐点、大规模的复杂迷宫的求解效果优于回溯法。
针对影响软构件的ESA(enterprise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系统运行效率的非功能性因素常常被忽视的现状,为提高构件复用效率,提出了一种面向流程的多粒度构件组织方法。基于工作流技术,通过分析业务过程中业务频率的变化对构件执行负载的影响,以及构件粒度和构件复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把业务频率这一非功能性因素反映到构件组织方式中,提出了多粒度的构件库组织形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实验及构件复用效率分析表明,多粒度构件组织方法完全能够使构件复用效率随业务频率的变化保持最高,进而使ESA系统运行效率也保持最高。
介绍了一种结合了CDN和P2P互补优势的流媒体混合内容分发网络(HyCDN)。针对HyCDN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缓存算法,域内用户端综合考虑了流媒体前缀字节的有用性、文件的传输代价及点播热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缓存替换算法(Comprehensive Value Cache Replacement Algorithm for P2P,CVCR4P2P);对域间边缘服务器采用补丁预取与调度算法(Dynamic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Proxy Caching,DSA4ProxyC),通过基于用户访问情况自适应伸缩缓存的分配方案,使流媒体后缀部分在边缘服务器中缓存的数据段与其流行度成正比。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流媒体缓存调度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骨干网络带宽资源消耗,对用户请求到达速率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