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8010-002)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海燕王法微王磊宗俊梅翟俊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基因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2篇油脂
  • 2篇玉米
  • 2篇克隆
  • 2篇基因表达
  • 1篇蛋氨酸
  • 1篇银中杨
  • 1篇油料
  • 1篇油料作物
  • 1篇月季
  • 1篇水稻
  • 1篇水稻转基因
  • 1篇拟南芥
  • 1篇逆境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驱动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录因子家族

机构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李海燕
  • 3篇王法微
  • 2篇王南
  • 2篇陈光
  • 2篇翟俊峰
  • 2篇宗俊梅
  • 2篇陈欢
  • 2篇王磊
  • 1篇张春雨
  • 1篇张闯
  • 1篇王刚
  • 1篇李宏宇
  • 1篇杨美英
  • 1篇王真慧
  • 1篇郎志宏
  • 1篇魏玮
  • 1篇孙旸
  • 1篇赵军
  • 1篇范云六
  • 1篇莫晓婷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油料作物油脂合成基因工程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2年
油料作物是食用油脂、饲料蛋白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提高油料作物油脂含量、改善种子油品质是目前油料作物改良的主要目标。基因工程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对种子油生物合成途径的全面认识,文中分析了种子油和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的复杂性,举例说明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种子油及脂肪酸含量所涉及到的关键基因及其研究进展,为油料作物高油育种及种子油改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陈欢陈光李海燕
关键词:油料作物油脂基因工程
大豆籽粒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以花后15d的大豆籽粒作为对照,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花后35d、55d和65d的大豆籽粒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并结合GO功能注释和pathway分析,共有差异表达unigene为9 905个,其中调控脂肪酸合成途径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2个,蛋氨酸代谢途径关键基因6个。以花后55d的cDNA为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了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结果可与测序结果互为印证。
陈欢杨美英王真慧孙旸王刚魏玮关瑜王法微李海燕陈光
关键词:大豆油脂蛋氨酸差异表达基因
玉米转录因子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对转录因子结构与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与水稻里,在玉米中的研究则较少。根据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Plant TFDB,目前已发现的玉米转录因子包括56个家族。综述了玉米中56个转录因子家族及其各自在植物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促进玉米转录因子的相关研究。
莫晓婷赵军范云六王磊
关键词:玉米转录因子
GmSARK启动子驱动IPT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GmSARK启动子驱动IPT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分别克隆IPT基因及GmSARK基因启动子,构建它们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进行拟南芥的转化,利用PPT(phosphinothricin)除草剂筛选,检测T1代转基因植株;对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黑暗避光和干旱处理后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得到了IPT基因及GmSARK基因,并构建了它们的p3301-GmSARK-IPT植物表达载体;对T1代转基因植株的RT-PCR表明,目的基因mRNA水平上有所表达。[结论]为进一步研究GmSARK启动子驱动的IPT基因在抗逆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霍巍巍闫璇玲孙晓文李海燕
关键词:IPT基因拟南芥
银中杨DRE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克隆银中杨抗逆转录因子DREB基因,为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DREBAP2/EREBP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采用PCR方法对银中杨(Populus albaxp)转录因子DREB基因中间片段进行克隆;再利用反向PCR方法对该基因的旁侧序列进行克隆,最终将两侧序列与中间片段拼接得到基因全长;同时,根据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银中杨DREB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从银中杨中克隆到1个DREB基因,命名为PaDREB(注册号:EF582843)。该基因序列长935bp,ORF为819bp,编码272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证实,银中杨DREB属于DREB转录因子家族,并与月季DREB2C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盐、低温、干旱及ABA均能诱导DREB基因的表达。【结论】首次从银中杨中分离并克隆了DREB基因,并证实其参与了银中杨对盐、低温、干旱及ABA的应答。
翟俊峰王法微王南张闯迟晓娟宗俊梅李海燕
关键词:银中杨DREB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玉米YABBY转录因子家族的特征及表达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YABBY基因家族是广泛存在于种子植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胚胎发育、侧生器官分化与逆境应答等生物学过程。玉米YABBY转录因子家族含有13个成员,其N端均为锌指结构域,C端为螺旋-转角-螺旋结构域。qRT-PCR表明YABBY家族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除了Zm YAB1不在雌穗表达外,其余成员在生殖器官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营养器官。Zm YAB5、Zm YAB7、Zm YAB9、Zm YAB13基因整体表达水平比较高,而Zm YAB3、Zm YAB4、Zm YAB8基因则几乎不表达。同时对玉米YABBY基因家族逆境应答反应分析发现:在4℃环境中,Zm YAB1、Zm YAB5、Zm YAB13在处理3 h内下调幅度较大,Zm YAB9在处理24 h时表达量上调;在Na Cl处理中,整个家族呈现先上调,然后逐渐下调的趋势,在PEG处理中,整个家族表达量下调。在水杨酸处理中,Zm YAB5、Zm YAB13显著上调,Zm YAB1、Zm YAB6、Zm YAB7、Zm YAB9在处理3 h内上调幅度明显,并随后回落;Zm YAB9在处理超过12 h后出现下调。ABA处理中,Zm YAB1、Zm YAB2、Zm YAB6、Zm YAB9有不同程度的上调,Zm YAB7、Zm YAB10在处理超过6 h后出现明显下调趋势,Zm YAB5、Zm YAB13整体为上调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该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曹宇郎志宏王磊
关键词:玉米发育逆境
月季CB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根据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AP2/EREBP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采用PCR方法对月季‘寒锦4号’(Rosa hybrida‘Hanjin4’)CBF转录因子基因中间片段进行克隆;再根据中间片段区域设计了两对特异引物,采用反向PCR方法对该基因的5'和3'端的序列进行克隆,将中间片段与反向PCR产物拼接得到CBF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RhCBF,GenBank注册编号为EF582843;该基因序列长758bp,ORF为603bp,编码200个氨基酸;同时,根据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月季CBF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低温和盐均可以诱导RhCBF的表达,而干旱处理不能诱导其表达。
翟俊峰王法微王南宗俊梅李海燕
关键词:月季CBF转录因子基因克隆
hpt与bar基因作为水稻转基因筛选标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标记基因的选择是影响植物遗传转化和转基因后代筛选成败的关键因素。hpf与bar作为两种常用的水稻转化筛选标记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的转化。为比较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文章首先对比了在潮霉素和除草剂(Bialaphos)两种筛选剂下水稻遗传转化的情况。研究表明,hpf基因的转化筛选体系相对于bar基因在转化效率上提高近两倍,转化周期提前至少10d,且插入基因拷贝数更低。随后,文章分析了利用潮霉素浸种法在田间筛选转基因水稻的可行性,研究显示当潮霉素浓度大于167mg/L时,可以对以水稻品种kitaake为亲本的转基因材料进行有效筛选,达到常规除草剂的筛选效果。但与除草剂相比较,潮霉素的田间筛选成本却处于劣势。文章研究和讨论了hpt和bar基因在遗传转化和后代田间筛选中的优缺点,并提供了一种利用潮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后代阳性植株的手段,为将来在水稻转基因研究工作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遗传转化、筛选体系提供参考。
张春雨李宏宇刘斌
关键词:BAR基因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