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MLB003)
- 作品数:5 被引量:111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翠丽王颖李佳霍然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被引量:26
- 2015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本质在于获取"意识形态领导权",产生基于认同的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向度,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在内在机理方面有内合之处,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嵌入日常生活。而要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实现路径,关键在于塑造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包括利益需求、认知图式、情感诉求,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到日常生活之中。
- 吴翠丽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 基于批判的超越: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理论逻辑被引量:1
- 2014年
- 社会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诉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即基于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社会正义观,重新找到唯物史观视阈下解决正义问题的现实道路,最终实现对旧正义观的超越,建立新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如果说对资产阶级抽象的(虚假的)社会正义的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精神实质,那么超越就是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根本旨趣。
- 吴翠丽李佳
- 关键词:社会正义
-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摈弃了黑格尔的"抽象的自然界",确立了"现实的自然界",在此基础上人与自然是对象性关系。不同的劳动状态生成的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亦有不同:应然状态的劳动产生积极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相互确证、相互表现;而异化劳动产生的则是消极的对象性关系,生态环境发生恶化。马克思认为,解除消极对象性关系,重建积极对象性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建立共产主义。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为当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与支撑。
- 王颖吴翠丽
- 关键词:异化劳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被引量:83
- 2014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是其重要居所,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指导与引领作用。然而,这一嵌入过程目前却遭遇着困境,这些困境的消解有赖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中,让核心价值观为人所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认知图式中,让核心价值观为人所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日常生活的情感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日常生活的事件中,让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等四条途径。
- 吴翠丽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消解
-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走向和解的认识转换逻辑
- 2016年
- 马克思早期对于人与自然走向和解的认识发生的深刻转换,反映了从人本主义的预设自然观向现实实践自然观的内在嬗变,在深层逻辑上则体现为从人本主义异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世界观转变,使得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更深层次,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霍然吴翠丽
- 关键词:认识论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