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作品数:37 被引量:161H指数:6
相关作者:谈建中方向明刘文倩张青邓金花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苏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选育
  • 5篇植物
  • 5篇粳稻
  • 5篇观赏
  • 4篇油菜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粳稻
  • 4篇栽培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苏油4号
  • 3篇夜蛾
  • 3篇栽培要点
  • 3篇双低
  • 3篇双低油菜
  • 3篇紫云英
  • 3篇西红花
  • 3篇观赏植物
  • 3篇红花
  • 3篇感器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
  • 13篇江苏太湖地区...
  • 5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苏州市相城区...
  • 2篇江苏省太湖渔...
  • 1篇扬州大学
  • 1篇苏州市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常熟市...
  • 1篇江苏省江都市...
  • 1篇江苏三维园艺...

作者

  • 10篇谈建中
  • 6篇刘文倩
  • 6篇方向明
  • 6篇郑必平
  • 5篇朱勇良
  • 5篇谢裕林
  • 5篇赵后斌
  • 5篇周新伟
  • 5篇顾俊荣
  • 5篇黄萌
  • 5篇乔中英
  • 5篇杨代凤
  • 5篇王建平
  • 5篇邓金花
  • 5篇张青
  • 4篇蒋鹤云
  • 4篇许才康
  • 4篇陈培峰
  • 4篇王海玲
  • 4篇孙华

传媒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林业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水产养殖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T型不育系9703A的选育及其所配组合优势分析
2007年
9703A是用寒丰A与早熟晚粳9703转育而成的BT型三系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一致、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容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矮秆抗倒,千粒重高,丰产性好,配合力水平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9703A不育系及利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新组合苏粳优3号(V优008)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乔中英陈培峰黄萌陈益海
关键词:BT型不育系粳稻制种选育
高产优质晚粳苏粳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
2010年
苏粳8号,原名苏3-28,组合为碧风/L鉴9//常农粳1号,为1993年配组、2002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食味好、熟期适宜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谢裕林王建平乔中英朱勇良黄萌陈培锋
关键词:中熟晚粳栽培要点
BT型粳稻不育系8006A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8006A是用BT型不育系863A与优质早熟晚粳稻品种8006杂交并回交转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不育系,具有米质较优、不育性稳定、较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丰产性好、米质较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8006A及其与恢复系湘晴配组育成的新组合苏粳优2号(原名T优011)均于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王建平谢裕林朱勇良乔中英黄萌陈培峰陈益海
关键词: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选育
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的选育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介绍适合现代农作方式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方法]叙述苏油4号的选育经过、产量及抗性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苏油4号由太湖地区双低品系组配杂交,F2再用主体亲本回交而育成的,种子含油率40.48%,芥酸含量0.425%,硫苷总量21.21μmol/g饼粉。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产量为2 692.2 kg/hm2,生产试验产量为2 719.5 kg/hm2,分别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10.34%、7.49%。[结论]苏油4号适合江苏省及相邻地区采用传统的育苗移栽和稻茬浅耕晚直播现代农作方式种植。
许才康孙华蒋鹤云
关键词:双低油菜苏油4号选育
披针叶八角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园林绿化应用的分析
2012年
以江浙地区自然栽培的披针叶八角成年植株为材料,对其表型遗传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表明,披针叶八角植物在树形与枝叶形态、叶芽萌发与开花时期、花器官色泽与形状、结实性及抗逆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而结实性差异既受植物遗传结构主因的影响,也因产地生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披针叶八角植物显示的丰富遗传多样性为其园林绿化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品种选择和环境安全性。
刘文倩赵后斌方向明王蕾郑必平谈建中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园林绿化
八角科观赏植物茎尖培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八角科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的顶芽为研究对象,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调查了培养基组成及抗褐化剂对顶芽茎尖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春季萌动初期的顶芽是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材料;灭菌条件以0.1%HgCl2溶液处理6 min为宜,而常规酒精表面消毒会影响外植体存活;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改良MS(改良大量元素与有机成分)+1倍量抗褐化剂+2.0 mg/L 6-BA+0.5 mg/L NAA,继代培养基为改良MS(改良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1倍量抗褐化剂+2.0 mg/L 6-BA+0.1 mg/L NAA。[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孩儿莲"组培快繁技术的建立奠定了试验基础。
方向明赵后斌刘文倩郑必平谈建中
关键词:茎尖培养
八角科观赏植物茎尖培养技术的研究(英文)
2012年
[目的]探讨八角科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的顶芽为研究对象,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调查了培养基组成及抗褐化剂对顶芽茎尖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春季萌动初期的顶芽是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材料;灭菌条件以0.1%HgCl2溶液处理6min为宜,而常规酒精表面消毒会影响外植体存活;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改良MS(改良大量元素与有机成分)+1倍量抗褐化剂+2.0mg/L6-BA+0.5mg/LNAA,继代培养基为改良MS(改良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1倍量抗褐化剂+2.0mg/L6-BA+0.1mg/LNAA。[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孩儿莲"组培快繁技术的建立奠定了试验基础。
方向明赵后斌刘文倩郑必平谈建中
关键词:茎尖培养
激素条件对西红花花柱愈伤组织形成及生长的影响
为探讨西红花离体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技术体系,以西红花花柱为外植体,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NAA、2,4-D、IBA和6-BA,探讨了激素条件对愈伤组织形成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红花的初代培养过程中,生长素是决定花柱...
王海玲李玲蔚陈媛媛谈建中
关键词:西红花花柱愈伤组织脱分化
文献传递
淡水池养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分离及其回攻试验被引量:1
2009年
从苏州市某淡水养殖池塘中采得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病虾,从病体中分离出一种杆状病毒,纯化的病毒粒子经电镜观察发现其大小(50nm×375nm)、形态特征(杆状)与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极其相似,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回归试验及病毒分离、观察实验,初步表明采集的病料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虾.
许雅香唐磊张茂友袁思敏朱玉芳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症
基于LabVIEW同步控制技术的数据采集平台设计被引量:6
2007年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中,如何有机地集成采集、分析和处理环节,使其精确、同步、协调运行,是个关键而又经常被忽略的技术问题。从试验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利用同步控制技术结合事件驱动的仿真平台,按照时序和次序要求,进行模拟数据信号的在线仿真调试,能够为设计试验用的DAQ采集分析模块提供参考依据。
万志远鲁植雄
关键词:虚拟仪器数据采集同步控制仿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