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C21G3210005)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阳小勇董中华杨阳邓橙黄国亮更多>>
相关机构: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清华-裕元医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荧光
  • 2篇生物芯片
  • 2篇芯片实验室
  • 2篇光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分子
  • 1篇医用光学
  • 1篇医用光学与生...
  • 1篇荧光衰减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PC...
  • 1篇微生物
  • 1篇微阵列
  • 1篇微阵列芯片
  • 1篇芯片
  • 1篇扩增
  • 1篇环介导等温扩...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芯片

机构

  • 9篇生物芯片北京...
  • 7篇清华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黄国亮
  • 6篇阳小勇
  • 5篇徐书宽
  • 5篇朱疆
  • 5篇邓橙
  • 5篇董中华
  • 3篇张亮
  • 3篇杨阳
  • 2篇罗磊
  • 2篇于军
  • 1篇李英姿
  • 1篇寒超
  • 1篇肖明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实时荧光PCR芯片及其检测平台的设计
2009年
研制了一款实时荧光PCR芯片及其检测平台。其中PCR芯片实现样品的预处理及实时荧光反应等功能;检测平台实现实时荧光检测、分析及处理等功能。该检测平台由注射泵系统、实时荧光信号采集系统和PCR温度控制系统等组成。并成功地实现了从血液中提取白细胞及同一腔体中PCR反应、检测以及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实时荧光PCR芯片的控制与检测实验结果,达到了设计各项指标。
罗磊阳小勇于军
关键词:芯片实验室实时荧光PCR
先进的光学设计与光电混合检测系统研究
<正>光学设计一直是光电混合检测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先进的光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光电混合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而且能够简化系统结构,降低加工生产成本。本文从光学系统结构与高品质光学镜头的设计与研究入手,介绍两种新颖的光电混合...
黄国亮阳小勇徐书宽邓橙朱疆董中华王宪华
文献传递
环介导等温扩增芯片核酸最佳扩增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研制了一款环介导等温扩增芯片,开发了相应的检测控制系统,并在此芯片上进行了金葡菌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最佳扩增条件的研究.实现了在聚碳酸酯芯片上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实验,与传统管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相比,它需要的样品和试剂量更少.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了在芯片微体系条件下,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检测金葡菌的最佳温度条件为61℃,提高了环介导等温扩增芯片的检测速度,缩短了核酸分析时间.
罗磊阳小勇于军
关键词:芯片实验室生物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的蛋白质分子检测研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表面敏感的生物分子非标记实时无损光学检测技术,通过对纳米厚金属膜(金或银)表面附着的待测物质折射率变化的测量,可以监测待测物质的变化(1...
徐书宽黄国亮邓橙朱疆寒超阳小勇
先进的微生物芯片检测系统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发展了一种先进的微生物芯片检测方法,并研制用于芯片检测的新型数字化成像扫描检测系统。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的检测原理设计一种新颖的CCD数字化成像扫描检测系统结构,荧光信号采集端的数值孔径NA=0.72,工作距离3.22 mm,系统检测灵敏度小于每平方微米1个荧光分子。以微生物大肠杆菌和黄单胞菌检测为例,设计基因芯片,并应用所研制的芯片检测系统实现了微生物的正确鉴定,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整体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的芯片检测实验结果稳定可靠,与国外共焦扫描仪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
黄国亮邓橙徐书宽朱疆董中华杨阳阳小勇张亮
关键词: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荧光
微生物基因芯片鉴定及再生利用被引量:2
2007年
生物芯片提供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在科研和医学应用领域被广泛关注。该文以大肠杆菌和黄单胞菌检测为例研究微生物的基因芯片鉴定方法和生物芯片的再生使用价值,采用一种自主研制的新型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对微生物鉴定和生物芯片的重复利用开展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基因芯片鉴定微生物是非常可靠的,所设计的生物分子探针与芯片表面修饰分子的结合很牢固,5次重复杂交清洗后依然可以产生良好的荧光信号,从而验证了再生芯片使用的可行性。为了提高生物芯片的重复使用次数,论文还对生物芯片的设计与荧光标记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
黄国亮徐书宽邓橙朱疆杨阳董中华李英姿阳小勇张亮
关键词:生物芯片荧光
光学技术在生物前沿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光学技术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工具,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生物学的建立, 从遗传学到分子生物学,从生物微观到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有这些发展无不依赖于与光学技术相关的科学仪器,如显微镜、分光光度计、光谱仪器、色谱仪器...
黄国亮阳小勇邓橙徐书宽朱疆董中华张亮
文献传递
基于微流体芯片的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研究
1985年 Mullis 发明多聚酶链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使昂贵、繁杂、条件苛刻的分子生物学试验变得简易、经济、使用方便,是基因分析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不过,PCR 方...
黄国亮寒超徐书宽邓橙朱疆阳小勇
微阵列芯片的荧光光漂白特性被引量:5
2006年
微阵列技术为大量基因表达水平的同时监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手段。随着微阵列芯片朝着小型化、高通量和弱信号方向发展,荧光检测技术以其易寻址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在微阵列技术中,人们通过检测微阵列芯片上不同位置斑点的荧光信号强度,可以得知微阵列芯片不同位置固定的已知序列探针与荧光染料标记的cDNA样品的杂交情况。对一张微阵列芯片多次扫描后,荧光染料发生光漂白,荧光强度发生衰减变化,它将为微阵列的数据分析带来误差。使用荧光浓度梯度微阵列芯片研究了芯片经多次扫描后荧光斑点强度的衰减情况,通过拟合相同荧光斑点经多次重复扫描后得到的信号强度,得到了荧光斑点强度按指数形式衰减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荧光斑点强度衰减指数模型中的参数与荧光斑点初始浓度的关系,为进行微阵列芯片数据光漂白误差修正提供了实验依据。
黄国亮朱疆杨阳肖明董中华邓橙
关键词:微阵列荧光衰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