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1-Z24)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明玉李丙智张社奇王菲章兰芬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利用分形维数分析Y形苹果幼树叶片贡献率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分形理论和图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Y形苹果幼树不同品种、不同方位的分形维数,根据二维图像的分形维数提出了叶片贡献率(CRL)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描述叶片在树体结构中空间分布状态的参数。结果表明:5个品种Y形苹果幼树的分形维数对比发现,果树树体结构的分形维数与枝条长度和数量呈正相关的关系,且不同品种的分形维数存在显著差异,5个品种苹果幼树二维图像的分形维数表现为:"长富2号">"玉华早富">"富红早嘎">"烟富6号">"丽嘎啦";二维图像的分形维数侧视图大于正视图;有叶片树和除叶片树的分形维数差异极显著,对于正视图来说,有叶片树的分形维数介于1.592~1.661,除叶片树的分形维数介于1.280~1.405;CRL介于15.13%~19.60%。对于侧视图来说,有叶片树的分形维数介于1.627~1.728,无叶片树的分形维数介于1.329~1.433,CRL介于16.55%~18.87%。表明,叶片贡献率可用来表征叶片在树体结构中的空间分布状态。
- 刘鹤雷桢桢张社奇李丙智韩明玉
- 关键词:树体结构
- 两种苹果砧木PV曲线水分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2012年
- 设定适宜水分和重度干旱2种水分处理,对2种苹果砧木进行PV曲线测定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平邑甜茶和楸子2种苹果砧木PV曲线水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了平邑甜茶和楸子地上部分气体交换受到影响。在干旱条件下,楸子的ψstlp、ψssat、RWCtlp、ROWCtlp、ε′值与平邑甜茶相比较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楸子耐水分胁迫能力、细胞保水力较强和细胞壁弹性较大。对PV曲线水分参数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的△值为楸子大于平邑甜茶。PV曲线水分参数能够随着植物所处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适宜水分和重度干旱条件下,楸子所体现出的输水策略优于平邑甜茶。对于PV曲线水分参数研究发现,楸子在膨压保持方面与平邑甜茶相比,其抗旱性优于平邑甜茶。
- 张海亭张林森胡景江胥生荣李丙智韩明玉
- 关键词:干旱胁迫PV曲线平邑甜茶
- 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初夏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特性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为富士苹果生产合理施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大田栽培红富士苹果(基砧为秋子,中间砧为M26)为试材,以初夏土施15N-尿素为手段,研究2年不同时期主要器官对15N-尿素的吸收分配特性。【结果】初夏施肥后1个月,根系吸收了一定量的氮,但对新生器官供应较少。随着物候期的推进,新生器官15N肥分配势逐步增强,其中新梢吸收分配15N能力最强,其次为叶片和果实,采收期根系吸收分配15N能力又显著回升。施肥翌年各主要器官吸收氮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数均显著高于施肥当年。在果实采收期,一年生器官、多年生枝干和根系15N分配率当年分别为23.5%、40.4%、36.1%,翌年分别为27.7%、34.9%、37.4%。【结论】初夏施氮,主要满足了树体当年后期新梢生长发育对氮的需要,同时利于树体积累贮藏营养。初夏按本试验方法施氮肥,采收期树体的当年氮肥利用率为56.19%。
- 韩明玉张芳芳张立新刘长虹赵彩平
- 关键词:苹果15N-尿素
- 基于三维数字化仪的高纺锤形苹果树光截获率测定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三维数字化仪,结合Piaf Digit和Vege STAR软件,建立了13a生高纺锤形苹果树数字化模型,并对树体模型进行立方单元分割以及分析总冠层及冠层内各类型枝条的光截获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枝条,光截获率(STAR值)有差异。大树的短果台副梢、长果台副梢、短营养枝和长营养枝的STAR值分别小于中树,中树小于小树;每棵果树的短果台副梢和短营养枝的STAR值分别小于长果台副梢和长营养枝;不遮阴枝条的光截获率比遮阴枝条大,并且短果台副梢和短营养枝因其它类型枝条遮阴减少的STAR值分别比长果台副梢和长营养枝大。果树由底部到顶部及由冠层中部到外部,光截获率逐渐增大,与用光量子探头(LS190)测得的透光率递增趋势相符。冠层STAR值越大,果树产量越高。因此,冠层光截获率能够作为冠层内部光分布特征的一个评价指标,并能有效指导果树管理,提高果实产量。
- 章兰芬李丙智张社奇张林森王菲
- 高纺锤形苹果树三维重建和光照特性的评价被引量:10
- 2012年
- 以13a生"富士"树为试材,应用三维数字化仪和Piaf Digit软件对高纺锤形"富士"的大、中、小冠层进行数字化,树体模型及光截获的计算均在Vege STAR软件中实现。光截获效率用STAR值来表征。实测的透光率与模型计算出的值无显著差异,表明基于三维数字化仪的重建模型可以用来进行冠层光照特性的评价,以对冠层结构进行量化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小冠层的光截获量依次增大,而5种枝条类型中,长营养枝的STAR值最大,果台枝最小;果实的STAR值与果台枝和短营养枝、长营养枝和短果台副梢的光截获量有关。由三维模型构建得出的STAR值可以作为评价冠层光截获的指标,为后期树体冠层内光合作用的研究及整形修剪提供了理论参考。
- 王菲张社奇李丙智章兰芬韩明玉
- 关键词:冠层结构光截获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