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4B058)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姚志钢胡艾希陈学伟喻希黎小武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邵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活性剂
  • 4篇乳液
  • 4篇双酯
  • 4篇琥珀酸双酯磺...
  • 4篇可聚合
  • 3篇乳液聚合
  • 3篇可聚合表面活...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3篇丙烯
  • 3篇丙烯酸
  • 3篇丙烯酸酯
  • 2篇临界胶束浓度
  • 2篇胶束
  • 2篇反应型
  • 2篇反应型表面活...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丁醇
  • 1篇动力学

机构

  • 6篇湖南大学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邵阳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姚志钢
  • 7篇胡艾希
  • 6篇陈学伟
  • 5篇喻希
  • 3篇黎小武
  • 2篇夏湘
  • 2篇刘建强
  • 1篇戴云信
  • 1篇张振华
  • 1篇李干佐
  • 1篇刘梅
  • 1篇张莉

传媒

  • 2篇精细化工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化学世界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化工技术与开...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可聚合型琥珀酸聚氧乙烯醚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2
2008年
以马来酸酐、烷基醇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氯代烯烃、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经过单酯化、双酯化、磺化反应合成了两系列具有非离子结构的琥珀酸双酯磺酸钠阴离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琥珀酸聚氧乙烯醚酯磺酸钠,并测试了性能和进行聚合反应。经IR和1H NMR表征,目标化合物均符合相应的结构特征。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两系列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0.17mol/m3~0.32mol/m3),较低的表面张力(34.70mN/m^40.20mN/m),目标化合物发泡力和分散力大大提高,而乳化力稍有下降;在乳液聚合中,使用琥珀酸聚氧乙烯醚酯磺酸钠既能提高乳液的固含量又能使乳液粒子的粒径更小,分布更窄。
姚志钢喻希胡艾希陈学伟
关键词: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乳液聚合丙烯酸酯临界胶束浓度
微乳聚合制备高吸油性树脂——SDS水溶液/正丁醇/MAA/LMA体系微乳液的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绘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正丁醇/丙烯酸甲酯(MA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并用电导率法确定了微乳液的结构,同时考察了m(MMA)/m(LMA)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正丁醇/丙烯酸甲酯(MA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水体系相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MA)/m(LMA)=3∶7;5∶5;7∶3时,微乳液存在O/W型,W/O型和双连续相(BC)三种结构。当m(MMA)/m(LMA)=7∶3时,还出现了液晶。
夏湘姚志钢黎小武刘建强戴云信张莉
关键词:电导率十二烷基硫酸钠
可聚合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乳化合成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可聚合乳化剂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Ⅰ)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Ⅱ)存在下,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TEM和DSC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了与丙烯酸酯的共聚反应,所得聚合物乳胶膜的玻璃化温度为23.5℃;与传统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可聚合乳化剂可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当m(Ⅰ)∶m(Ⅱ)=1∶2,乳化剂质量分数2%,聚合温度85℃,引发剂质量分数0.5%,聚合时间2 h时,所得乳液的固体分质量分数为32.70%,平均粒径72.3 nm,分布指数0.143,吸水率4.57%。
姚志钢喻希胡艾希陈学伟
关键词:可聚合乳化剂纳米乳液丙烯酸酯
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制备丙烯酸酯乳液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三系列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乳化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不同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以及不同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之间的复配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得的丙烯酸酯乳液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参与了共聚反应;当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2时,制得的乳液及综合性能最好.其中,乳胶膜的吸水率为3.20%,乳液的平均粒径为71.4 nm,分布宽度为0.151.
胡艾希喻希姚志钢陈学伟
关键词:乳液聚合丙烯酸酯
烯丙基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对烯丙基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烷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的测定,研究和对比了两系列不同烷烃碳原子数(n)的烷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性能,得到了同系列产物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n=8-16时,其中n=8,γcmc最低;n=16,cmc最低,分散力最强;n=14,乳化力最好;n=12,起泡性最好。
喻希姚志钢胡艾希陈学伟
关键词: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柱层析分离及TLC、IR分析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论文采用加压柱层析法,对合成的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方法简便、快速,提纯质量高,分离效果好。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确定柱层析的洗脱剂,并检测柱层析的分离效果,采用红外光谱法(IR)进行结构分析。
夏湘姚志钢黎小武刘建强张振华刘梅
关键词:反应型表面活性剂薄层色谱红外光谱
烯丙基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琥珀酸辛基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马来酸酐、正辛醇、氯代烯烃、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类新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琥珀酸双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分别采用正交实验或单因素实验进行优化,得到其优化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反应物配比为n(马来酸酐)∶n(正辛醇)=1.00∶1.0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 h,催化剂W(乙酸钠)=1.0%;双酯化反应,反应物配比为n(异丁烯基氯)∶n(马来酸单辛酯)=1.50∶1.00,催化剂W(三乙胺)=1.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 h;磺化反应,在不使用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物配比为n(马来酸辛基异丁烯基酯)∶n(NaHSO3)=1.00∶1.1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 h。对每步合成产物均用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并测得最终产物琥珀酸辛基烯丙基酯磺酸钠与琥珀酸辛基异丁烯基酯磺酸钠的平衡表面张力分别为30.2 mN.m-1和30.4 mN.m-1,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1.57 mmol.L-1和10.41 mmol.L-1,其余基本物化性能较为适中。
姚志钢喻希胡艾希陈学伟
关键词: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乳液聚合
ELENIMOL JS-2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动力学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最大泡压法测定了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ELENIMOLJS-2)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考察了浓度、温度和电解质对DST的影响,计算了反映动态表面张力的各种参数.结合Word-Tordai方程,对ELENIMOL JS-2水溶液的吸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吸附初期为纯扩散控制模式,吸附后期为拟扩散控制模式,吸附中期为混合动力学控制模式.
姚志钢胡艾希黎小武李干佐
关键词:动态表面张力吸附动力学
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类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被引量:21
2006年
马来酸酐经单酯化、O-烷基化、选择性磺化反应得到了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类表面活性剂。马来酸酐与脂肪醇在90℃下反应3 h得到马来酸单酯;在碳酸钠、Et3N和CH3COCH3存在下,单酯与丙烯基氯(50℃)或异丁烯基氯(65℃)反应6 h得到马来酸双酯;双酯与亚硫酸氢钠在120℃下反应3 h得到目标产物。产物经1HNMR和IR表征,符合结构特征。
胡艾希陈学伟姚志钢
关键词: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琥珀酸双酯磺酸钠马来酸单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