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5314110005)

作品数:28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徐则民曾强徐宗恒陈积普李凌旭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斜坡
  • 9篇滑坡
  • 5篇降雨入渗
  • 5篇大孔隙
  • 4篇边坡
  • 4篇CT扫描
  • 3篇石流
  • 3篇土体
  • 3篇泥石
  • 3篇泥石流
  • 2篇地震
  • 2篇玄武岩
  • 2篇应力
  • 2篇有机质
  • 2篇支护
  • 2篇植被
  • 2篇三维重建
  • 2篇维数
  • 2篇路基
  • 2篇路基边坡

机构

  • 26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十四冶建设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甘肃工业职业...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公路科...

作者

  • 24篇徐则民
  • 4篇陈积普
  • 4篇徐宗恒
  • 4篇曾强
  • 3篇张有为
  • 3篇张磊
  • 3篇李凌旭
  • 2篇阮永芬
  • 2篇张家明
  • 2篇刘克文
  • 2篇杨继清
  • 2篇郭丽丽
  • 2篇任喆
  • 1篇罗荣章
  • 1篇黄润秋
  • 1篇申林方
  • 1篇张瑞
  • 1篇王志良
  • 1篇陈维
  • 1篇王礼荣

传媒

  • 6篇山地学报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工程勘察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Journa...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土壤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T扫描的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大孔隙和渗透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山区流域植被发育斜坡的失稳往往尾随着强降雨而发生,降雨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是导致斜坡失稳的主要原因,而饱和渗透系数是评价土体渗透特性的主要参数。以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为研究对象,应用CT扫描技术获得了土体孔隙尺寸分布,发现孔隙成圆率随着等效直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即孔隙截面积越大,其形状越复杂。根据毛细管束模型预测出饱和渗透系数,再与环刀法测得的饱和渗透系数对比,发现预测值和实测值在相同数量级范围内,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进一步对模型优化,修正孔隙形状系数后,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侯汝几徐则民张磊张燕庭徐宗恒
关键词:滑坡CT扫描大孔隙
差异风化型危岩力学模型及破坏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差异风化型危岩多形成于由砂岩和泥岩等软、硬岩性组成的互层陡倾岩质边坡中,其崩塌破坏属地质灾害中的常见形态。以普洱渡危岩高边坡为例,推导出差异风化型危岩岩腔后壁泥岩压应力随岩腔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计算公式。据普洱渡危岩高边坡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两类4种差异风化型危岩力学模型:第1类为主控结构面贯通率等于1时的泥岩基座压裂破坏型和转动破坏型危岩;第2类为主控结构面贯通率小于1时的坠落型和倾倒型危岩。利用岩石强度理论推导出研究区砂岩的二次抛物线型摩尔强度包络方程,以极限平衡理论和摩尔强度理论推导了4种危岩体在自重、地震力和裂隙水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崩塌破坏判别表达式,并由此反演出危岩体的临界崩塌边界方程,得出危岩体崩塌边界(岩腔深度、危岩体厚度和高度、主控裂隙深度)之间的关系,为现场预测和判别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崩落时序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
陈维徐则民刘文连
关键词:危岩
Earthquake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 of Xiangchong valley type tailings impoundment in Yunnan, China被引量:1
2018年
Tailings impoundments can potentially collapse due to damage caused by earthquakes,which has frequently occurred around the world.This study takes the proposed valley type tailings impoundment in Yunn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with bot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hysical model test(1:300).The results of both tes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valley type tailings impoundment is characterized by"medium stiffness effect",in other words,in a certain range,the"softer"the unsaturated tailings sand is,the more energy it can dissipate,which leads the decrease of the value of the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In addition,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points increases with the vertical elevation,which indicates that the"elevation amplification effect"exists in the tailings impoundment dynamic response.The middle part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raised embankment react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crest,which is similar to the slope dynamic response.The starter dam reacts sensitively under the earthquake excitation,which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during the seismic design.The dynamic response rules reflect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monitored on the physical model test,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values.The dynamic response rules of the valley type tailings impoundment can provid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similar projects in this region.
REN ZheWANG KunZHANG Qi-shuXU Ze-minTANG Zheng-guangCHEN Ji-puYANG Ji-qingXU Zong-heng
不同植被条件下斜坡土体大孔隙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采集高盖度玄武岩斜坡典型植被云南松和狗牙根土体,基于水分穿透法,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对滑坡孕育及发生有显著影响的土体大孔隙特征研究。分析表明:植被类型并不能控制土体大孔隙水分运动的整体发展规律,但影响水分穿透曲线的振幅及稳定时间。2种植被土体均存在大直径(〉2.4mm)大孔隙量小,小直径大孔隙量大的特征;不同植被土体各层大孔隙数量不同,但并不影响大直径大孔隙数量的土体空间分布。2种植被土体大孔隙直径主要集中于2.6--0.6mm,平均直径范围为1.86~1.0mm;大孔隙尺寸范围受控于植被类型,而尺寸分布受其影响较小。不同植被土体水分流速受大孔隙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总体上,2种植被土体各层大孔隙数量、平均孔径、最大孔径、最小孔径、大孔隙度、稳渗速率均随深度增大而减小;根系和有机质对不同植被土体大孔隙特征有不同的影响;颗粒分布对云南松和狗牙根土体各层大孔隙特征参量无显著功效。研究得出大孔隙的一个下限尺度值为600um。
曾强徐则民官琦陈积普
关键词:边坡工程降雨入渗滑坡大孔隙
地震作用下尾矿库振动台试验研究
2020年
采用大型震动台模型试验对拟建尾矿库动力响应进行研究。模型采用1∶300比尺进行制作,堆积坝采用拟堆筑尾矿砂制备。通过选择不同地震波类型、不同激励方向、不同台面加速度、不同含水率,探讨地震作用下尾矿库模型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因素较多,且相互影响,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地震作用下坝体响应不仅与所选地震波类型、加载方向有关,同时还与堆坝高程、矿砂含水率有关。同种地震波类型,垂直于坝轴线(Y方向)方向地震响应较平行于坝轴线(X方向)方向强烈。不同台面加速度,坝体动力响应不同,输入台面加速度水平越高,动力响应越强烈。随着尾矿含水率的提高,坝体变形逐渐增大。该研究成果为拟建尾矿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郭丽丽徐则民刘文连
关键词:振动台模型试验动力响应地震波尾矿库
差异化锚长组合支护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寻求边坡锚杆布设的优化形式,拟采用差异化锚长组合方式进行支护。首先探讨在边坡不同位置单独布锚,得出其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引出并强调边坡层位的作用。另外考虑到对锚杆长度进行差异组合在经济上更为合理,由此将边坡锚杆组布设成长-中-短型、中-长-短型、短-长-中型3种组合形式,通过分析安全系数差异、锚杆轴力比重和滑动面位置等变化情况,研究布置方式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组合布锚情况下,存在整体最佳锚固角θopt与层位有效锚长Leff,安全系数差异与滑动面位置的主控因素均随锚固角在各层位间不断转移,边坡破坏模式随锚固角增大由深层滑动突变为浅层滑动;当各层锚杆组采用单层布锚下的最佳锚固角进行组合布设时,加固效果一般,存在"组合-群锚效应",此时对各层锚杆组按小角度岔开布设为宜。
张期树徐则民夏香波任喆
关键词:道路工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滑动面
马卡山不同植被群落斜坡土体中根土环隙导流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根土环隙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土壤大孔隙类型,在植被发育斜坡土体降雨入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集呈贡实验区高盖度不同植被群落斜坡土体,基于水分穿透法,获取大孔隙特征参数,结合套管数学模型,进行了土体中根土环隙的导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木本和草本植被群落土体根土环隙尺寸范围分别为0.62~1.02 mm、0.67~1.12 mm,且前者土体各层环隙尺度均小于后者。两种植被群落土体中根土环隙流道u/u_m的最大值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大小基本一致;深度范围内,土体各层u/u_m达到最大值时的r值提前,且木本土体各层相应r值均大于草本;根系及环隙尺寸的差异是形成其特征的主要原因。相同流道数量及雷诺数条件下,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及环隙导流贡献率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流量则反之,且木本土体各层流速、流量及贡献率均大于草本。
郭丽丽曾强徐则民张有为杨继清
关键词:滑坡降雨入渗雷诺数
基于结构体的峨眉山玄武岩风化程度评价(Ⅳ):风化指数FF被引量:6
2013年
岩石化学风化程度评价指标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即与风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简单明确、对风化程度变化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和易于确定和不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作为铁镁质岩石的主要代表,(峨眉山)玄武岩风化程度评价除考虑可引起组分淋失与富集的水解反应外,还应充分考虑二价铁的氧化反应。新鲜峨眉山玄武岩中并存的二价铁和三价铁的含量总体稳定,910个样品的FeO、Fe2O3平均含量分别为8.45%和5.15%,以均匀、随机的方式赋存于辉石、橄榄石、杏仁体中的绿泥石、磁铁矿及火山玻璃中。风化玄武岩、玄武岩斜坡地下水及新鲜玄武岩浸泡液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FeO及Fe2O3含量对峨眉山玄武岩风化程度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同时铁又是玄武岩风化过程中活动性最差的元素之一。三价铁和二价铁的摩尔数比值(FF)适合于峨眉山玄武岩整个风化过程的风化程度判别,比既有风化指数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尤其是对风化初期玄武岩。
徐则民黄润秋
关键词:峨眉山玄武岩
不同土压力计算方法对基坑支护稳定计算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分析2012年颁布实施的与1999年实施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不同土压力计算方法对基坑支护设计的影响.选用某工程实例,对不同土压力分布下,支护桩的弯矩、剪力、位移及整体抗倾覆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然后采用Monte Carlo可靠度方法分析两种不同土压力分布作用下,支护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利用Matlab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分析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改变对基坑支护可靠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压力按三角形分布计算出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减小较大,但两种方法计算的可靠度相差很小,说明采用新规范的计算方法在保证了基本稳定性的同时,对工程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阮永芬叶文科刘克文徐梦天源高秉勋
关键词:土压力技术规程可靠度分析
滑坡预警中的降水时空变异性——以云南头寨沟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目前已有大量不同尺度的临界降水标准对区域性滑坡进行预警,但仍存在预警空间外延性差、时间精度低、临界降水阈值不科学等问题。针对当前构建的临界降水阈值实现滑坡预警模型,以云南昭通盘河流域头寨沟为例,在研究区两个不同海拔高度位置分别布设气象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降水观测,并比较了研究区两个不同位置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梯度高达190 mm/hm,两个不同海拔位置降水变异性显著;降水持时是造成山上(2#站)与山下(1#站)次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小雨时2#站与1#站的降水差异性很小,但1#站发生中雨及以上的降水事件时,2#站的降水等级比1#站高1~2个等级,且有59.26%的概率会发生大雨或者暴雨;1#站为暴雨时,2#站100.00%概率为暴雨甚至大暴雨;2#站与1#站夜间降水均大于白昼,且强降水事件多发生于夜间。
徐则民梅雪峰王礼荣张有为曾强郭丽丽
关键词:滑坡滑坡预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