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ZH146)
- 作品数:4 被引量:217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亚力彭保发王贺封石忆邵陈端吕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文理学院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基于就业结构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职能及演化分析
- 2016年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县域资料,利用纳尔逊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湖区各县域就业人员划分成包含农业在内的9个行业类别,定量分析各县域各行业的相对优势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湖区33个县域的职能进行综合分类,并揭示其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趋势。研究结论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地位重要,纯农业县和农业县区比例大;非农行业门类的职能较弱,单纯的工业区县较少,没有商业区县;中心城市急待发展。
- 王亚力章金城丁娜
- 关键词:县域就业结构
-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城市化现象透视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包含人口迁移、城市扩张、经济聚集、社会进步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仅从人口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现象已经不适应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化的本质、内涵、结构、效益、动力机制和历史进程,为透彻理解城市化进程,全面认识城市化现象,综合地分析城市化的成本和效益奠定理论基础。
- 王亚力吴云超
- 关键词:城市化复合生态系统
-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规律——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164
- 2013年
- 以上海市为例,从土地利用规模和强度的变化、类型和布局的变化、利用方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揭示其对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城市化是上海城市热岛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就建成区扩张对热岛强度的具体影响而言,累积效应大于其增量效应;(2)工业化、房地产开发、人口增长对上海城市热岛强度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就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具体影响而言,密度效应通常大于其规模效应;就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20层以上高层建筑数量对热岛强度的影响而言,累积效应小于增量效应;就人口增长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具体影响而言,密度效应与规模效应大体相近;(3)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差异。
- 彭保发石忆邵王贺封王亚力
- 关键词: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密度效应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研究——以常德市为例被引量:53
- 2013年
- 从景观类型组成、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3个方面分析景观格局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主成份分析,根据格局指标对保持结构与功能的能力,建立景观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①对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林地和耕地是常德市主要的景观类型,构成了区域的景观优势,是调控土地利用格局稳定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景观整体格局中耕地占优势,斑块相对均匀,对景观总体空间格局影响较大,其他农用地、牧草地、未利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居次。从总体来看,景观多样性复杂,优势度和均匀度明显,具有较高异质性;②通过区域土地利用稳定性的分析评价,常德市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整体上具有明显差异。桃源县有最高的景观稳定性,然后依次为石门、澧县、鼎城、临澧、汉寿5县(区)。武陵区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最低,主要是景观结构方面的斑块多样性低,景观类型单一。
- 彭保发陈端吕李文军王亚力
- 关键词:土地利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