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499)

作品数:22 被引量:78H指数:6
相关作者:张莉力张明顾英狄蕊孙晶更多>>
相关机构:锦州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淀粉
  • 7篇絮凝
  • 7篇乳杆菌
  • 7篇酸浆
  • 7篇干酪
  • 7篇干酪乳杆菌
  • 6篇乳酸
  • 6篇发酵
  • 5篇乳酸菌
  • 5篇绿豆
  • 4篇副干酪乳杆菌
  • 4篇L1
  • 3篇豆腐
  • 3篇絮凝率
  • 3篇自然发酵
  • 3篇甘薯
  • 3篇甘薯淀粉
  • 3篇高通量
  • 3篇高通量测序
  • 3篇测序

机构

  • 18篇锦州医科大学
  • 4篇辽宁医学院
  • 2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3篇张莉力
  • 2篇顾英
  • 2篇张明
  • 1篇王玉田
  • 1篇谌小立
  • 1篇孙晶
  • 1篇许云贺
  • 1篇孙竹萍
  • 1篇狄蕊

传媒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饲料研究
  • 2篇食品科技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包装与食品机...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合淀粉活性乳酸菌利用生淀粉产酶条件及代谢产物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具有特异性结合淀粉活性乳酸菌的淀粉代谢能力,以副干酪乳杆菌L1为对象,研究其产酶性质及对生淀粉的利用能力,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生淀粉酶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产生及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生淀粉酶存在于L1菌体细胞表面和上清液中,该酶对不同来源生淀粉均具有一定的水解能力,生淀粉对该酶具有诱导作用。在培养基初始pH 6.5、淀粉占碳源比例68%、碳源添加量2.03%条件下,表现出最高酶活力为(191.64±0.63)U/mL。碳水化合物水解产物麦芽低聚糖为中间产物,葡萄糖、麦芽糖为终产物;有机酸水解产物以乳酸为主要产物,柠檬酸为次级产物。本研究从代谢角度证实了L1结合生淀粉的同时,具有利用生淀粉的能力,对乳酸菌在淀粉类基质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郭浩男张莉力冯琳琳王天琪王成赵昕琪许云贺
关键词:生淀粉酶代谢产物
地衣芽孢杆菌 BL-5 产孢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17年
地衣芽孢杆菌作为一个益生菌在食品或饲料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实验以芽孢数和芽孢率为指标,经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K^+浓度为0.002 mol/L、Mg^(2+)浓度为1 g/L、接种量5%、种子菌龄12 h,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为36 h。对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得到地衣芽孢杆菌BL-5的产芽孢率为94.67%,芽孢数为3.32×10~9CFU/mL。
张莉力许云贺肖海蒂王淋枫黄涛陈文莹
关键词:响应面法
均匀设计优化绿豆酸浆中高淀粉结合性乳酸菌培养基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实验室从绿豆酸浆中提取的高淀粉结合性乳酸菌进行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其培养基。使用DPS v7.05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并对各因素水平对菌液密度的影响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显示,绿豆酸浆中高淀粉结合性乳酸菌的最优培养基结合:葡萄糖3.37%、酵母膏0.80%、磷酸氢二钾0.35%、乳糖0.05%和乙酸钠0.73%。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设计优化绿豆酸浆中高淀粉结合性乳酸菌培养基方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高。优化后的培养基测得最高光密度(OD)值达0.978,菌液密度显著提高(P<0.05)。
韩梅张莉力
关键词:均匀设计乳酸菌培养基
自然发酵酸粥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优势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20年
为比较自然发酵法和Back-slopping发酵法对酸粥中细菌结构组成的差异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发酵组中的细菌16S rDNA的V4区进行测序分析,并结合平板计数对其细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ack-slopping发酵组(BS组)与自然发酵组(NA组)相比具有更高的细菌多样性。2个发酵组在细菌组成上主要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BS组与NA组相比具有更高的厚壁菌门和较低的变形菌门。基于属水平,2个发酵组中的乳酸杆菌和醋酸杆菌为主要的优势菌属,BS组与NA组相比具有更高的乳酸杆菌属和较低的醋酸杆菌属。NA组细菌数(6.54±0.26)lg cfu/mL、乳酸菌数(6.43±0.21)lg cfu/mL与BS组的细菌数(7.58±0.08)lg cfu/mL、乳酸菌数(7.53±0.18)lg cfu/mL具有显著性差异。为筛选出适合进行酸粥工业化生产的菌株,在2个发酵组共采集20株满足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过氧化氢酶呈阴性的不产芽孢的菌株,通过菌株产酸能力及生长性能筛选出cw10、cw12、cw203株性状优良的菌株,对这3株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测序分析表明3株菌均为副干酪乳杆菌。
王成肖晗郭浩楠王天琪赵昕琪许云贺张莉力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乳酸菌
超声波辅助提取水飞蓟全草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被引量:7
2014年
以水飞蓟全草为原料,对其各部位总黄酮得率进行测定,确定最优提取部位,并对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水飞蓟全草五个部位中冠毛总黄酮得率最高。各因素对水飞蓟冠毛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30∶1(m L∶g),提取时间100min,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水飞蓟冠毛总黄酮得率为1.78%。
孙晶狄蕊尚美秀
关键词:总黄酮超声波
豆腐酸浆中干酪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作为豆腐凝固剂的应用被引量:20
2017年
通过平板涂布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 H和产乳酸量为指标,从自然发酵酸浆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乳酸菌YQ336,对其进行菌株形态观察、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乳酸菌属于乳杆菌属的干酪乳杆菌。将分离出的干酪乳杆菌YQ336接种于豆腐黄浆水中纯种发酵制成豆腐凝固剂点制豆腐,与自然发酵酸浆点制的豆腐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感官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干酪乳杆菌YQ336可以作为新型豆腐凝固剂开发并使用。
叶青许云贺张莉力
关键词:黄浆水干酪乳杆菌高效液相色谱豆腐凝固剂
副干酪乳杆菌L1絮凝甘薯淀粉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副干酪乳杆菌L1细胞壁蛋白对甘薯淀粉有絮凝作用,试验通过对副干酪乳杆菌L1絮凝甘薯淀粉的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不同培养时间条件下p H、接菌量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其絮凝淀粉的影响,以絮凝率作为评价指标。同时分析酵母菌对副干酪乳杆菌L1絮凝甘薯淀粉是否有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L1在25℃下培养48 h时,在p H 5.5,Na Cl 4%,接菌量15%时絮凝率最高,达到76.03%。酵母菌对乳酸菌絮凝效果有促进作用,可使乳酸菌絮凝率提高9.6%。
张明顾英张莉力
关键词:甘薯淀粉絮凝率
北京豆汁微生物群落分析及淀粉絮凝菌分离鉴定被引量:6
2017年
采集了三个商家的北京豆汁和麻豆腐样本,共12份,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利用绿豆汁培养基对优势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厚壁菌(Firmicutes)、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是豆汁和麻豆腐的优势菌门。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是豆汁中的优势菌属,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和醋酸杆菌(Acetobacter)是麻豆腐中的优势菌属。利用产酸能力和絮凝淀粉能力筛选出两株符合豆汁发酵要求的絮凝产酸菌株D-23和M-10,经16S rRNA测序鉴定分别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和醋酸杆菌(Acetobacter indonesiensis)。这两株菌对北京豆汁工业化纯菌发酵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张莉力刘黎莹许云贺
关键词:豆汁高通量测序
甘薯酸浆及纯菌发酵液对甘薯淀粉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试验研究甘薯淀粉自然沉降、甘薯酸浆上清液沉降及副干酪乳杆菌纯菌发酵液沉降淀粉3种方法对甘薯淀粉性能的影响,并对甘薯淀粉在淀粉提取率、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膨润度、溶解度和老化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纯菌发酵液法淀粉的老化速率、溶解度、膨润力(60.0℃~90.0℃)、酸浆法及静置法淀粉相比显著偏高(P<0.05);酸浆上清液法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偏高(P<0.05);静置法淀粉的回生值最高,为44 cp。
王淋枫许云贺张莉力季子非丛靖及
关键词:甘薯淀粉理化性质
乳酸乳球菌LLY003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乳酸乳球菌LLY003是分离于老北京酸豆汁中的优势乳酸菌,具有生长周期短,高效产酸,黏附绿豆淀粉使其快速沉降的能力,可用于工业生产乳酸菌饮料和绿豆淀粉絮凝剂。本实验主要评价该株乳酸菌的安全性,为生产应用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动物实验,有害代谢产物实验,耐药性实验以及其他评价实验,确定该株菌为食用安全菌。结果表明,小鼠在进行动物实验期间无死亡、一切生命活动正常且主要脏器无病变;有害代谢产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常见的8种抗生素中对链霉素、万古霉素和诺氟沙星表现为抗性且均不含质粒;不会产生溶血和易位现象。通过对该株菌的安全性评价可知乳酸乳球菌LLY003是安全的,为新型乳酸菌的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苏振博许云贺张莉力
关键词:动物实验耐药性安全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