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3091) 作品数:13 被引量:75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世杰 李宁 戴蕴平 杜卫华 李冬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第一次减数分裂期小鼠卵母细胞的化学去核 被引量:6 2004年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确定了小鼠第一次减数分裂的进程 ,在此基础上分别用脱羧秋水仙碱和放线菌酮处理成熟培养的小鼠卵母细胞 ,抑制其纺锤体极间微管的延长和降低成熟促进因子的浓度 ,使其核物质随极体全部排出 .结果表明 :(1)卵母细胞从有腔卵泡中分离时处于生发泡期 ,可见核仁 ;成熟 2h内则全部发生生发泡破裂 ;培养 5h ,90 %到达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中期 ;培养 8h ,则 33.3%处于中期 ;71.4 %的细胞在成熟 12h后发育为后期 ;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则于成熟培养 15h发生 .(2 )于成熟的不同时间取卵母细胞 卵丘细胞复合体进行去核处理后发现 ,体外成熟培养 5h(即卵母细胞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中期时进行处理 ) ,其去核率最高 ,达85 .6 % ;成熟 5h之前各组随成熟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去核率升高 ,之后各组则降低 .(3)比较卵母细胞 卵丘细胞复合体与自然裸卵去核率 ,后者效率为 5 6 % ,显著低于前者 (p <0 .0 5 ) ,因此该方法在卵母细胞 卵丘细胞复合体的完全去核率与传统的物理去核方法相当 . 杜卫华 李世杰 李彦欣 戴蕴平 王莉莉 王美丽 郑敏 李宁关键词:卵丘细胞 放线菌酮 减数分裂 有腔卵泡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5年 杜卫华 徐慰倬 李世杰 李宁关键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 显微操作 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和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GFR1)在新生死亡体细胞克隆牛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FGF2)及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GFR1)在来自2种供体细胞(成年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出生死亡克隆牛的6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FGFR1的表达在来自两种供体细胞的体细胞克隆牛的心脏(P<0.05)和肝脏(P<0.05)显著升高,FGF2基因在体细胞克隆牛组织中的表达未发现异常。由于FGFR1在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所以FGFR1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造成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 李世杰 李冬杰 杜卫华 樊宝良 戴蕴平 李宁关键词:体细胞克隆 成纤维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单卵RT-PCR方法的优化和对牛卵母细胞中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004年 到目前为止 ,虽然许多动物如羊、牛、猪、鼠、兔、马、骡等均已克隆成功 ,但克隆技术普遍存在着克隆效率低、流产率高、畸胎、巨胎和死亡率高等问题 .为了较全面地探索其基因方面的原因 ,需要对大量的候选基因进行分析 .而利用传统的RT PCR方法从单个卵母细胞或胚胎中获得的RNA量不足以分析大量的基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并优化了一套全新的扩增细胞中整体cDNA的方法 ,使微量材料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分析成为现实 .通过该方法研究了与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IL6、IFτ、CX4 3、PSMC3、oct4和DNMT1在牛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IL6、IFτ和CX4 3的表达与前人报告的结果相同 ,而DNMT1和PSMC3在牛卵母细胞中表达情况此前未见报道 . 李彦欣 李世杰 赵定胜 赵春江 杜卫华 戴蕴平 李宁关键词:发育相关 基因表达 染色质修饰基因在新生死亡克隆牛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体细胞克隆的效率非常低,只有低于4%的重组胚胎可以发育成个体,而且许多的克隆动物在出生后不久死亡并表现出组织器官的发育异常.为了探讨造成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可能分子机理,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4个对染色质进行修饰的基因(DNMT1,PCAF,MeCP2,EED)在分别来自两种供体细胞(成年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出生死亡克隆牛的6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的表达.结果发现,DNMT1在两种供体细胞的克隆牛心脏(P<0.05)、肝脏(P<0.05)和大脑(P<0.01)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牛;PCAF则在心脏(P<0.01)和肝脏(P<0.05)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牛,而在成年成纤维供体细胞克隆牛的脾脏(P<0.05)中显著降低;MeCP2和EED基因在体细胞克隆牛中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牛中无显著差异.由于DNMT1和PCAF基因在DNA的甲基化以及组蛋白的乙酰化中起重要作用,其正常表达为供体核后成修饰的精确重编程所必须,所以DNMT1和PCAF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造成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 李世杰 连正兴 李冬杰 于舒洋 张磊 戴蕴平 李荣 费菁 李宁关键词:体细胞克隆 基因表达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牛 被引量:32 2003年 通过电穿孔的方法,将含有新霉素抗性(Neor)基因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双标记选择载体导入胎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获得了转基因细胞株.以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了牛的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胎424枚,其中208枚体外发育至囊胚,囊胚发育率为49.1%.选择第7天转基因囊胚17枚移入17头同期发情的受体牛子宫角内,共有5头受体牛妊娠,妊娠率为29.4%.经过正常的体内发育,有3头转基因克隆牛出生,产犊率为17.6%.PCR和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3头转基因克隆牛的基因组中都整合有外源目标基因.并且,绿色荧光蛋白在转基因克隆牛的耳部皮肤组织以及从耳部皮肤组织分离出的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上述结果显示,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有效生产转基因牛;所构建的双标记选择载体可以有效筛选出转基因细胞和转基因克隆胚胎,应用于转基因克隆动物的生产,确保所培育的克隆动物均为转基因动物. 龚国春 戴蕴平 樊宝良 朱化彬 王莉莉 王海平 汤波 刘颖 李荣 万荣 黄银花 李宁关键词:体细胞 核移植 转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DNA methylation status of H19 and Xist genes in lungs of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bovines 被引量:9 2008年 In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technologies,the donor cell’s nuclei need to be epigenetically reprogrammed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e incomplete reprogramming of donor cell nuclei has been implicated as a primary reason for the low efficiency of SCNT. DNA methylation is a major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he genome that regulates crucial aspects of genome function,including estab-lishment of genomic imprinting. In order to make sure whether the DNA methylation reprogramming is efficient in SCNT animals,we analyzed the DNA methylation status of two imprinting genes,H19 and Xist,in lungs of deceased SCNT bovines that died within 48 h of birth using bisulfite sequencing analysis.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cloned bovines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DNA methylation of H19 than controls (P<0.05),and three tested CpGs sites (1,2,3) exhibited unmethylation in one cloned bovine (9C3); however,Xist showed similar DNA methylation levels between clones and con-trols,and both showed hypermethylation (96.11% and 86.67%). CHEN Jie LI DongJie LIU YanQin ZHANG Cui DAI YunPing LI ShiJie LI Ning关键词:DNA甲基化 表观重编程与体细胞克隆动物异常 被引量:2 2008年 从表观重编程的两大主要机制(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入手,对体细胞克隆动物的表观重编程异常展开了综述。 陈洁 李冬杰 贾慧 李世杰关键词: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化学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的小鼠体细胞核移植 被引量:2 2006年 卵母细胞的化学去核是采用干扰染色体分离或纺锤体正常功能的化学试剂,使其所有染色质通过纺锤丝牢固结合,并借助极体排出的惯性将所有染色质全部带出胞外,达到去核目的。目前以化学去核处理的MⅡ期卵母细胞为受体,已获得克隆小鼠。然而,第一次减数分裂期的小鼠卵母细胞经化学去核后,进行核移植还未见报道。与传统的机械去核相比,该方法对卵母细胞无机械损伤,完全是极体的自然排放;同时细胞质及其中核重编程相关因子损失量小;而且高效、省时,程序简单,所得的卵胞质或许更适合于供体细胞核的重编程。剪取超排小鼠的卵巢,以注射器刺破有腔卵泡后获得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复合体,进行体外成熟培养。成熟培养5 h后去除卵丘细胞,挑选生发泡破裂的细胞顺序移入含脱羰秋水仙碱(DC,0.4μg/mL,2 h)和DC(0.4μg/L)+放线菌酮(CHX,50μg/mL)的M16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直到第一极体排出。去核卵胞质与胎儿成纤维细胞用植物凝集素(PHA,200μg/mL)粘合后,转入电击槽;施加1个5 V/mm、3μs交流电脉冲和2个92 V/mm、70μs直流电脉冲进行电融合。3 h后,以SrCl2激活6h,于四孔培养皿中制作的“孔中孔”(well of well)体外培养重构胚。试验重复3次,共计698个卵母细胞,获得的重构胚融合率和激活率分别为84.8%和93.6%;胚胎2-细胞发育率为24.7%,4-细胞率为6.74%;2-细胞期克隆胚移植假孕受体后,没有获得怀孕受体。试验分别以“血清饥饿”胎儿成纤维细胞、新鲜细胞和冷冻保存细胞为供体作核移植,结果表明,冷冻保存细胞的融合率(69.3%)与其余两组(80.6%和84.8%)呈显著差异(P<0.05);激活率、2-细胞和4-细胞发育率,则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将化学去核与无透明带技术相结合,完全丢弃了传统核移植的显微操作及其繁琐程序,属手工克隆,它的成功将会大大简化核移植程序,同时提高了 杜卫华 李世杰 郑敏 戴蕴平 李宁关键词:体细胞核移植 小鼠原核胚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原核胚是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所必需的主要材料 ,其冷冻保存使操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 ,冷冻保存还可以避免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发育阻断期。方法 在室温 (2 0℃或 2 5℃ )条件下 ,以乙二醇、DMSO为主体抗冻保护剂配制成的玻璃化溶液 (EFS、EDT、EDFS) ,不借助冷冻仪 ,对小鼠原核胚进行一步法和二步法玻璃化冷冻保存。结果 2 0℃室温条件下 ,用EDFS4 0平衡 1min一步法冷冻解冻后的原核胚 ,经培养后囊胚发育率最高仅为 4 7% ,与新鲜原核体外培养的对照组 (75 % )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当原核在 10 %E +10 %D溶液中预处理 5min ,移入EDFS30中平衡 30s二步法冷冻保存 ,解冻后的囊胚发育率达 6 8%。而室温升至 2 5℃ ,二步法冷冻保存后原核胚的囊胚发育率高达 77%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用最佳冷冻组的原核胚或解冻后培养到囊胚移植给受体母鼠均获得产仔。结论 本研究对小鼠原核胚实施玻璃化冷冻保存 ,经体外培养和移植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朱士恩 权国波 吴通义 周崇 曾申明 张忠诚关键词:小鼠 原核胚 玻璃化冷冻保存 体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