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13240)

作品数:7 被引量:189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松林田永胜徐田军刘云国季相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牙鲆
  • 3篇养殖
  • 3篇抗病力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养殖群体
  • 2篇主要组织相容...
  • 2篇主要组织相容...
  • 2篇组织相容性
  • 2篇组织相容性复...
  • 2篇微卫星
  • 2篇微卫星标记
  • 2篇抗病
  • 2篇复合体
  • 1篇序列多态性
  • 1篇选育
  • 1篇牙鲆养殖
  • 1篇杂交
  • 1篇杂交优势
  • 1篇生长率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黄海水产研究...

作者

  • 7篇陈松林
  • 3篇田永胜
  • 2篇刘云国
  • 2篇徐田军
  • 1篇于过才
  • 1篇张玉喜
  • 1篇刘本伟
  • 1篇邵长伟
  • 1篇廖小林
  • 1篇李八方
  • 1篇邓寒
  • 1篇季相山
  • 1篇徐建勇
  • 1篇毕金贞
  • 1篇王磊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24
2009年
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用5个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来自3个不同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牙鲆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个牙鲆群体平均等位基因在4.8~5.6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0)在0.3917~0.564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5981~0.6264之间。有多个位点在不同的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中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近,韩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远。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内遗传变异与群体间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92.44%和7.56%,固定系数(Fst)为0.0752(P<0.001),表明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分化显著。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关键词:牙鲆养殖群体微卫星标记
牙鲆抗病群体和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和抗病性能初步测定被引量:83
2008年
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感染途径筛选出抗鳗弧菌病牙鲆鱼种,将其培育成亲鱼94尾,建立了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引进了牙鲆日本群体;以上述2个群体以及黄海中捕捞的黄海群体为基础群体,通过不同组合的交配,建立了63个牙鲆家系,其中半同胞家系54个,全同胞家系9个。生长比较实验表明这63个家系的生长速度存在着明显差异,从中筛选出生长快速的家系4个(家系36,42,43和57),生长较快的家系9个(家系27、28、35、39、41、51、60、65和76),生长慢的家系1个(75号家系)。通过对59个家系的抗病能力测定表明,不同家系在抗鳗弧菌感染的能力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从中鉴定出抗病力强的家系3个(家系50,61和68号),其在鳗弧菌感染后的成活率高达60%以上;抗病力比较强的家系17个,其成活率为39%~60%;抗病力一般的家系33个,其成活率为17%~39%之间;抗病力差的家系6个,其成活率在17%以下。这些牙鲆家系的建立为牙鲆抗病、高产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陈松林田永胜徐田军邓寒刘寿堂刘本伟季相山于过才
关键词:牙鲆家系选育生长率抗病力
牙鲆抗鳗弧菌病AFLP分子标记筛选被引量:26
2007年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感病群体和抗病群体通过注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获得。利用61对AFLP引物组合扫描了牙鲆感病群体和抗病群体各20个个体,结果共扩增出3 200条带,8条AFLP带在2个群体中显示了极大的差异(P<0.01),其中有2条带是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高显性基因频率的标记,另外6条带是在感病群体中出现的高显性基因频率的标记。这些标记很可能是与抗病性相关的候选标记。这些抗病性候选标记的获得为实现牙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基因克隆奠定了一定基础。[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55-159]
刘云国陈松林LIU Zhan-jiang
关键词:牙鲆鳗弧菌AFLP标记
牙鲆MHC class Ⅱ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体抗病力关系的分析被引量:59
2006年
用fmhcN1和fmhcC1引物分别从42尾感病个体和42尾抗病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8/280 bp。在268/28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32个(11.4%)核苷酸位点是多态的。在其编码的61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3个位点是多态的,其中有6个位点发生在多肽结合位点上。对核苷酸替代的类型及位点进行分析,发现非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的比值(dN/dS)(0.523)远远小于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的比值(dN/dS)(23.091),表明氨基酸替换集中出现在exon2多肽结合位点上。分析84个个体的411个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发现有13个不同的MHC classⅡB等位基因,并且分别编码13个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大部分等位基因如a,b,c,d,e,f,j,k,i,m是两个群体共有的,等位基因d在感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23.80%)显著高于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7.14%)。而等位基因g和h只出现在13个抗病个体中,其频率分别为21.4%和9.52%;等位基因l只出现在感病群体中,其频率为19.05%。
张玉喜陈松林
关键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病力牙鲆
双列杂交分析比较两个养殖群体杂交牙鲆抗病力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两个养殖群体:日本群体(J)和中国抗病选育群体(C)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J(♀)×J(♂)、J(♀)×C(♂)和C(♀)×J(♂)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针对受精率、孵化率、白化率和存活率4个性状进行了组合间的比较,计算了各项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对组间各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在受精率、孵化率及存活率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C(♀)×J(♂)后代在孵化率和存活率两个性状上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3.99%和31.37%。对4个性状的表型相关分析表明,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657,受精率和存活率相关系数为0.432,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分析结果认为,两个不同群体间的种内杂交是牙鲆优良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
徐田军王磊王磊陈松林
关键词:牙鲆杂交优势抗病力
牙鲆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应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牙鲆一个养殖群体的3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比其他标记具有更高的多态性,10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4~10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23~5.82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6960,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的平均值为0.1774。
刘云国陈松林李八方
关键词:牙鲆养殖群体微卫星标记
野生抗病牙鲆MHC II B内含子1和外显子2序列多态性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MHC II B基因内含子1和外显子2直接测序的方法,从83个抗病牙鲆个体中共得到了85个等位基因,其中76个为新发现的等位基因。在扩增得到的263bp的外显子2中,共发现了60个多态性位点,其中33个是新发现的。不同的等位基因均以较低的频率出现,基因频率范围从0.006到0.069,基因型频率范围从0.012到0.169。通过序列分析,共发现了6种内含子1,其中4种是新发现的。内含子1中均包含了一个12bp的重复单元,其3'端含有一个富含CT/GT的区域。牙鲆MHC II B基因的高多态型和低频率揭示了牙鲆群体MHC基因资源的丰富性,为选择育种提供了可能。
徐建勇陈松林毕金贞
关键词:牙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