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C33047)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欧志敏杨根生郭钫元林德君王鸿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乙酯
  • 1篇生物转化法
  • 1篇培养基组成
  • 1篇羟基
  • 1篇羟基苯
  • 1篇羰基还原酶
  • 1篇固定化
  • 1篇SACCHA...
  • 1篇SACCHA...
  • 1篇CEREVI...
  • 1篇丙酸乙酯
  • 1篇产生菌

机构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杨根生
  • 2篇欧志敏
  • 1篇郭钫元
  • 1篇王鸿
  • 1篇林德君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固定化CGMCC No.2266生物转化法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被引量:1
2009年
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CGMCC No.2266不对称还原β-羰基苯丙酸乙酯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将干重为430 mg的100 ml菌液50℃预热处理30 min,以2%海藻酸钠固定化得到的直径为2 mm的固定化细胞增殖培养72 h,在300 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转化17.2 mmol.L-1β-羰基苯丙酸乙酯,摩尔产率和对映体过剩值可以分别达到92.2%和100%。固定化细胞可以较好地重复利用于转化反应10次。产率随底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分批加入底物可以降低底物浓度过高对反应过程的抑制。
欧志敏杨根生郭钫元
响应面法优化高选择性羰基还原酶产生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5的培养基组成
2008年
借助于SAS软件,采用部分因子实验设计(FFD)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能够产生高选择性羰基还原酶的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5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部分因子实验设计结果表明葡萄糖、硫酸铵、硫酸镁及磷酸氢二钾为影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5产生高选择性羰基还原酶的四个显著性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9.7 g/L,酵母粉3 g/L,硫酸铵4.784 g/L,无水硫酸镁0.267 2 g/L,K2HPO4.3H2O 1.026 g/L,KH2PO41g/L.在优化的培养基条件下,羰基还原酶活力最高可达1 498.2 U/g.
欧志敏杨根生王鸿林德君
关键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