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607)

作品数:15 被引量:143H指数:8
相关作者:毕阳薛华丽张燕王友升陈玉娟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毒素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4篇指纹图谱分析
  • 4篇谱分析
  • 3篇真菌
  • 3篇果实
  • 3篇RDNA_I...
  • 3篇采后
  • 2篇毒性
  • 2篇真菌毒素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曲霉
  • 2篇镰刀
  • 2篇镰刀菌
  • 2篇花色
  • 2篇花色苷
  • 2篇基因
  • 2篇棒曲霉

机构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5篇薛华丽
  • 5篇毕阳
  • 4篇王友升
  • 4篇张燕
  • 3篇许玲
  • 3篇王毅
  • 3篇陈玉娟
  • 2篇郑小林
  • 2篇蒲陆梅
  • 2篇李佩艳
  • 2篇王奕文
  • 2篇赵莹
  • 2篇李永才
  • 2篇唐亚梅
  • 2篇张婧
  • 2篇宗元元
  • 2篇何欣萌
  • 2篇孟祥红
  • 2篇张成花
  • 1篇刘丽影

传媒

  • 9篇食品科学
  • 2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禾谷镰刀菌蓝光受体基因参与生长发育、次生代谢及致病性
禾谷镰刀菌是禾本科作物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能侵染大麦、小麦、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引起穗腐病等植物病害。同时,能够产生单端孢霉烯毒素(DON),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本实验室于2013年首次发现禾谷镰刀菌第6世系Fusa...
黄丽曲耀张成花朱品宽许玲
文献传递
5株桃、李果实采后褐腐病菌鉴定、rDNA ITS序列与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桃、李果实中分离到5株丝状病原真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以及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和95种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5株病原真菌均为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其中091#和089#菌与Monilinia fructicola(FJ515894)的亲缘关系较近。5株褐腐病菌对D-果糖、麦芽糖、蔗糖等共56种碳源的代谢能力相同,包括51种最适碳源和5种不可利用碳源,其中Monilinia fructicola 091#与089#的代谢指纹图谱最接近,而Monilinia fructicola 086#、071#、072#的代谢指纹图谱最接近。因此利用rDNA ITS序列和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均可区分桃、李果实5株褐腐病菌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且两种方法具有可比性。
王友升张燕陈玉娟
关键词:桃果实褐腐病菌RDNAITS序列分析
灰霉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参与其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
灰霉菌(Botryas cinerea)是一种典型的坏死营养型病原真菌,能够引起200多种植物产生灰霉病,已成为仅次于稻瘟病菌的重要植物病害防治病原真菌,世界范围内每年由灰霉病害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00亿美元。课题...
张成花何一凡李勤朱品宽王奕文许玲
文献传递
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杧果(Mangifera indicaL.)‘Zill’果实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min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d,再移至常温25℃贮藏4d,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维持了较高果肉亮度值(L*),可溶性固形物(SSC)、游离脯氨酸和柠檬酸含量。说明草酸处理可提高质膜稳定性,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以及维持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加采后果实的抗冷性,缓解果实冷害症状。
薛锡佳李佩艳宋夏钦沈玫郑小林
关键词:果实草酸低温胁迫冷害
低质量浓度T-2处理对马铃薯块茎苯丙烷代谢活性的诱导被引量:5
2015年
由镰刀菌引起的干腐病是导致甘肃省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以‘陇薯3号’马铃薯为试材,用1μg/mL T-2处理马铃薯块茎切片,观察T-2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切片损伤接种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后,其对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以及块茎切片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有效降低了块茎切片损伤接种Fusarium sulphureum的病斑直径,提高了切片苯丙氨酸解氨酶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的活性,促进了木质素、总酚、类黄酮及花青素的积累。由此表明,低质量浓度T-2处理可通过诱导马铃薯的苯丙烷代谢增强块茎对干腐病的抗性。
赵莹薛华丽毕阳唐亚梅沈科萍
关键词:马铃薯T-2毒素诱导抗性
草酸钾处理对‘华特’毛花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毛花猕猴桃‘华特’(Actinidia erianth aBenth‘Walter’)果实采后经50和75mmol·L-1草酸钾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贮藏15d比对照分别降低6.7%和10%,贮藏中后期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草酸钾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前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推迟了呼吸跃变,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木聚糖酶(Xyl)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这些生理效应与草酸钾处理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进程密切相关。
李佩艳周刚周巧丽赵静郑小林
关键词:毛花猕猴桃果实草酸钾水解酶
柿果黑腐病发病情况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2010年8月—2012年10月对上海市售的产自广西桂林、江苏东台、广东、山西和浙江杭州的柿子进行调查,发现所有产地的柿子均存在"果肉颗粒状黑腐"或"果顶黑腐"的症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果肉黑腐颗粒严重木栓化,部分颗粒有大量菌丝,果顶黑腐组织中均含有大量菌丝。对病害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结果显示各个批次柿子果肉中的黑腐颗粒均可分离出枝孢属真菌,检出率达41.27%,应是引起果肉颗粒状黑腐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柯赫氏法则对果顶黑腐组织中分离到的真菌进行有伤接种鉴定致病性,得到一株致病性最强的病原真菌,应用形态学和真菌rDNA ITS序列分析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为引起柿子果顶黑腐病的重要原因。
肖欢王奕文吴玲清刘丽影许玲
关键词:柿子黑腐病
1株树莓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的rDNA ITS序列及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为增强对树莓果实采后病害防治的针对性,从采后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的"泼鲁德"树莓果实中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07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为桃吉尔霉(Gilbertellapersicaria)。通过Biolog FF Micro Plate分析桃吉尔霉对95种碳源的代谢指纹图谱,发现培养168 h时其最适碳源有蔗糖、D-核糖、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醛酸、γ-氨基丁酸、D-苹果酸,癸二酸、琥珀酰胺酸、D-山梨醇、木糖醇、N-乙酰-D-半乳糖胺、L-天冬氨酸、L-丙氨酸、L-谷氨酸等64种,而不可利用碳源主要有N-乙酰-D-葡萄糖胺、N-乙酰-β-D-甘露糖胺、核糖醇、D-阿拉伯糖醇、D-纤维二糖、环式糊精、D-果糖、L-海藻糖、D-半乳糖、D-半乳糖醛酸、龙胆二糖、葡糖醛酰胺、m-肌醇、麦芽糖、β-甲基-D-半乳糖苷、D-阿洛酮糖等19种。
王友升张燕何欣萌陈玉娟
关键词:采后病害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水溶液中棒曲霉素的降解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和不同催化剂存在时对水溶液中棒曲霉素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当直流电压为600 V,电流范围为145~155 mA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可在40 min内有效降解水溶液中的棒曲霉素。在pH4.0时降解棒曲霉素效率更高,Fe^(2+)、H_2O_2对降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可提高棒曲霉素的降解速率,而纳米ZnO却减小了棒曲霉素的降解速率。
孙艳蒲陆梅龙海涛张慧秀薛华丽毕阳
关键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棒曲霉素降解
果蔬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6年
果蔬在生长、贮存、运输及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染而发生腐烂,腐烂果蔬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果蔬积累大量的真菌毒素。真菌毒素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或动物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本文就果蔬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产毒菌株、侵染途径、产毒条件、毒性作用、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旨在为果蔬中真菌毒素的控制提供参考。
薛华丽毕阳宗元元蒲陆梅王毅李永才
关键词:真菌毒素果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