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580)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颉张玉芬陈莹莹孙剑锋霍莉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保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苦菜
  • 3篇超声提取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得率
  • 2篇多酚
  • 2篇尼古丁
  • 2篇总黄酮
  • 2篇响应面
  • 2篇小鼠
  • 2篇黄酮
  • 2篇白质
  • 1篇胆碱
  • 1篇胆碱含量
  • 1篇蛋白质提取
  • 1篇递质
  • 1篇冻干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机构

  • 10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作者

  • 9篇王颉
  • 5篇张玉芬
  • 4篇孙剑锋
  • 4篇陈莹莹
  • 3篇霍莉
  • 2篇赵文
  • 2篇郑乾魏
  • 1篇陈萍
  • 1篇锁然
  • 1篇宋双居
  • 1篇王志
  • 1篇彭松
  • 1篇吴秋华
  • 1篇王珺瑫
  • 1篇王春
  • 1篇胡晓洁
  • 1篇韩丽萍
  • 1篇李宁

传媒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利多卡因为探针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含量被引量:7
2011年
实验发现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利多卡因能增强血清白蛋白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据此,建立了以利多卡因为探针,利用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试剂的加入顺序、pH值、SDBS和利多卡因的浓度以及共存干扰物等因素对共振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测定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45.0和0.5~30.0 mg.L-1。该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含量的分析,获得了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五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9%~5.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0%~103%之间。该方法使用常规荧光仪和常用化学试剂即可测定,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为0.14 mg.L-1)。对新鲜的人血清样品可以直接进行分析,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本方法为人血清样品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途径。
王珺瑫宋双居吴秋华王春王志
关键词:BSAHSA共振光散射利多卡因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真空冷冻干燥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首次研究了真空冷冻干燥中华苦荬菜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我国野生中华苦荬菜资源的利用提供一些依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浓度A、超声时间B和料液C比3个因素,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乙醇浓度为45%,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为1:20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最高,为3.62%。所得回归方程为Y=3.61+0.12A+0.26B+0.18C+0.037AB+0.11AC+0.21B C-0.61A2-0.4B2-0.4C2.
石同同陈莹莹王颉孙剑锋张玉芬郑乾魏
关键词:总黄酮超声提取响应面
苦菜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及其生理活性测定被引量:7
2016年
苦菜不同部位(根、花、茎、叶)及苦菜全草用70%的乙醇溶剂超声辅助提取30 min,测定苦菜不同部位酚酸、黄酮、多糖和皂苷等营养成分含量,并用自由基清除法检测各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及考察提取物对尼古丁急性中毒小鼠血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菜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差别明显,多糖、皂苷含量为根>叶>花>茎;黄酮、酚酸含量为叶>花>茎>根;苦菜各部位提取液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叶>花>茎>根,可以推断苦菜抗氧化性与黄酮、酚酸含量有关;而对尼古丁急性中毒小鼠血清乙酰胆碱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霍莉锁然李宁王颉
关键词:苦菜营养成分生理活性
苦菜不同部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运用凯氏定氮法和改进的采用2,4-二硝基氯苯(CDNB)为衍生剂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分析了苦菜不同部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方法简单、稳定、准确度高。并测定不同部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别,含量顺序皆为叶>花>茎>根,且测定出苦菜的叶和花含有一定量的牛磺酸,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苦菜不同部位功用提供理论依据。
霍莉陈萍彭松胡晓洁王颉
关键词:苦菜蛋白质氨基酸
中华苦荬菜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及不同干燥方法对其得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对50℃烘干的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化合物进行了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探讨了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对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得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g/mL),超声时间60min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34%。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分别对真空冷冻干燥、红外干燥、自然阴干、烘干及自然晒干的中华苦荬菜进行提取并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最真空冷冻干燥的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得率高,为3.75%,而晒干的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得率最低,为0.74%,干燥效果依次为冻干>红外干燥>阴干>烘干>晒干。
石同同韩丽萍陈莹莹王颉孙剑锋赵雪聪张玉芬
关键词:总黄酮超声提取
苦菜对尼古丁中毒小鼠血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探讨苦菜对尼古丁中毒小鼠血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通过观察小鼠中毒症状选择尼古丁溶液皮下注射剂量,测定灌胃后不同时间尼古丁中毒小鼠血清乙酰胆碱含量,确定取血时间,以灌胃后小鼠血清乙酰胆碱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部位及不同处理的苦菜样品对尼古丁中毒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鼠皮下注射尼古丁溶液较适宜的剂量为6mg/kg;尼古丁中毒小鼠灌胃苦菜汁45min时血清乙酰胆碱含量降低11%,与尼古丁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选择45min为灌胃后取血时间;尼古丁中毒小鼠灌胃苦菜根汁或叶汁45min时血清乙酰胆碱含量分别降低14%、17%,与尼古丁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尼古丁中毒小鼠灌胃干苦菜提取物或鲜苦菜提取物45min时血清乙酰胆碱含量分别降低13%、16%,与尼古丁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果表明,苦菜对尼古丁中毒小鼠出现的血清乙酰胆碱含量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小鼠尼古丁急性中毒所产生的烟碱样症状,且有效成分存在于苦菜全株各部分,有效成分可用60%乙醇溶液提取。
张玉芬赵文韩丽萍王颉石同同
关键词:苦菜尼古丁乙酰胆碱
超声耦合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中华苦荬菜多酚工艺研究
2014年
对50℃烘干的中华苦荬菜多酚进行了超声耦合丙醇-硫酸铵双水相系统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A丙醇浓度、B超声时间和C料液比三个因素,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A丙醇浓度、B超声时间、C料液比均对多酚得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中华苦荬菜多酚提取的最佳方案为丙醇浓度6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20,在此工艺条件下,中华苦荬菜多酚得率的预测值为1.71%。所得回归方程为Y=1.71+0.12A+0.10B+0.052C+0.030AB+0.037AC+0.0130BC-0.14A2-0.13B2-0.12C2。
石同同陈莹莹王颉孙剑锋张玉芬
关键词:多酚超声双水相
苦菜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盐溶、超声、酸热综合方法提取苦菜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查了料液比、加盐量、p H、絮凝温度等4个因素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加盐量>p H>料液比>絮凝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盐量1.0%,p H 3.0,料液比1∶25 g/L,絮凝温度65℃。在此条件下,苦菜叶蛋白的提取率可达49.36%。
霍莉王颉
关键词:苦菜蛋白质
超声波辅助提取中华苦荬菜多酚工艺优化及不同干燥方式对其得率的影响
2013年
文中对50℃烘干的中华苦荬菜多酚进行了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乙醇浓度(A)、超声时间(B)和料液比(C)3个因素,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中华苦荬菜多酚得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料液比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20(g∶mL)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1.84%。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分别对真空冷冻干燥、红外干燥、自然阴干、烘干及自然晒干的中华苦荬菜进行提取并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中华苦荬菜多酚得率高,为3.22%,自然晒干的中华苦荬菜多酚得率低,为1.23%,干燥效果依次为冻干>红外干燥>烘干>阴干>晒干。所得回归方程为Y=1.87+0.18A+0.056B+0.071C+0.067AB-0.013AC+0.030BC-0.36A2-0.057B2-0.18C2。
石同同陈莹莹王颉孙剑锋郑乾魏
关键词:多酚超声提取响应面
苦菜对小鼠尼古丁戒断症状和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苦菜[Ieris chinxensis(Thunb.)Nakai,又称为中华苦荬菜、山苦菜],是菊科苦荬菜属植物[1]。在我国多地区广泛分布,野生资源丰富。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2-4]。苦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性寒味苦,全草可入药,民间常作为野菜食用,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还有抗烟碱、抗氧化、抗病毒、抗白血病及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等作用[5-6]。
张玉芬赵文王颉
关键词:苦菜尼古丁戒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