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RS4037)
- 作品数:6 被引量:144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桂莲肖应辉陈立云张顺堂唐文帮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花药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了探明水稻花药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适应机理,以耐热水稻品系996和热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9:00-17:00,37℃;17:00-9:00,30℃)和适温处理(9:00-17:00,30℃;17:00~9:00,25℃),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蛋白、维生素C含量、膜透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使水稻花药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热稳定蛋白含量上升;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中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高温胁迫下增幅大于耐热品系996;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GA3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上升,耐热品系996花药中GA3、IAA含量降低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系4628,ABA含量增加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系4628。
- 张桂莲张顺堂萧浪涛武小金肖应辉陈立云
- 关键词:水稻花药高温胁迫生理响应
- 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生理特性及花粉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3年
- 为探明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的影响机制,以耐热水稻品系996和热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8:00~17:00,37℃;17:00~次日8:00,30℃)和适温处理(8:00~17:00,30℃;17:00~次日8:00,25℃),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抗氧化酶活性、膜透性、MDA含量及花粉性状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SOD、POD、CAT、AsA-POD活性在高温胁迫初期均明显增加,尔后快速下降,耐热品系996的4种酶活性增幅大于热敏感品系4628的;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中MDA含量和膜透性在高温胁迫下增幅大于耐热性品系996;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径增大。但耐热品系996的前3项参数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的。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保持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好的花粉散落特性和花粉萌发特性及较低的膜透性和MDA含量,是品种耐高温的生理基础。
- 张桂莲张顺堂肖浪涛武小金肖应辉陈立云
- 关键词:水稻花药生理特性
- 不同干燥方式对陆两优996种子活力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2013年
- 以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陆两优996种子活力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中,以恒温烘箱烘干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最高;其次为竹席晒干、室温晾干;水泥坪晒干的最低;稻米品质以竹席晒干方法、室温晾干、恒温烘箱烘干方法具有较高的整精米率,较低的垩白度。
- 张桂莲廖斌肖应辉陈立云
- 关键词:陆两优996种子活力稻米品质
- 稻米垩白性状对高温耐性的QTL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与稻米外观品质高温耐性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稻米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耐热水稻品系996和热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垩白粒率耐热指数、垩白大小耐热指数和垩白度耐热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水稻垩白性状的高温耐性QTL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两年共检测到垩白性状高温耐性QTL 24个,包括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 8个,垩白大小高温耐性QTL 12个,垩白度高温耐性QTL 4个。其中,第6染色体上的2个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和第7染色体上的2个垩白度高温耐性QTL在两年中重复检测到,且这2个稳定表达的垩白度位点与2015年检测到的第7染色体上的垩白粒率位点重合。另外,发现有4个QTL一因多效,同时影响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及垩白度。【结论】控制垩白粒率耐热指数的q HTCGR6.1和控制垩白度耐热指数的q HTCD7.1是新的QTL。
- 张桂莲廖斌唐文帮陈立云肖应辉
- 关键词:稻米垩白性状高温耐性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 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6
- 2013年
- 【目的】研究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阐明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理及其时段效应。【方法】选用耐热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系,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试验,研究抽穗结实期高温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含量、RVA特征谱、Mg/K及籽粒的淀粉粒结构的影响。【结果】抽穗结实期高温使两品系稻米长宽比变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淀粉RVA谱特征值崩解值降低,冷胶粘度、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升高,峰值时间延长,Mg、K含量增加,Mg/K比值降低;淀粉粒扫描电镜显示,高温条件下,淀粉粒间结合较为疏松,籽粒内大多以单个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折光率下降,胚乳透明度降低,导致垩白形成。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热品系996稻米品质受高温影响低于热敏感品系4628。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稻米品质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以始穗后8—14 d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其次为始穗后15—21 d、1—7 d、始穗后22—28 d影响较小。【结论】始穗后8—21 d是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的关键时期,对稻米品质形成具有决定作用,而结实后期(始穗22 d后)环境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弱。
- 张桂莲张顺堂王力肖应辉唐文帮陈光辉陈立云
- 关键词:水稻抽穗结实期高温稻米品质
- 抽穗开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花粉粒及柱头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9
- 2014年
- 以6个耐热性差异较大的水稻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996(热钝感)和4628(热敏感)为材料,于抽穗开花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耐热性不同水稻株系花药抗氧化酶活性、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热稳定蛋白含量、花粉粒及柱头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花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高温株系花药的SOD、POD及CAT活性显著高于热敏感株系。与热敏感株系相比,高温下耐高温株系花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高温下耐高温株系的花药开裂系数、柱头上花粉粒数、花粉活力和柱头活力显著高于热敏感株系。这表明,杂交后代可能遗传了亲本996的一些耐热性状。因此,花药抗氧化酶活性、膜透性、热稳定蛋白含量和花粉活力均可作为水稻耐热性鉴定指标。
- 张桂莲张顺堂肖浪涛唐文帮肖应辉陈立云
- 关键词:抽穗开花期高温胁迫花器官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