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278)

作品数:14 被引量:311H指数:11
相关作者:熊璐余卓平冯源杨鹏飞刘飞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汽车
  • 6篇电动
  • 6篇电动汽车
  • 4篇稳定性
  • 4篇车辆
  • 3篇电机
  • 3篇制动
  • 3篇控制策略
  • 3篇分布式
  • 2篇制动系
  • 2篇制动系统
  • 2篇质心
  • 2篇质心侧偏角
  • 2篇稳定性控制
  • 2篇稳定性判据
  • 2篇复合制动
  • 2篇复合制动系统
  • 2篇侧偏
  • 2篇侧偏角
  • 2篇车辆行驶

机构

  • 13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汽车集团...

作者

  • 13篇熊璐
  • 10篇余卓平
  • 6篇冯源
  • 3篇杨鹏飞
  • 2篇王阳
  • 2篇邬肖鹏
  • 2篇刘飞
  • 1篇张武学
  • 1篇余萌里
  • 1篇钱超
  • 1篇刘军
  • 1篇曲彤
  • 1篇张康

传媒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汽车技术
  • 2篇汽车工程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17
2015年
从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策略和制动动力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复合制动系统的3种结构型式(油门踏板型、未解耦型和解耦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是未来复合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并且总结了正常制动和紧急制动2种工况下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动态协调控制方法,最后提出复合制动对于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熊璐钱超余卓平
关键词: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动态协调控制
极限工况下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判据被引量:20
2015年
极限工况下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判据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基础,决定了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介入的时机。选取横摆角速度法、侧向加速度法、独立转向梯度法、转向半径法四种基于线性2自由度车辆模型的稳定性判据。选取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速度相平面分析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提出改进的五参数菱形法确定车辆状态稳定区域,以此作为基于非线性车辆模型的稳定性判据。以轮胎力法为基准判据,针对各判据介入的时效性,设计稳定性判据对比方法,在建立的Carsim&Matlab/Simulink车辆联合仿真平台上,通过多种工况对各稳定性判据进行验证及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判据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判定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横摆角速度法、转向半径法和五参数菱形法的准确性较高,且之间存在互补性。
熊璐曲彤冯源邓律华
关键词:稳定性判据
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机/液压系统联合控制策略被引量:13
2013年
针对四轮轮毂驱动电动汽车,以改善车辆稳定性为目标,设计了轮毂电机与液压制动系统联合控制策略。控制器采用分层控制结构,上层应用滑模变结构理论求取广义力,下层采用二次规划法进行转矩优化分配,同时考虑执行器的位置与速度约束。通过CARSIM软件与MATLAB软件的联合仿真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无控制或仅有电机控制的车辆都无法完成仿真工况,而电机系统与液压系统联合的控制策略则可以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杨鹏飞熊璐余卓平
关键词: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执行器
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行驶稳定性判定方法被引量:21
2014年
文中基于相平面分析方法研究车辆行驶稳定性,根据相图变化规律确定车辆稳定性判定方法.首先,利用实车试验数据建立了非线性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并以此建立了β-β·相图作为判定稳定性的依据;然后,分析了现有相图稳定区域划分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的五特征值菱形稳定区域划分方法,根据相图的变化规律选用了随平衡点移动的菱形区域作为稳定区域;通过大量仿真建立了全工况下稳定区域的特征值的查表数据库,分析了特征值及稳定区域的变化规律;最后,将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稳定性判定结果作为稳定性算法介入控制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判定方法可以为稳定性算法提供准确的依据,提高车辆稳定性.
刘飞熊璐邓律华冯源邬肖鹏
关键词:车辆工程稳定性判据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操纵性改善控制策略设计被引量:12
2014年
根据分布式电动汽车各轮驱动/制动转矩独立精确可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善车辆操纵性能的控制策略.根据不同车速下理想的助力特性曲线设计了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以改善转向轻便性,根据优化的横摆角速度参考模型设计了转矩矢量分配控制策略以改善操纵灵敏性,最后利用纵向力分配算法将两者结合形成差动助力转向/转矩矢量分配联合控制策略.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操纵性改善控制策略在保证驾驶员路感信息的前提下明显减小了转向盘转矩,减小了转向盘转角,降低了驾驶员操纵负担.明显提高了整车横摆角速度响应,有效地抑制了车辆的加速不足转向特性,显著地改善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操纵性能.
余卓平刘军熊璐冯源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发展现状综述被引量:164
2013年
回顾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问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将驱动电动机直接安装在驱动轮内或驱动轮附近,具有驱动传动链短、传动高效、结构紧凑等突出优点。电动机既是汽车的信息单元,又是快速反应的控制执行单元,且通过独立控制电动机驱/制动转矩容易实现多种动力学控制功能。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驱动防滑与制动防抱死控制提供更迅速更精确的执行器,但其对状态估计的精度和控制算法的鲁棒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控制与传统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相比,涵盖从常规到极限的全工况范围,因此算法须对非线性的轮胎特性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差速、差动驱动助力转向和车身姿态等控制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为解决多个动力学控制间的协调问题,集成控制成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余卓平冯源熊璐
关键词:驱动防滑控制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基于AMESim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传统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是基于轮缸P-V特性设计的,本文选择另一种方法——查表法,对轮缸压力实施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查表表格,基于AMESim建立了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模型。利用模型仿真与分析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结合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算法。
余卓平余萌里熊璐
关键词: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查表法AMESIM
Method of Electric Powertrain Matching for Battery-powered Electric Cars被引量:3
2013年
The current match method of electric powertrain still makes use of longitudinal dynamics, which can't realize maximum capacity for on-board energy storage unit and can't reach lowest equivalent fuel consumption as well. Another match method focuses on improving available space considering reasonable layout of vehicle to enlarge rated energy capacity for on-board energy storage unit, which can keep the longitudinal dynamics performance almost unchanged but can't reach lowest fuel consumptio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iving motor, method of electric powertrain matching utilizing conventional longitudinal dynamics for driving system and cut-and-try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is proposed for passenger cars converted from traditional ones. Through combining the utilization of vehicle space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on-board energy amount, vehicle longitudin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vehicle equivalent fuel consumption level, passive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maximum driving range requirement together, a comprehensive optimal match method of electric powertrain for battery-powered electric vehicle is raised. In simulation, the vehicle model and match method is built in Matlab/simulink,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Urban Dynamometer Driving Schedule (UDDS) is chosen as a test condi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2.62% of regenerative energy and 2% of energy storage efficiency are increased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electric powertrain matching for modern battery-powered electric vehicles especially for those converted from traditional ones, and further enhance dynamics of electric vehicles.
NING GuobaoXIONG LuZHANG LijunYU Zhuoping
关键词:BATTERY-POWEREDELECTRICVEHICLEELECTRICPOWERTRAINELECTRICSYSTEMSYSTEM
控制分配理论在车辆动力学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4年
回顾控制分配理论在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动力学控制中的应用。控制分配是解决执行器冗余控制的有效方法,它可将控制系统的设计分解为基本控制率的设计与控制分配算法的设计,降低控制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分布式电驱动汽车的执行器数量多于被控物理量,是一种典型的执行器冗余控制系统。控制分配理论在分布式电驱动汽车中的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显式分配到优化分配的过程。在动力学控制方面,已形成包含各执行器约束,考虑轮胎横纵向力耦合的控制分配技术,结合液压系统与电动机系统进行分配是进一步研究方向。在能耗最优控制中,控制分配算法通过权重系数可以结合稳定性控制目标,有利于多目标融合的实现。在系统重构控制中,目前主要采用基于规则的控制分配方法,通过优化算法实现系统重构是进一步研究方向。目前应用的控制分配算法以二次规划与伪逆法为主,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方法的实时性好,且具有较高的分配精度。
余卓平杨鹏飞熊璐
关键词:稳定性控制
分布式电驱动汽车稳定性控制策略设计与试验被引量:23
2013年
研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问题。基于模型跟踪控制的思想,采用分层控制结构设计控制器。控制器包含参考模型、运动跟踪控制器、控制分配器、参数估计模块。采用带质心侧偏角约束的2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参考模型,设计非线性滑模变结构运动跟踪控制器;针对过驱动系统引入控制分配理论,采用二次规划法设计控制分配器,利用有效集方法进行求解;设计相关动力学参量的估计模块。利用实车平台对稳定性策略进行实车验证,双移线试验与蛇形绕桩试验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收敛性,控制分配模块可以实现四轮纵向力的优化分配,车辆横摆角速度能够较好地跟踪参考横摆角速度。相比无控制车辆,提高平均通过车速,提高平均峰值横摆角速度响应,增加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
杨鹏飞熊璐张康余卓平
关键词:电动汽车滑模变结构控制实车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