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4213)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泽旭郑博曹喜滨曲成刚周浩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行星表面多漫游器编队探测系统的分布式H_∞控制器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编队探测中星表路面不平带来的不确定干扰,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领航者的多智能体编队H∞控制器设计算法。应用图论中的相关定义及其性质,描述漫游器编队中各智能体之间的通信拓扑关系,由此建立以虚拟领航者和跟随者为对象的智能体编队系统齐次线性数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并将漫游探测中不平的星表路面作为不确定干扰。对编队系统模型分析有限时间有界性及有限时间稳定性,给出设计H∞控制器的一个多步算法。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使编队位置和速度误差快速收敛到零,校验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曲成刚曹喜滨张卓刘琦张泽旭
- 关键词:编队虚拟领航者有限时间稳定
- 载人小行星探测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16年
- 为实现对目标小行星的载人探测,提出一种时间严格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的特点,建立了两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了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并且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了轨道优化,得到了各转移阶段的发射、到达窗口和最优往返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单次施加脉冲能够控制在5 km/s以内,可以满足未来300 d内的能量较小的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 郑博张泽旭
- 空间大尺度膜结构主动协同展开系统设计
- 空间电站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的理想途径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未来空间电站建设任务需求,针对空间电站(超)大型空间结构在轨装配、大尺度挠性体复杂结构在轨展开等问题进行研究,设计空间电站多类结构在轨组装策略及任务流程;设计服务...
- 张良张泽旭
- 人工势场和虚拟领航者结合的多智能体编队被引量:23
- 2014年
- 针对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中的无碰撞、稳定队形保持和智能调整等问题,提出一种将人工势场和虚拟领航者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首先,利用人工势场定义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期望距离;其次,由虚拟领航者固定智能体之间的方位角,并通过增加虚拟领航者的数量和分布位置在人工势场中控制群组的队形和指挥群组的运动;最后,利用系统的动能和人工势能构造的李亚普诺夫函数证明了多智能体编队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可实现无碰撞、稳定地保持和调整智能体系统的编队队形.
- 曲成刚曹喜滨张泽旭
- 关键词:人工势场虚拟领航者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
- 一种小推力借力飞行转移轨道初始设计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提出一种基于正弦指数函数的小推力借力飞行转移轨道初始设计方法。建立极坐标形式的正弦指数函数表达式,用于模拟小推力转移轨道,并用绕圈参数和飞行路径角对转移轨道的参数进行表征;在约束条件下对转移轨道参数进行离散化处理,求解转移轨道与目标星投射轨道在参考面内的交点,计算到达目标轨道时刻的极角,进而得出小推力转移轨道的初始设计参数;设计了地球—木星的火星借力小推力转移轨道,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小推力转移轨道初始设计中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 郑博张泽旭周浩揭昭斌崔祜涛
- 关键词:小推力转移轨道
- 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总体方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设计了在近地轨道组装具有分组单元结构的载人深空飞船,包括核热推进单元、燃料储箱与供给单元、主动防辐射单元、人工重力单元、深空居住舱与多任务乘员舱等,给出了各个单元的尺寸与质量参数,并对主要单元的具体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编号4660的Nereus小行星为探测目标,设计了两脉冲转移初始轨道,并进行了轨道优化,得到了发射窗口和最优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单次施加脉冲在5km/s以内,单程转移时间在160d以内,能够满足未来能量较小的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 张泽旭郑博周浩崔祜涛
-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
- 月球探测器动力下降段最优轨迹参数化方法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保证月球探测器进入姿态调整段时具有充分的高度与速度余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控制变量参数化的月球探测器动力下降段最优轨迹求解方法。在三维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将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制导律设计等效为燃料最优约束下的探测器俯仰角控制问题,利用控制变量参数化(Control Variables Parameterization,CVP)方法将该控制问题中的控制变量与约束条件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并引入时间尺度变换,将着陆时间序列加入待规划参数,进而求得满足精度的最优数值解。蒙特卡罗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显式制导律相比,本文提出的参数化制导方法在动力下降段燃料更省,动力下降段的起始高度在±20%范围内波动时,仍能以高精度速度和高度指标完成末制导。
- 乔衍迪张泽旭邓涵之徐田来
- 关键词:月球软着陆非线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