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37)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继保杨绪容邢慧玲更多>>
- 相关机构:洛阳师范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三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蔡、金注《西游记》”评注者及版本考辨
- 2014年
-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卷五《灵怪第二》中列有"蔡金注《西游记》",吴圣昔先生认为"蔡金"指的是蔡元放和金圣叹两个人,后多有学者认为此"蔡、金注《西游记》"版本已经佚失。笔者通过考证,认为评注者蔡元放名"昊",而非一些资料所写之"奡"。并认为可能是刘一明或书商在刊印过程中误将蔡元放的名字"蔡昊"刊为"蔡金",蔡金即蔡元放,系指一人,非二人。此版本也并未佚失,就是蔡元放所注之《西游证道大奇书》。此外,笔者还发现了两条关于蔡元放的重要史料。
- 邢慧玲
- 《红楼梦》评点中的拟史批评被引量:1
- 2015年
- 拟史批评是明清小说评点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批评方式,是从史传的角度对小说进行阐释、批评。《红楼梦》的评点依托史传,根据史传的体例、叙事修辞原则与叙事艺术范式,展开拟史批评,解读阐释小说。《红楼梦》评点所展开的拟史批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史传来指认小说文体,透过春秋笔法寻求微言大义,以史传来比附小说的叙事成就。
- 刘继保
- 关键词:小说文体
- 文献整理、文本阐释、理论建构——关于《红楼梦》评点本的整理与研究
- 2014年
- 近20年来,《红楼梦》研究领域对评点研究越来越关注,因此对评点本的关注与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对《红楼梦》评点本的整理与研究就提到日程上来。对《红楼梦》评点本的整理与研究这项工作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献整理,就是要对现存所有《红楼梦》评点本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考订与分析;文本阐释,《红楼梦》评点拥有丰富的解释本文与解释经验,作为一种审美解释与审美体验,体现了评点家的文学自觉意识,其丰富的内涵需要用现代观念进行新的阐释;理论构建,《红楼梦》评点量多面广,需要挖掘出蕴含在评点家只言片语中的理论价值,从看似零散的评点中发掘其内在的思想精华,使之明朗化、体系化。
- 刘继保
- 关键词:文本阐释
- 清代《红楼梦》评点对一百二十回的认识被引量:2
- 2013年
- 自胡适提出自传说和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以来,红学越来越重视脂批前八十回。但自《红楼梦》流传以来,就是以一百二十回本形式传播的,近二十多年来,对一百二十回本的探讨也越来越多。考察清代《红楼梦》评点家对一百二十回所发表的各种看法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的认识视角。清代评点家的看法主要有三种:陈其泰认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非一人所写;张新之、王希廉、姚燮、话石主人认为一百二十回浑然一体,为一人所写;黄小田则认为前四十回是曹雪芹所写,后八十回为别人续写。目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将《红楼梦》的作者署名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不失为一种理性做法。
- 刘继保
- 关键词:清代红楼梦评点
- 张新之“以易解红”诠释理路的再评价
- 2018年
- 张新之"以易解红"诠释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既是他个人的文化选择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化选择。《易经》本身对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影响极为深远,《红楼梦》文本也拥有丰厚的《易经》思想,尤其是清代经学的发展对张新之及其那个时代的文人影响不可小觑。"以易解红"不仅激活了《易经》这一传统的学术资源,同时也拓展了小说评点理论空间。这种诠释理念的转型,既拓展了文本解释理论,又提升了小说评点的话语权力。
- 刘继保
- 秣陵金在衡刊《西厢记》:一个重要的明善本被引量:1
- 2014年
- 明代万历初,寓居南京的金在衡曾刊刻过一种《西厢记》。此书颇受时人关注,被誉为"善本",但不久即散佚不见。借助明清《西厢记》评点家的引述,可以了解金本正文及评注的内容,并对其价值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出金本乃是今存屠隆校正《合并王实甫西厢记》的底本。
- 杨绪容
- 关键词:《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