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6) 作品数:6 被引量:42 H指数:3 相关作者: 张丽珍 耿海峰 牛伟 李火根 纪春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山西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研究 2010年 从花粉母细胞发育进程的细胞生物学特征角度观察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利用压片法,通过连续的采样,研究了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规律。结果表明: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与一般植物的PMCs减数分裂相似,其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38。另外,可通过鹅掌楸花芽的外形观察初步判断其发育的阶段,估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 徐进 施季森关键词:鹅掌楸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进程 三氯卡班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2010年 着重综述了三氯卡班(TCC)在水生生物和哺乳动物体内的富集和生理毒性,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影响,检测方法,以及其在环境中的富集、降解、使用历史现状及展望。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TCC可增加哺乳动物激素分泌,干扰繁殖,引起人类高铁血红蛋白症;在鱼类体内的富集系数是3.074,在蜗牛体内的富集系数是1 600,在藻类组织中的富集系数是1 600~2 700;可抑制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对葡萄糖的摄入,使脱氢酶活性降低16~20个活性单位;可使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质谱法方法检测水体、活性污泥、化妆品等中的TCC含量。 纪春 张丽珍 牛伟 耿海峰 赵婷婷关键词:毒理 消解 枯草芽孢杆菌B26生产多隔镰孢霉抑制物工艺优化 2010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B26抑制多隔镰孢霉培养基配方及用量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对B26产生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选择。以多隔镰孢霉的抑制率为指标,B26产生拮抗效果最好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用量是:蛋白胨25g/L、淀粉45g/L、氯化钠1.5g/L、硫酸铵1.0g/L、磷酸氢二钾1.5g/L。产生活性物质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种子菌龄24h、接种量5%、初始pH7、装液量20%、吐温-80用量0.5%、发酵温度30℃、转速150r/min、发酵时间60h,获得B26菌株发酵液对多隔镰孢霉的抑制直径为26mm,优于其他条件培养获得的拮抗效果。 张丽珍 耿海峰 樊晶晶 牛伟 纪春 赵婷婷 牛宇关键词:生物防治 正交试验 发酵条件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鹅掌楸属遗传改良决策系统 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C/S模式的数据传送和处理方式,利用PowerBuilder 9.0和SQL SERVER 2000语言,应用模块化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建立了鹅掌楸属遗传与改良数据库,实现了鹅掌楸育种的智能化决策系统。在鹅掌楸属遗传与改良数据库的框架下,描述了鹅掌楸种质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无性系利用的决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鹅掌楸属遗传与改良信息的动态管理和适地适树进行鹅掌楸良种推广的智能决策,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边黎明 施季森 张煜 李火根关键词:鹅掌楸属 数据库 决策系统 冬枣采后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9 2010年 从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11株对冬枣细交链格孢病菌、多隔镰孢霉和美澳核果褐腐串珠霉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通过平板对峙生长法测抑菌半径。结果表明:其中B26的抑菌效果最显著,对细交链格孢的平均抑菌圈半径为15.8mm,抑制率达78.8%,对冬枣多隔镰孢霉和美澳核果褐腐串珠霉的平均抑菌圈半径分别为14.3mm和12.8mm,抑制率分别达71.3%和63.8%。通过在PDA生长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PCR产物测序结果综合分析,初步鉴定B26为枯草芽孢杆菌。 耿海峰 张丽珍 牛伟关键词:冬枣 病害 拮抗菌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2011年 种间杂交和杂种优势利用是鹅掌楸Liriodendron spp.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报道了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和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生长表现及遗传稳定性,为杂交鹅掌楸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参试鹅掌楸交配组合39个,分属3种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以鹅掌楸自由授粉子代为对照,在3个试验点进行子代测定。通过对各交配组合子代2年生苗进行苗高和地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就苗期生长量而言,鹅掌楸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种间杂交组合子代生长最好,种内杂交组合子代次之,回交组合优势较小。种间正反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同一交配类型的不同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鹅掌楸杂种优势利用时,应重视杂交亲本的选择。同时,利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评价了各杂交组合的生长适应性与遗传稳定性,并初选出生长快、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较优的组合J×L,而组合BK1×H和Z×WYS1生长较快,但稳定性较差。 张晓飞 李火根 尤录祥 曹健关键词:林木育种学 鹅掌楸 交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