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536)
- 作品数:7 被引量:113H指数:4
- 相关作者:安明喆余自若贾方方高康翟延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济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活性粉末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研究
- 应用自行设计的外夹式轴拉试验装置,对3种钢纤维体积率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试件进行了轴心受拉全过程试验。试验采用变截面弧形过渡的哑铃型试件,配合变厚度铜垫片,解决了外夹式试件易在端部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
- 原海燕安明喆贾方方余自若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
- 文献传递
- 考虑存活率的RPC损伤-残余应变曲线
- 2010年
- 在轴心受压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疲劳残余塑性应变进行了Weibull分布检验,以残余塑性应变的变化定义了疲劳损伤,建立了能描述RPC疲劳损伤与残余应变概率关系的曲线。可以直接通过该曲线得到不同存活率下RPC的损伤起始残余应变和破坏极限残余应变,并能通过测量得到的残余应变值判断结构所处的损伤状态。本文的研究为评估RPC结构的可靠度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 安明喆余自若贾方方张桦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存活率
- 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被引量:67
- 2010年
- 通过不同钢纤维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拉伸性能试验,测定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钢纤维体积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呈线性增大规律;给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提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模型参数。研究成果可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安明喆杨志慧余自若翟延峰高康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应力-应变全曲线
- 施工误差对铁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2010年
- 通过试验研究减水剂和水泥计量误差、振捣时间及静停时间差异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减水剂掺量由1.15%降至0.8%时,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坍落度扩展度降低,抗压强度增大,而电通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水泥用量上下波动20 kg.m-3范围内,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坍落度降低,抗压强度增大,电通量产生一定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振捣时间在5~20 s时,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拌合物的含气量无明显变化,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电通量先下降后升高,振动时间超过20 s后产生严重的离析现象,抗压强度显著下降,电通量大幅度升高;拌合物静停时间在0~30 min时,随着静停时间的增加,振捣前拌合物的含气量降低,但是振捣成型后的含气量无明显变化,抗压强度略有增长,电通量呈下降趋势。
- 安明喆张宇张宇宁高康吴捧捧
-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电通量抗压强度简支箱梁铁路桥梁
- 碱激发化学结合陶瓷的反应机理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水玻璃激发高炉粒化矿渣,制备出了强度等级达到水泥52.5的化学结合陶瓷,并研究其反应机理。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主要反应产物有C-S-H无定形凝胶、水化钙铝黄长石、水化铝酸钙、钠长石等,其中C-S-H与硅酸盐水泥相比,不仅C/S低,而且碱含量较高。结合体系pH值与反应热的测定分析认为:水玻璃的掺入,OH-离子迅速从高炉粒化矿渣表面产生激发作用,打破高炉粒化矿渣玻璃体的Si-O及Al-O键,加速Si4+、Al3+、Ca2+离子的溶解,反应过程通过诱导前期、诱导期、加速期、稳定期、2次加速期、2次稳定期等阶段完成。
- 安明喆王福川
- 关键词:水玻璃反应机理
- 活性粉末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7
- 2011年
- 应用自行设计的外夹式轴拉试验装置,对3种钢纤维体积率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试件进行了轴心受拉全过程试验。试验采用变截面弧形过渡的哑铃型试件,配合变厚度铜垫片,解决了外夹式试件易在端部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万能试验机上不添加任何刚度辅助设施,能够测出钢纤维体积率Vf=1%、Vf=2%时的RPC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RPC轴拉破坏形式由无纤维时的脆性破坏转为韧性破坏。
- 原海燕安明喆贾方方余自若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破坏形态
- 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通过梁式黏结试验,对不同钢纤维掺量下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可以阻止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使试件的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转变成明显的塑性破坏,在不配置箍筋的情况下得到黏结应力-滑移(τ-s)关系曲线的下降段,提高了试件的延性;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筋的极限黏结应力τu及其对应的滑移值su增大,钢纤维掺量较小(φf=0.5%)时,影响较小,当钢纤维掺量由0.5%增至2.0%时,τu增加42.53%,su由0.327 4mm增加到0.983 8mm,较φf=0.5%时增加2.0倍;为消除抗压强度fcu对黏结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对黏结强度τu/槡fcu来考查钢纤维掺量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τu/fcu及su的经验公式,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贾方方安明喆张鸿儒余自若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式试验钢纤维掺量
- 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钢筋粘结性能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粘结特性,采用梁式试验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粘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并与普通C40混凝土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与C40混凝土试件的粘结应力-滑移曲线整体规律相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粘结强度都远大于普通混凝土,其中极限粘结强度τu约为C40混凝土的3倍,其对应的滑移值su约为C40混凝土的2倍,相对粘结强度τu/(f_(cu))^(1/2)约为C40混凝土的1.6倍;根据试验曲线及试件破坏过程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机理进行分析,并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回归出多因素影响下锚固特征值的经验公式,建立了四折线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
- 安明喆贾方方余自若季文玉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