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75)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秦永文许旭东宋晓伟荆清任安经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微小RNA-199a对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199a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1)Sprague-Dawley (SD)大鼠12只,分为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组(AAC组,n=6)和假手术组(n=6).AAC组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心肌中部分miRNA表达的变化.(2)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两组,即miRNA-199a重组腺病毒(Ad-miRNA-199a)组(n=8)和腺病毒载体(Ad-vector)组(n=8),分别转染SD乳鼠心肌细胞48 h后qRT-PCR检测心肌细胞中miRNA-199a以及心肌肥厚标志分子α肌球蛋白重链(α-myosin heavy chain,αMHC)、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编码基因myh6、myh7、Nppa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细胞表面积的变化.(3)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两组,即miRNA-199a的反义寡核苷酸(As-miRNA-199a)组(n=8)和混杂寡核苷酸(As-ctl)组(n=8),分别转染SD乳鼠心肌细胞48 h后qRT-PCR检测心肌细胞中miRNA-199a的表达变化.(4)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n=8)、苯肾上腺素组(phenylephrine,PE)(n=8)、PE+As-cd组(n=8)和PE+As-miRNA-199a绀(n=8),分别转染SD乳鼠心肌细胞48 h,qRT-PCR检测心肌肥厚标志分子编码基因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积的变化.结果 (1)qRT-PCR结果显示,AAC组大鼠造模后1周miRNA-1、miRNA-133、miRNA-181a及miRNA-499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miRNA-199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qRT-PCR结果显示,AdmiRNA-199a组SD乳鼠心肌细胞中miRNA-199a的表达显著高于Ad-vector组,myh7的表达亦显著高于Ad-vector组,而myh6的表达低于Ad-vector组.免疫荧光显示Ad-miRNA-199a组SD乳鼠心肌细胞的表面积大于Ad-vector组,P〈0.05.(3)qRT-PCR结果显示,As-miRNA-199a组SD乳鼠心肌细胞中miRNA-199a的表达显著低于As-ctl组,P〈0.05.(4)qRT-PCR
- 许旭东宋晓伟荆清秦永文
- 关键词:心肌微RNAS
- 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microRNAs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microRNAs(miRNAs)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肾上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cconstriction,AAC)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肥厚心肌中miRNAs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AAC后1周,心重/体重比以及心肌肥厚标志分子心房钠尿肽、β-重链肌球蛋白的编码基因Nppa、myh7表达明显升高,表明心肌肥厚模型建立成功;对肥厚心肌的miRNAs表达检测表明,miR-199a表达显著升高,miR-1、miR-133、miR-181a及miR-499表达显著降低。AAC后4周,miR-21、miR-24和miR-214表达显著升高,miR-181a表达显著降低,miR-23a、miR-133、miR-145、miR-199a和miR-499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心肌肥厚后miRNAs表达发生改变,可能在心肌肥厚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许旭东宋晓伟荆清秦永文
- 关键词:MICRORNAS
- 心血管系统中微小RNA的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小的非编码的RNA,它可以调节人类大约3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到目前为止,已有400多个人的miRNA被克隆和测序,其中一些miRNA在心血管组织高表达和特异性表达,参与心脏发育、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电重塑和血管增殖的调节,miRNA在心血管方面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越来越被关注,将来也很有希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 秦升金百翰魏茜任安经
- 关键词:心血管心肌肥大血管增生微小RNA
- Salusin-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明salusin-β——一种新发现的心血管调节肽是否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损伤(RMMI)的作用。方法:以离体灌流大鼠的心脏RMMI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salusin-β预处理组,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后的心率(HR)、冠脉流量(CF)和心功能[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上升、下降速率(±dp/dt)]的变化。结果:以10-8mol/L的salusin-β预处理,可以改善心脏I/R后CF、LVDP、LVEDP、+dp/dt和-dp/dt等指标。10-8mol/L salusin-β组复灌30 min时,CF、LVDP、+dp/dt和-dp/dt的恢复率,分别是停灌前的(52±5)%、(79±8)%、(70±8)%和(69±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6)%、(68±10)%、(58±11)%和(57±8)%(P<0.01,n=8)。此外,10-8mol/L salusin-β组复灌30 min时,LVEDP为(28.25±7.62)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2±11.27)mmHg。结论:上述结果表明,salusin-β具有抗心肌RMMI、改善I/R后心脏功能的作用。
- 王键飞周旭印媛君袁文俊林丽任安经
- 关键词: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