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6013)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胡申华马湘蓉彭建军乔宏斌王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程学院新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换热
  • 8篇换热器
  • 8篇板式换热器
  • 5篇酒精
  • 4篇发电
  • 3篇压降
  • 3篇热电
  • 3篇热电发电
  • 3篇热系数
  • 3篇换热系数
  • 3篇MPPT
  • 2篇凝结换热
  • 2篇最大功率
  • 2篇最大功率点跟...
  • 2篇功率
  • 2篇仿真
  • 2篇MARANG...
  • 2篇大功率
  • 2篇最大功率点
  • 2篇功率点

机构

  • 7篇南京工程学院
  • 5篇新疆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新疆电力科学...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作者

  • 7篇胡申华
  • 3篇彭建军
  • 3篇马湘蓉
  • 2篇王顺
  • 2篇乔宏斌
  • 1篇姜波
  • 1篇闫亚岭
  • 1篇米拉
  • 1篇高策
  • 1篇吴凡

传媒

  • 3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电子器件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节能技术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工业加热
  • 1篇电气传动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蒸气浓度对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水-酒精混合蒸气浓度对板式换热器换热器换热系数的影响,自行搭建高气密性实验台,在压力30 k Pa,混合蒸气流量6 kg/h实验工况下,获得了局部凝结换热系数随蒸气干度、流道长度、混合蒸气浓度的变化关系。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在板片焊接热电偶的测温方法,实现了气侧板片壁面温度的直接测量。结果表明,凝结换热系数随着蒸气干度增加而增加;换热系数随板长方向上无量纲长度增加而减小;与纯水蒸气比较,1%、2%浓度混合蒸气的传热系数值较高,且浓度为1%时的传热系数高于浓度为2%时的传热系数;5%、10%、20%浓度混合蒸气的传热系数均低于纯水蒸气传热系数,且传热系数随混合蒸气浓度增加而减小。
高策胡申华
关键词:MARANGONI凝结
热电发电MPPT控制方法的对比及改进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求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在热电发电上的适用性,搭建了热电发电实验台,在考虑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下建立热电片电气模型,并分析其与常规光伏的不同特性。在完成适用于热电发电升压变换器设计的基础上,将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开路电压法3种MPPT控制方法在热电发电上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它们各自特点及不足之处。针对短路电流存在测量方面的缺陷,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提出一种温差与最优占空比的算法,其可直接省去传统的比较环节。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验证了其可行性,并与传统算法相比,相对误差降低到4%。
吴馥郁胡申华马湘蓉汪远泉
关键词:热电发电短路电流
基于MPPT温差发电实验及仿真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搭建实验台获取真实的温差发电模型,来验证最大功率跟踪的可行性。实验将4片型号为TG12-6-024温差发电片串联,通过改变入口热空气温度、流速来改变温差,分析热电片开路电压与温差的工作特性;接入可调电阻,绘制热电片负载特性曲线;在实验基础上,构建电源模型,并研究MPPT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MPPT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小于7%,且追踪时间小于2 ms。证明MPPT算法在温差发电的可行性兼具快速性,准确性。
吴馥郁胡申华马湘蓉汪远泉周大量
关键词:温差发电MPPT算法仿真可行性
板式换热器Marangoni凝结实验台的研制和实验
2015年
为研究酒精与水混合蒸气在气-液型板式换热器里的Marangoni凝结对其传热和压降的影响,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利用MCGS设计了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在70、90 k Pa压力下对气相酒精质量浓度为0、1%、10%及50%的混合蒸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气侧传热系数和压降,利用Origin Pro 8软件绘出了传热压降特性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混合蒸气浓度为1%时的传热系数比纯水蒸气的传热系数增加约7%左右,而随着浓度增大传热系数减小。
木黑提.吾肯胡申华彭建军米拉
关键词:MARANGONI凝结数据采集系统MCGS
正压下酒精水混合蒸气在板式换热器凝结时的压降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不同浓度酒精水混合蒸气流经板式换热器时压降的变化,在实验压力为110 kPa时,在板式换热器中进行了酒精和水混合蒸气凝结换热实验,酒精的气相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10%和20%,蒸气的质量流量为6~12 kg/h,在实验中测量了板式换热器进出口的压降,并进行了可视化观察。结果表明:各浓度的混合蒸气压降都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压降与出口蒸气干度几乎呈线性关系,摩擦因子随出口干度增大而呈指数形式的递减;当流量不变时,压降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浓度越大流量越小,所对应的摩擦因子也越小;纯水蒸汽凝结时依然呈现出膜状凝结,而混合蒸气由于凝结时存在Marangoni效应,出现了非膜状凝结的形态;对实验数据以等效Re和Bo为自变量,以摩擦因子为因变量进行了拟合,拟合公式的平均误差为24.5%。
马湘蓉闫亚岭胡申华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压降
混合蒸汽在板式换热器中的凝结换热特性
2016年
本文通过设计搭建板式换热器凝结换热实验台,研究了不同酒精浓度(0%,1%,2%,5%,10%,20%)、不同蒸汽压力(31.2 k Pa,47.4 k Pa,84.5 k Pa)下,定质量流量的酒精-水混合蒸汽在板式换热器中凝结换热系数随冷却水温的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水温的增大,换热系数随之增大,几乎呈现出线性变化的关系;低浓度的混合蒸汽(1%,2%)明显高于纯水蒸气的换热系数,随着浓度增大,换热系数下降;随着压力增大,换热系数增强。沿蒸汽流动的方向,换热系数是逐渐下降的。
乔宏斌王顺胡申华
关键词:节能板式换热器凝结换热系数
混合蒸气在板式换热器中凝结换热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设计和搭建板式换热器实验台的基础上,选取具有Marangoni效应的混合蒸气,研究了人字形板式换热器(PHE)单流程不同流道、不同浓度凝结换热系数及流量和压降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流道数量增加,流量分配不均匀现象越来越明显.在浓度为1%时,与纯水蒸气相比,其换热系数能提高25%.但随着浓度的增大,换热系数在一定的流量下,其换热系数甚至比纯水蒸气凝结时的换热系数要低.在压降方面,水侧的压降远大于气侧的压降,并且随着板片数的增多,对应的压降有所减小.
胡申华彭建军木黑提吴凡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凝结换热
不同压力下混合蒸气在板式换热器凝结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不同压力下具有Marangoni效应的混合蒸气在可拆板式换热器中的凝结换热特性,设计并搭建了具有高气密性的板式换热器实验台。通过实验方法,在混合蒸气流速25 m/s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相酒精质量浓度(0%,1%,10%,50%)在不同蒸气压力(70,80,90 k Pa)下,饱和混合蒸气在可拆板式换热器中的凝结换热和蒸气侧压降随冷却水进口温度变化的特性。板式换热器由三块人字波纹板片组成,换热方式为逆流换热。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蒸气浓度、蒸气流速和冷却水进口温度条件下,高压下的平均换热系数比低压大,而压降相反。蒸气压力对平均换热和压降的影响因混合蒸气酒精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与纯水相比,在低浓度(1%)时,压降几乎相同,而传热系数增大约6%;在中浓度(10%)和高浓度(50%)时,压降明显增大,同时传热系数也有显著降低。
彭建军胡申华木黑提.吾肯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压降
基于实验分析的热电发电改进MPPT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热电发电实验将4片热电片(TG12-6-024)串联,利用搭建的实验台模拟自然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来改变温差,进而分析热电片电压、电阻与温差的关系。通过接入可调电阻寻得最大功率点,绘制热电片的P—R,P—U特性曲线。针对实验数据,在Matlab构建电源、温差发电组件模型,利用传统电导增量法控制输出。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小于6%,追踪速度在10 ms左右。在观察分析P—U曲线的基础上对经典MPPT算法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经典算法,改进后MPPT能够在2.2 ms内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并保持稳定,并且适用于实际大温差剧烈波动下的跟踪控制。
吴馥郁胡骛渊胡申华姚欢
关键词:热电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
中低温分布式热电发电系统MPPT优化控制研究
2023年
由于热电系统存在换热的差异导致每个热电片(TEG)输出不均匀,因此研究了分布式与集中式最大功率跟踪(MPPT)在热电发电系统的差别影响。搭建了由32片TEG构成的热电系统实验台,实验过程是在入口空气温度为150℃、200℃、250℃,空气流量分别为12 kg/h、14 kg/h、16 kg/h共计九种工况下展开的。实验表明,输出功率并不是简单地沿热流进口端递减的,且分布式MPPT下的热电发电能够真正实现最大功率输出。在热电发电输出特性基础上提出滤波下的改进短路电流结合粒子群(PSO)实现分布式MPPT算法,并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
吴馥郁胡申华徐菁阳
关键词:热电发电分布式MPP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