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青年创新基金(QC2011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姚丽萍杜伟黄平陈松储一宁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青年创新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喀斯特地貌区桑树栽培管理技术探索
- 2012年
- 2011年通过对蒙自冷泉镇现有8年生桑树云桑2号进行提高树干高度和不同伐条形式的试验,并对当年发芽期、开叶期、产叶量等经济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以离地80cm处剪梢的处理发芽时间较对照提早一周左右;产叶量、单株发条数、单株总条长等经济性状也为最优,其次为60cm的处理,对照区最差。春伐、夏伐、株内轮伐三种伐条形式,以春伐效果最佳,该地区的夏伐会导致桑树不发芽或发芽迟缓,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其死亡。
- 陈云明杜伟罗正宏朱树桢
- 关键词:桑树树型剪伐形式产叶量
- 桑树冬芽萌发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弄清桑树冬芽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掌握桑树休眠规律及其发育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园正常生长的农桑14号、湖桑32号及处理后可以提早发芽的湖桑32号枝条为材料,封梢后每隔1周取材1次,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桑树发芽与休眠过程其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可溶性蛋白及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在两个过程中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发芽过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休眠过程;SOD活性降低对桑树冬芽萌发有促进作用,而POD和CAT活性在整个发芽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结论】桑树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均与桑树冬芽萌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杜伟姚丽萍刘永光陈松黄平
- 关键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 云南省桑园内茶黄螨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被引量:4
- 2013年
- 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种作物的害虫。于2012—2013年调查云南省蒙自地区桑园内茶黄螨对桑树的危害情况,并分别采用5种药剂对茶黄螨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茶黄螨主要在4月上旬~5月中旬和7月上旬~9月上旬2个时期危害桑树的嫩梢、嫩叶,25~30℃、相对湿度60%-80%的温暖潮湿环境适宜茶黄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一区域不同桑品种受茶黄螨的危害程度不同,10个供试桑品种被害率最高的为云桑2号,达91.4%.而盛东1号、强桑1号和云桑4号3个桑品种全年均未出现明显被害症状;40%辛硫磷、10%溴虫腈、73%克螨特、0.5%阿维菌素、10.8%阿维·哒螨灵均对茶黄螨有杀灭作用。结合云南省的养蚕生产布局,建议在收蚁前10~15d使用73%克螨特2000倍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喷施,同时做好桑园周围蔬菜、水果种植园内的茶黄螨防治工作;在易发生茶黄螨危害的蚕区,新建桑园可种植对茶黄螨具有较强抵抗力的桑品种。
- 杜伟储一宁李腾芳陈松姚丽萍黄平
- 关键词:桑树害虫茶黄螨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