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3ZS015)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玉梅李建国陆建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取象
  • 3篇训诂
  • 2篇汉语
  • 2篇高频
  • 1篇形旁
  • 1篇形声
  • 1篇形声字
  • 1篇序论
  • 1篇学史
  • 1篇训诂学
  • 1篇异体字
  • 1篇语言
  • 1篇语义
  • 1篇指事
  • 1篇指事字
  • 1篇声旁
  • 1篇释词
  • 1篇体式
  • 1篇同异
  • 1篇中西方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张玉梅
  • 1篇陆建猷
  • 1篇李建国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文献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海外华文教育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中国文字研究
  • 1篇世界华文教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世说笺本》的训诂特点及文献价值
2016年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张玉梅
关键词:文学史价值
训诂与诠释的同异——兼论《教要序论》释词与近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融异被引量:1
2017年
传统训诂与古代诠释学之同:训诂与诠释是近义词,传统训诂与古代诠释学学科定位相似,二者发展阶段相类。两门学科之异:训诂与诠释内涵有异,两门学科的内容、任务、方法有异。明清时期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的《教要序论》是中西方语言文化融异的代表作,它所代表的圣经诠释学与传统训诂学在解释词意方面的融合之处有:1.二者均释行文中的重点词、疑难词。2.二者均释外来词。3.二者均释专有名词或词组。融异之处有:1.训诂常用义界,《教要序论》喜用定义。2.诠释不用"因形释义"之法。3.训诂"重意",诠释"重理"。结论:1.圣经诠释学与传统训诂学相融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它们的基本任务都是解释经典,二者天然有着近似的使命。一个主观原因是传教士采用了利玛窦"合儒"策略。2.相异的客观原因:圣经诠释学属于外来文化、后来文化,语言载体是拉丁文等西文,这使它无法直接套用汉语汉字的"因形释义"等方法。主观原因是圣经诠释学选用定义法以使自己概念清晰、逻辑缜密,具有征信力,以说服中国人皈依其教。3.训诂学的内容很丰富,西方诠释学"就是",或者"相当于"中国训诂学的说法失之片面,不够科学。一点启示:当今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应该借鉴西来文化的传播经验。
张玉梅申雨喆朴秀智
关键词:训诂解释词语
训诂诠释兼综:古典生机与时代理解
2017年
重视训诂诠释兼综古典生机与时代理解的语义之功,是训诂学新示观念文化功能的时代问题。经学为核心的中国诠释学向世人阅读经典而理解义理供示了观念文化帮助。诠释学以"传、章句、义疏、正义、集注"为诠释文体,以经学家为诠释主体,以"章句训诂"与"义理发挥"为诠释方法及其活动,创造而建树了与异域文化解释学相异其趣的文哲语义的生成形态,古典的《周易》系辞传和《春秋》三家传的"传"体诠释学、中古的汉唐时期"章句训诂"诠释学、近古宋明以来"义理发挥"诠释学,向世代阅读与理解供示了语义思辨的文哲指南。经典原理新机焕发与现代思想理论开新,吁求中国诠释学的现代与时新建,从"本体诠释学"推至"中国本体诠释学",兼综而会通,等义而可比,是可理据的进向。
张玉梅陆建猷
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指事字取象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价值
2018年
本文主要讨论了48个高频指事字的造字取象及其实用价值。这48个高频字取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下)》的"表1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的前606字(它们的累加频率为80%)。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这些汉字在取象和六书上存在保留、转移、讹变等不同现象。本文利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对这类现象进行了详细梳理,进而得出结论:指事字的取象主流具有绝对的稳定性,常常使用物形法、意形法、借形法等取象法,简化字也有意回归古文字的取象和简体,只有少数字的取象尚无定论或者模糊了。对汉字取象的溯源有助于汉字的教学实践,减少书写错误,更能避免曲解传统文化。
张玉梅沈涛
关键词:指事字取象六书
孔子与汉语训诂学被引量:1
2016年
春秋时期周代礼坏乐崩,学下民间,孔子创办私学,除短期从政外,大部时间用以传道授徒。作为儒学开派大师,孔子在长期学术研究和教学中,初步形成系统的训诂理念,秉持基本训诂方法,培植朴学风格,为后世传统语言学、特别是汉语训诂学导夫先路,确立范式。汉代的注释训诂,宋代的义理训诂,清代的考据训诂,虽离合损益有之,多未出其范围。孔子实为中国文献训诂第一大家。
张玉梅李建国
关键词:孔子
字象与诗象的融合被引量:2
2017年
由于汉民族的取象思维是全面渗透于汉语表达、汉字表达、诗歌表达中的,往往是取象于事物而成汉语语符,取象于事物而成汉字字符,取象于事物而成诗歌之诗象,加之汉语和汉字之间本有的记录与被记录的关系,所以从汉字取象法可以关照出汉语诗歌字象与诗象融合的或生动形象、优美蕴藉的古典之美。论文以《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十讲》诗歌与常用字为示例范围,讨论了七种汉字取象法之下的四类字象与诗象融合的情况。七种汉字取象法指:物形法、意形法、借代法、比象法、顺递法、并峙法、义类法。四类字象与诗象的融合指:字象与诗象吻合,诗中用词本义;字象与诗象吻合,诗中既用本义也用引申义;字象与诗象吻合,诗中用引申义;虽用引申义,但诗象回归字象本源。
张玉梅申雨喆
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形声字主流标音及其复杂性考辨被引量:1
2017年
对现代汉语高频字中289个形声字的造字取象及其演变规律进行考辨,可以总结出这些字的演变发展规律。考辨方式:从古文字阶段至现阶段,纵向考察这些字的取象、六书、字形等情况。结论:大部分形声字无论声旁稳定不变,还是声旁字形有变化,但都还有标音作用,总计204字;不过这其中也有种种复杂性,如声旁字形稳定、声旁字形变化等。还有85个字,或者字形没变但声旁音与字音很远,或者连声旁字形也变化了,完全失去了标音作用。高频形声字声旁标音并具有复杂性是主流,占70.588%,可以帮助识别和记忆其字。但也有近30%的形声字失去了标音作用,给识字记忆带来了困扰。
张玉梅沈涛
关键词:形声字声旁形旁
异体字取象视角下《世说新语补》的文字学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校勘精良的《世说笺本》对勘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明代王世贞所著),考察二书的汉字使用情况。从50组代表例字总结出的规律为: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喜用异体字,它们多与碑刻、书法、古玺等用字一致,从造字取象及构形理据的保持看,这些异体字失去理据者多,而通行楷字的繁体字理据保持较好。尚未发现学界针对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和日本刻本《世说笺本》的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域外善本汉籍研究,包括异体字整理及汉字取象及理据考察、文献文本整理、中韩中日汉籍交流特点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张玉梅朴秀智
关键词:构形理据异体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