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H2013307046)

作品数:19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吕佩源齐倩倩安金张丹丹刘志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血管障碍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脑血管障碍
  • 4篇痴呆
  • 3篇血管性认知损...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 3篇神经退行性
  • 3篇神经退行性疾...
  • 3篇退行性疾病
  • 2篇蛋白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性认知功...
  • 2篇血管性认知障...
  • 2篇氧化应激
  • 2篇应激
  • 2篇受体

机构

  • 19篇河北省人民医...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9篇吕佩源
  • 4篇齐倩倩
  • 4篇张丹丹
  • 4篇安金
  • 3篇董艳红
  • 3篇刘志娟
  • 3篇滕振杰
  • 2篇贾砚秋
  • 2篇吴绍泽
  • 2篇李小旋
  • 2篇任艳艳
  • 1篇杨素勉
  • 1篇魏慈
  • 1篇田瑞振
  • 1篇李玲
  • 1篇肖伊宁
  • 1篇陈慧芳
  • 1篇郭宗成
  • 1篇靳玮
  • 1篇李政伟

传媒

  • 6篇国际神经病学...
  • 4篇脑与神经疾病...
  • 4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胼胝体梗死一例
2016年
患者女性,60岁。以睡眠减少6d、意识模糊伴胡言乱语3d。患者于入院前6d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睡眠减少,每天2~3h,当时未予重视,未治疗。3d前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尚能认识亲人,伴胡言乱语、烦躁双手握拳,情绪不稳定,偶尔出现被害妄想,睡眠进一步减少,严重时整夜不眠,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双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经治疗症状无缓解收入本院。
张丹丹董艳红田瑞振陈慧芳魏慈吕佩源
关键词:肢体活动障碍被害妄想氯化钾注射液大脑前动脉双侧颈总动脉
蛋白激酶C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蛋白激酶C(PK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在学习记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被叫做"记忆激酶"家族。可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突触的传递,突触可塑性及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等与记忆相关的机制。因此,PKC功能障碍参与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在内的多种形式的记忆损害。随着对PKC家族的深入研究,PKC药理学可能成为治疗学习和记忆疾病具有吸引力的领域。本文就PKC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做一综述。
刘志娟吕佩源
关键词:蛋白激酶C学习记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
核转录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在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核转录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认知障碍相关的疾病中,机体可以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来增加内源性的抗氧化能力,最终使认知功能得到改善。因此,本文旨在对Nrf2-ARE信号通路的组成、调节及其与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齐倩倩吕佩源
关键词:氧化应激
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6
2017年
心房颤动(房颤)可影响认知功能。房颤导致血栓形成及脱落造成脑卒中,可影响认知功能。近年有研究证明,房颤还可能通过大脑低灌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无症状性脑梗死、脑白质损害及大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等机制影响认知功能。治疗房颤的抗凝药物、射频消融术也可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任艳艳李小旋安金吕佩源
关键词:心房颤动无症状性脑梗死抗凝射频消融术
选择性自噬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高度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饥饿诱导的非选择性本体降解途径。近年来,自噬也作为一个高度选择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的途径出现。参与选择性自噬的主要因素是自噬受体和衔接蛋白,其可将底物连接到自噬装...
肖伊宁吕佩源
关键词:自噬选择性神经变性疾病
文献传递
NADPH氧化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氧化应激、异常蛋白聚集及炎症反应相关。尽管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研究发现NADHP氧化酶(NOX)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因此,本文对NOX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齐倩倩吕佩源
关键词:NADPH氧化酶神经退行性疾病氧化应激ROS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包括所有与脑血管疾病有关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简言之,VCI是指有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脑血管损伤证据,并且至少影响一个认知领域的认知功能受损综合征[1]。近年来,加拿大学者提出VCI分为3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
李小旋任艳艳安金董艳红吕佩源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引量:1
2016年
识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意义在于能尽早进行干预并推迟甚至阻止其进展为痴呆。不过,由于受到诊断方法和标准的限制,MCI患者的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rs-fMRI)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影像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MCI的研究,有可能为MCI的诊断提供客观的生物学标记物。文章就rs-fMRI在MC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滕振杰张丹丹吕佩源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障碍磁共振成像
多巴胺D2受体NcoI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关系的meta分析
2013年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10%~18%,男女比例1:2~3。虽然偏头痛患者常有家族史(50%~70%)及一级亲属同病患者,但其遗传学并不是十分清楚。通常所讲的偏头痛发作包括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WA)和无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多项研究试图从基因层面发现不同发作形式存在的原因。然而,
贾砚秋靳玮李玲董艳红郭宗成王建华杨素勉吕佩源
关键词:偏头痛患者基因多态性多巴胺D2受体META分析一级亲属头痛发作
神经发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性认知损害被引量:1
2015年
神经发生是神经前体细胞自我增殖和分化产生新神经元的动态过程。研究证实,海马神经发生可改善认知功能,并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神经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就 VEGF 促进神经发生的机制以及神经发生改善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肖伊宁吕佩源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发生脑血管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