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A030400013)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应方杨剑方驰华项楠伍天崇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三维可视化
  • 3篇可视化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三维可视化技...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可视化技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变异
  • 1篇端侧
  • 1篇端侧吻合
  • 1篇端侧吻合术
  • 1篇血压
  • 1篇胰肠吻合
  • 1篇胰瘘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方驰华
  • 3篇杨剑
  • 3篇范应方
  • 2篇曾宁
  • 2篇伍天崇
  • 2篇项楠
  • 1篇叶荣强
  • 1篇钟世镇
  • 1篇祝文
  • 1篇顾杨
  • 1篇王槐志
  • 1篇刘星星
  • 1篇鲍苏苏
  • 1篇杨文哲
  • 1篇刘军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维可视化系统结合单线连续胰肠端侧吻合术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系统结合单线连续胰肠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26例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资料,术前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进行个体化肝胆胰、腹腔血管三维重建和术前规划,测量胰管直径、钩突部前壁上下缘之距离,指导单线连续胰肠端侧吻合。结果胰管直径为(2.9±1.3)mm,钩突部前壁上下缘之距离为(3.8±0.4)cm,26例病人均顺利施行单线连续胰肠端侧吻合,吻合时间(15.4±1.2)min。术后发生A级胰肠吻合口瘘2例,无腹腔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3.8±1.4)d。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三维可视化指导下单线连续胰肠端侧吻合,操作简便、吻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预防胰瘘的胰肠吻合方法。
项楠方驰华伍天崇范应方杨文哲杨剑曾宁钟世镇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系统胰肠吻合胰瘘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对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分布特征与“供血”关系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1例门静脉高压症EGV患者上腹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数据,采用CT最大密度投影(CT—MIP)法和MI.3DVS对脾胃区侧支循环、EGV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显示率、EGV分型、血供情况的比较。结果MI-3DVS对胃左静脉(LGV)、胃肾分流、脾肾分流、胃后静脉(PGV)的三维显示与CT—MIP相比具有高度-致性(K=0.882~1.000),对胃短静脉(SGV)、食管旁静脉的显示基本-致(K=0.646、0.757);MI-3DVS对EGV分型结果为I型31例,Ⅱ型6例,Ⅲ型4例,Ⅳ型6例;CT—MIP分型结果为:I型28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10例,二者存在高度-致性(加权K=0.848,P〈0.01);各型EGV间血供情况存在明显差异(,=36.647,P〈0.01),EGV分型与血供具有强关联性(C=0.769、0.744,均P=0.000)。12例患者出现胃肾分流,5例出现脾肾分流。结论MI-3DVS能对食管胃底曲张形态、分布与供血关系进行准确评估,对EGV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方驰华伍天崇叶荣强杨剑范应方顾杨曾宁刘星星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成像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合并肝动脉变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研究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合并肝动脉变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诊治决策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将114例行PD术患者的腹部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3DVS进行程序化分割、配准及三维重建。根据3D模型分别观察变异肝动脉的起源、走行等情况和腹部脏器及血管不同组合下的立体解剖关系,制定术前规划,最后与术中探查结果和术后腹腔动脉DSA结果相对照。结果腹部脏器3D模型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形态、血管的起源及走行、肿瘤与脏器及血管的立体解剖关系,共诊断变异肝动脉14例,包括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9例(7.9%),替代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3例(2.6%),替代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2例(1.8%)。和术中探查及术后DSA检查对比,MI-3DVS对变异肝动脉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100%。14例肝动脉变异患者均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I-3DVS指导下的术前规划与术中探查结果均相符合,术后无肝脓肿、胆漏、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I-3DVS可以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对变异肝动脉做出准确诊断,对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详实的术前指导,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杨剑方驰华范应方项楠王槐志鲍苏苏祝文刘军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动脉变异三维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