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186)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姜金龙王琼黄浩魏智强陈娣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类金刚石
  • 3篇钛硅
  • 3篇金刚石薄膜
  • 3篇类金刚石薄膜
  • 3篇掺杂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沉积
  • 2篇碳膜
  • 2篇中频磁控溅射
  • 2篇纳米
  • 2篇共掺
  • 2篇共掺杂
  • 2篇薄膜生长
  • 2篇磁控
  • 2篇磁控溅射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阳极
  • 1篇英文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机构

  • 7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姜金龙
  • 5篇王琼
  • 4篇黄浩
  • 3篇张霞
  • 3篇魏智强
  • 3篇陈娣
  • 2篇戴剑锋
  • 2篇郝俊英
  • 2篇王玉宝
  • 1篇张晓楠
  • 1篇耿庆芬
  • 1篇王青
  • 1篇李维学
  • 1篇魏学刚
  • 1篇冯旺军
  • 1篇杨华
  • 1篇王善民
  • 1篇杜金芳
  • 1篇朱维君

传媒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沉积温度对钛硅共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生长、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Ti80Si20复合靶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共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研究了沉积温度对薄膜生长速率、化学成分、结构、表面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沉积温度升高,薄膜生长速率降低,薄膜Ti和Si原子浓度增加,C原子浓度降低;在高温下沉积的薄膜具有低sp3C含量、低表面接触角、低内应力和高的硬度与弹性模量.基于亚表层注入生长模型分析了沉积温度对薄膜生长和键合结构的影响,从薄膜生长机制和微观结构解释了表面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姜金龙黄浩王琼王善民魏智强杨华郝俊英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共掺杂沉积温度
电化学沉积铁-非晶碳磁性纳米复合薄膜
2016年
利用液相电化学方法,以乙酰丙酮铁的甲醇溶液为碳源,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铁-非晶碳磁性纳米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Raman光谱技术分析了薄膜组成、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Fe掺杂的非晶碳膜为含有Fe、Fe_3O_4纳米晶和非晶碳基的复合结构。和未掺杂非晶碳膜相比,Fe掺杂的薄膜具有更高的sp2碳含量和无序度。磁滞回线显示Fe掺杂的薄膜具有软磁特性,沿薄膜表面方向为易磁化方向。
王玉宝陈娣张霞魏智强姜金龙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铁掺杂非晶碳膜磁学性质
钛硅多元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在不同气氛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钛硅多元掺杂的含氢类金刚石薄膜.在球-盘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气氛环境对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转移层结构,探讨了薄膜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薄膜在真空和氮气环境下摩擦系数较小、磨损率低,表现为磨粒磨损;在氧气和高湿度大气环境下摩擦系数较大、磨损率高,表现为黏着磨损;在低湿度空气环境下薄膜摩擦系数最低,表现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混合磨损机理;转移层发生摩擦诱导石墨化和聚乙炔链CC键双氢化两种摩擦化学过程.
姜金龙黄浩陈娣王琼冯旺军郝俊英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中频磁控溅射摩擦学性能
甲烷流量对中频磁控溅射制备TiSi-C:H薄膜生长和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以甲烷为先驱气体通过中频磁控溅射Ti80Si20靶材在硅和不锈钢基底上制备TiSi-C:H薄膜,研究了甲烷流量对薄膜沉积速率、结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流量对薄膜结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甲烷流量增加薄膜从包含约10 nm晶的锥状纳米晶/非晶复合结构向非晶结构转变,在低甲烷流量下沉积的薄膜具有高硬度、高应力和高磨损率;在高甲烷流量下薄膜硬度和应力降低,而摩擦学性能提高。薄膜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变化被认为是随甲烷流量增加薄膜结构演化的结果。
姜金龙陈娣王琼黄浩朱维君郝俊英
关键词:中频磁控溅射力学性能
紫外光辐照下钛硅共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微结构的演化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Ti80Si20合金靶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钛硅共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利用紫外–可见光多波长Raman光谱表征薄膜微结构,并结合FTIR光谱研究了紫外光辐照对类金刚石薄膜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紫外光辐照下薄膜微结构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非晶结构的类金刚石薄膜出现反式聚乙炔和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结构以及sp杂化的线型卡宾碳结构。紫外光辐照诱导薄膜微结构驰豫和重构,薄膜Si–O和C–O键含量增加,C=C和C–H键含量减少;同时薄膜sp2团簇尺寸减小而无序度增大。
姜金龙王琼黄浩张霞王玉宝耿庆芬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紫外光辐照
石墨烯/类金刚石碳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沉积及其场发射性能
2016年
采用液相电化学方法在硅基底上制备了石墨烯掺杂的类金刚石碳复合薄膜,探讨了电化学沉积复合薄膜的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对薄膜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片均匀分散沉积在含氢类金刚石碳(a-C:H)基体中,沉积的石墨烯/类金刚石(G/a-C:H)复合薄膜表面相对均匀平整。场发射测试显示石墨烯掺杂使开启电场从4.7 V?μm^(-1)增加至5.8 V?μm^(-1),场发射电流密度从384μA?cm^(-2)显著增加至876μA?cm^(-2)。
姜金龙张霞杜金芳王琼戴剑锋魏智强
关键词:类金刚石碳膜石墨烯电化学沉积场发射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of a-C and a-C:H films deposited on silicon surfaces modified with nickel nanoparticles
2016年
The a-C and a-C:H films are deposited on silicon surfaces modified with and without nickel nanoparticles by using mid-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the films are analyzed by Raman spec- t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ield emission behaviors of the deposited films with and without nickel nanopar- ticles modification a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hydrogen-free carbon film exhibits a high field emission current density and low turn-on electric field compared with the hydrogenated carbon film. Nickel modifying could increase the current density, whereas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urn-on electric field. The mechanism of field electron emission of a sample is discussed from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the films and nickel nanoparticle roles in the interface between film and substrate.
姜金龙王玉宝王琼黄浩魏智强郝俊英
ZnO纳米棒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天然染料敏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覆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ZnO种子层,以Zn(NO3)2和六亚甲基四胺(HMT)的混合溶液为生长液在ZnO种子层上制备出ZnO纳米棒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ZnO种子层及纳米棒薄膜的晶相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长液浓度、生长时间对ZnO纳米棒薄膜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排列整齐的ZnO纳米棒阵列薄膜最佳条件为90℃环境下,基底竖直放置在0.025mol/L的生长液中,生长4h,纳米棒平均直径80nm左右。从新鲜草莓、桑葚中提取天然色素,对ZnO纳米棒电极进行敏化,组装成光电池;测试敏化电极的吸收光谱及光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桑葚色素在可见光区有更强的吸收特性,由桑葚色素敏化的电极组装的光电池,在模拟太阳光下,得到开路电压为228.75mV,短路电流为189μA,填充因子为0.37,光电转换效率为5.5×10-4。
张晓楠王青戴剑锋姜金龙李维学魏学刚
关键词:ZNO纳米棒阵列光阳极天然染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