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CDJXS10240002)
- 作品数:2 被引量:105H指数:2
- 相关作者:敬小非李小双尹光志魏作安蒋长宝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尾矿坝溃坝相似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52
- 2010年
-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尾矿坝溃决破坏模拟试验装置,以云南玉溪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的一尾矿库设计资料为依据,对不同高度尾矿坝瞬间全溃后泥浆流态演进规律及动力特性进行模拟试验研究,探讨泥浆在下游区域流动过程中的冲击力强度、淹没范围以及演进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尾矿坝溃坝特性同普通水坝溃坝及典型泥石流运动特性有着本质性区别。(2)溃坝高度对下游泥浆淹没高程有明显影响。泥浆在下游的最大淹没高程总体上随着冲击距离的增大呈递减趋势。(3)泥浆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弯形沟道时,因离心力的作用在凹岸出现侧向爬高现象。(4)在泥浆流动过程中,各过流断面处冲击力过程曲线前端较陡直,后端较平滑,最大值出现在泥深峰值到来之前。(5)随着尾矿坝高度的增加,溃决泥浆在下游的最大淹没高程和冲击力强度都呈递增趋势,泥浆到达同一建筑物处的时间缩短,从而加重了溃坝对下游的灾情。研究成果为尾矿坝溃坝泥浆演进规律及动力作用的深入认识以及溃坝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 尹光志敬小非魏作安李小双蒋长宝
- 关键词:边坡工程尾矿坝溃坝相似模拟试验流态
- 粗、细尾砂筑坝渗流特性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研究被引量:56
- 2010年
- 以云南2个矿山生产的粗尾砂和细尾砂为堆坝材料,通过室内小比例渗流堆坝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对粗、细尾砂在堆坝过程中渗流规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细粒尾砂堆积坝的浸润线较粗粒尾砂堆积坝高的原因有两方面:①细粒尾矿自身渗透性差;②在堆坝过程中,细粒尾砂在用于防漏作用的土工布上形成了一层较密实的防水层,堵塞了土工布排水小孔,阻碍了尾矿坝排渗效果;(2)粗、细粒尾矿堆积坝的坝前沉积规律基本相同,即同一水平面上为前缘细后部粗,上部粗下部细,但粗粒尾矿堆积坝形成的干滩面坡度较大,为1.0%~2.5%,而细粒尾矿堆积形成的干滩面坡度比较平缓,为0.3%~0.9%;(3)根据尾矿坝的整体排渗效果,提出"尾矿坝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细粒尾砂堆积坝的相对渗透系数约为粗尾砂堆积坝的25%;(4)由于细粒尾矿渗透性较差,浸润线偏高,造成尾矿坝坝坡水头压力较大,极易引起坝坡渗透破坏。研究成果对类似尾矿堆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尹光志敬小非魏作安李小双
- 关键词:尾矿坝相对渗透率渗流规律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