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2DFA31250) 作品数:9 被引量:107 H指数:5 相关作者: 赵凤敏 曹有福 张小燕 王梅 蔡智勇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浙江工商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亚麻籽油红外光谱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亚麻籽油进行表征,并对亚麻籽油DPPH?清除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亚麻籽油体外的抗氧化作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亚麻籽油具有典型的植物油振动吸收峰,可为亚麻籽油鉴别或定量分析提供依据。抗氧化试验表明亚麻籽油能有效清除自由基,随着浓度的提高,其清除率力增加,在2 mg/m L时,对DPPH?、羟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39.40%、51.74%和31.04%。研究表明亚麻籽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丁进锋 赵凤敏 李少萍 韩亚芬 张小燕 曹有福 李树君关键词:亚麻籽油 抗氧化活性 傅里叶红外光谱 亚麻籽剪切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 2016年 对亚麻籽进行干燥处理,采用食品物性分析仪研究含水率、加载速率对亚麻籽剪切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干燥时间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亚麻籽最大剪切力在10.465~12.692N,剪切功在2.277~3.677mJ,同一加载速率下,不同含水率亚麻籽的剪切力和剪切功存在差异。方差分析表明含水率对剪切力和剪切功影响显著(P〈0.05),加载速率对剪切力和剪切功影响不显著(P〉0.05)。 丁进锋 赵凤敏 曹有福 张小燕 李树君关键词:亚麻籽 剪切 力学性能 亚麻籽木酚素酶解产物结构鉴定 被引量:4 2014年 以亚麻籽为研究对象,通过60%乙醇提取亚麻籽中木酚素大分子化合物并采用木质素降解酶对其大分子进行水解,建立反相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RP-HPLC/UV)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两种分析方法对亚麻籽木酚素大分子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比较了不同酶浓度下(0,0.005,0.01,0.015,0.02,0.025,0.03 u/L)亚麻籽木酚素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图以及水解产物咖啡酸(CaAG),羟甲基戊二酸(HMGA)+木酚素二异落叶松树脂醇(SDG),SDG+阿魏酸(FeA),SDG+HMGA+对香豆酸(CouA),SDG+2HMGA+EtOH,草棉素糖苷(HDG)+HMGA的得率,结果显示最佳酶水解浓度为0.025 u/L。其中主要酶解产物CaAG和SDG+HMGA+CouA在0.025u/L酶浓度水解下得到的含量分别为7 256 mg/kg和2 574 mg/kg。通过HPLC/MS/MS分析,鉴定出酶解产物共14种,单体化合物包括CaAG、对香豆酸葡萄糖苷(CouAG)、HDG、SDG,其中SDG+HMGA(m/z=685.2[M-H+]-)和SDG(m/z=829.1[M-H+]-)检测出碎片峰。 付亚琦 梁新乐 陈敏 张虹关键词:亚麻籽 反相液相色谱 不同产地亚麻籽矿物质元素及脂肪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1 2014年 亚麻籽是一种具有食用与药用价值的生物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与矿物质元素。我国是亚麻籽的主要产地之一,为探讨不同产地亚麻籽中矿物质元素与脂肪酸组成的主要特征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了10个产地亚麻籽中的17种矿物质元素,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于相同条件下提取的10个产地亚麻籽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产地亚麻籽中的矿物质元素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地亚麻籽矿物质元素及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分析了矿物质元素及脂肪酸的主要特征成分。结果表明,K,Sr,Mg,Ni,Co,Cr,Cd,Se,Zn和Cu是亚麻籽的主要特征矿物质元素,C16∶0,C18∶0,C18∶2,C18∶3,C20∶0,C20∶1是亚麻籽油脂的主要特征脂肪酸。ICP-MS和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可有效揭示不同产地亚麻籽中矿物质元素与脂肪酸组成的特征与差异,进而为亚麻籽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兴丽 赵凤敏 曹有福 王梅 梅帅 李少萍 蔡智勇关键词:亚麻籽 矿物质元素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亚麻粕分离蛋白对鱼糜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以大豆蛋白(SPI)、谷朊粉(WG)为对照品,研究亚麻粕分离蛋白(FPI)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色泽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探索亚麻粕分离蛋白(FPI)、亚麻胶(FG)、卡拉胶(KCG)复合应用于鱼糜制品的最优添加配比。结果表明:向鱼糜制品中单独添加FPI可提高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响应面分析得到添加FPI 11.01%、FG 0.34%、KCG 0.30%,鱼糜的凝胶强度为4 935.03 g·mm,是对照组的1.57倍。 詹碧琳 赵凤敏 曹有福 张虹关键词:鱼糜制品 ICP-MS两种模式下测定亚麻籽中微量元素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6 2014年 探讨了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标准(STD)及碰撞池(KED)两种模式测定亚麻籽中微量元素铜、铁、锌、锰方法的有效性。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式的测定效果,在此基础上选择各元素的有效测定模式,并对四种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价。根据不确定度评判标准JJFl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规定,逐一分析了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ICP-MS用于测定亚麻籽中微量元素结果令人满意,同时为ICP-MS测定这四种元素的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兴丽 王梅 赵凤敏 曹有福 张小燕 蔡智勇关键词:ICP-MS 亚麻籽 微量元素 不确定度 不同产地亚麻籽胶的特性研究 本文研究了从10个不同产地亚麻籽中提取的亚麻胶,发现它们在外观,成分,微观结构和特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黑龙江七台河的亚麻胶得率最高,但其亚麻胶水溶液粘度也最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和山西神池县的亚麻胶水溶液粘度较高,但... 王梅 曹有福 兴丽 张小燕 赵凤敏关键词:亚麻籽 亚麻胶 文献传递 亚麻籽脱壳机脱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影响亚麻籽脱壳机脱壳率和损失率的有关参数,可提高亚麻籽脱壳效率。为此,研究了亚麻籽含水率、沙盘转速、沙盘间隙对亚麻籽脱壳率和破碎率的影响,并利用Design-Expert中的响应面中心组合法优化脱壳条件。结果表明:亚麻籽含水率、沙盘转速、沙盘间隙对脱壳率和损失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利用响应面建立亚麻籽脱壳数学模型,确定了亚麻籽脱壳最佳条件:亚麻籽含水率1.65%、沙盘转速为1 670r/min、沙盘间隙为1.6 0 mm。在此条件下,亚麻脱壳率为6 0.8%,试验值与预测值的误差为3.9 3%;脱壳损失率为5.3 7%,与预测值的误差为4.27%。 丁进锋 赵凤敏 曹有福 李树君关键词:亚麻籽 脱壳 响应面 超声波提取亚麻籽油工艺及其对亚麻籽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5年 为优化亚麻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为变量,以亚麻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超声波辅助提取与溶剂提取法得到的亚麻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差异及其对亚麻籽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6℃、时间33 min、功率180 W、液料比13 m L·g-1,在该工艺条件下亚麻籽油得率为35.52%,与理论预测值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溶剂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可有效破坏亚麻籽表面结构,提高油的浸出率,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溶剂提取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结构与含量并无显著差异。 兴丽 赵凤敏 曹有福 张兰芳 张小燕 王梅 蔡智勇关键词:亚麻籽 气相色谱 扫描电镜 微观结构 亚麻壳中亚麻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亚麻壳中亚麻胶的提取工艺,针对提取温度、时间、水料比及洗胶次数4个因素时行了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亚麻胶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料比,结合工艺过程和实验结果,选定亚麻壳中亚麻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40 min,水料比15 m L/g,洗胶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亚麻胶的提取率是13.4 g/100 g。 王梅 赵珊 张小燕 赵凤敏关键词:亚麻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