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3NDJC117YB)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严米平李传喜更多>>
相关机构:台州市委党校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社会学
  • 3篇边缘化
  • 3篇城市
  • 3篇城市化
  • 2篇农民
  • 2篇城乡
  • 2篇城乡融合
  • 2篇村落
  • 2篇F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行动逻辑
  • 1篇学理
  • 1篇医疗保险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规制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分层
  • 1篇社会理性

机构

  • 9篇台州市委党校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严米平
  • 3篇李传喜

传媒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温州大学学报...
  • 2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吉林工商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结构的生产:行动的预料之事和意外后果
2015年
从行动者的主观目的和行动的客观后果出发,在描绘行动的两种性质——理性和意外性,并按照帕森斯的分法对结构的内部变化和外在变迁作出区分的基础上提出,结构生产的含义是指结构的外在变迁。从行动的这两种性质出发,分别阐述了意外后果和理性冲突对结构生产的影响,意外性和理性共同组成和解释了社会变迁的原因。
戴利弘严米平
边缘化与边缘效应:概念解读及其行为方式——近郊村落城市化的社会学思考被引量:3
2014年
近郊村落处于城市与乡村两大系统的交接地带,随着城市的空间扩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近郊村落呈现出一系列边缘化特征:社会政策的边缘性、社会结构的混杂性、村庄发展的过渡性、社会成员的异质性。处于城市化过程的近郊村落正面临着城乡两种社会因子的交集,形成了独特的"边缘效应"。既为近郊村提供了发展条件、机遇和自主行动的空间,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缓冲带,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正确认识近郊村落的"边缘化"现象,合理利用其"边缘效应",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村庄的关系,实现城乡"融合"而非农村单向度地融入城市,走"乡土型城市化"道路,或许可以成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种新选择。
李传喜
关键词:边缘化城市化城乡融合
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取向及其整合
2014年
社会学理论中的传统议题是关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议题,社会学形成了两大研究传统:涂尔干的实证研究范式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从两大研究传统出发,各个社会学理论采取了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等不同的研究取向,这主要体现为数学中的归纳和逻辑演绎两种方法。然而这种研究取向在社会学中形成了二元对立矛盾,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成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
戴利弘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
制度结构与农民工行动逻辑——以医疗保险模式选择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行动与结构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是一种理论上的困境,但被应用到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上时也成了一种现实的困境。在医疗保险模式选择上,农民工在无制度约束的理想状态和有制度约束的现实状况中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动逻辑。在现有制度的约束下,户籍、企业和医疗保险三个制度的缺失严重地束缚了农民工参加与选择医疗保险的行动,使其行动逻辑发生了冲突和混乱,导致了农民工作出不参加或者选择退保的行为,从而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所以,要使农民工积极参加医疗保险,必须要建立一套灵活和系统的医疗保险制度,来满足农民工的不同需求,而这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戴利弘严米平
关键词:行动逻辑经济理性社会理性
村庄居住模式的社会变迁——以LSZ村为个案的考察
2014年
目前,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村民的盖楼运动这一场"大革命"。本文以LSZ村为个案来考察村民的盖楼运动及其引发的居住模式变迁,认为LSZ村居住模式的变迁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石屋"、"钢筋水泥式楼房"和"别墅式楼房"。而且,这种居住模式的变迁与村庄的社会文化习俗和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戴利弘严米平
关键词:居住模式社会分层
边缘化与边缘效应:近郊村落城市化的境遇及路径——以台州市F村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近郊村落处于城市与乡村两大系统的交接地带,随着城市的空间扩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近郊村落呈现出一系列边缘化特征:社会政策的边缘性、社会结构的混杂性、村庄发展的过渡性、社会成员的异质性。处于城市化过程的近郊村落正面临着城乡两种社会因子的交集,形成了独特的"边缘效应"。既为近郊村提供了发展条件、机遇和自主行动的空间,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缓冲带,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正确认识近郊村落的"边缘化"现象,合理利用其"边缘效应",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村庄的关系,实现城乡"融合"而非"融入",走"乡土型城市化"道路,或许可以成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种新选择。
李传喜
关键词:边缘化城市化城乡融合
自主选择与政府规制:一个近郊村的城市化探索——以台州市F村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近郊村是城市化所伴生的一种社会存在,处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接地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边缘性。对于该类型村庄如何发展,政府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划。个案村F村是一个典型的近郊村,它以一系列自主性行动来应对城市化大潮的挑战,其村庄物业化、村庄企业化、福利的村庄依赖性、村庄管理的自主性等实践为近郊村城市化积累了宝贵的"自发性经验"。这一过程充满了理性与非理性、主动与被动、自主选择与政府规制等因素,而F村在冲突与博弈中不断探索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对F村来说,处理好村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主动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融合而非农村单向度地融入城市,走一条"乡土型城市化"的道路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李传喜
关键词:政府规制城市化
地理位置和等级结构: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视角
2014年
我国农村类型的多样化和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普遍的政策被制定出来。本文从不同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地理位置差异出发,构建出农村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一套由核心区农村、中间区农村和边缘化农村三种村庄类型组成的等级结构体系,并说明了边缘化农村由于三种原因——资源缺乏、政府缺位和农民缺席——而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变得异常困难,指出了重建边缘化农村的任务重要性。
戴利弘
关键词:农民主体性
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一种社会学的反思被引量:2
2014年
家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单位组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其功能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关于家庭变迁的研究,学界也提出了家庭消亡或家庭淡化等一些悲观的观点,而中国农村家庭的状况也似乎支持这些观点。然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我们有必要对家庭的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做出理论上的反思,从而回应家庭消亡论和家庭淡化论。
戴利弘严米平
关键词:家庭社会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