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5-Z20)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平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张亮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棉花
  • 3篇棉花黄萎菌
  • 3篇黄萎菌
  • 2篇多克隆
  • 2篇多克隆抗体
  • 2篇棉花黄萎病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黄萎病
  • 1篇带菌
  • 1篇棉花品种
  • 1篇菌丝
  • 1篇菌丝蛋白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机制
  • 1篇间接ELIS...

机构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作者

  • 3篇鹿秀云
  • 2篇李社增
  • 2篇马平
  • 2篇张亮
  • 1篇蒋继志
  • 1篇田世民
  • 1篇李宝庆
  • 1篇刘翠芳
  • 1篇董金皋
  • 1篇郭庆港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棉花黄萎菌DAS-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本文利用多克隆抗体富集能力强、生物素-亲和素高亲和性以及高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棉花黄萎菌的DAS-ELISA方法。从田间分别采集0级(健株)、I级、2级、3级和4级棉花黄萎病发病植株,对不同...
张亮鹿秀云李社增李宝庆郭庆港马平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多克隆抗体
棉花黄萎菌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检测棉花体内带菌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的菌丝蛋白作为抗原,制备了该病原菌菌丝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特异性检测棉花黄萎病菌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5 ng/mL棉花黄萎菌菌丝蛋白。应用该方法可定量检测棉花组织及其根部土壤中棉花黄萎菌的含量,同时发现病株的茎、根及根部土壤的带菌量多少与病株发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说明,该方法可在棉花黄萎病的早期检测和预报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刘翠芳高广瑞田世民蒋继志鹿秀云马平李社增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丝蛋白多克隆抗体
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动态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方法监测棉花黄萎菌在较抗棉花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较感棉花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体内的传导情况。[结果]棉花黄萎菌可以有效侵入抗、感棉花品种的根部,但病原菌很少再向抗病品种海7124的上部茎和叶部传导,而感病品种鄂荆1号向上传导的菌量很大。[结论]初步确定海7124的抗病特性表现为不抗侵入但可有效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的传导,感病品种鄂荆1号既不抗侵入也不抗传导。
张亮鹿秀云李社增李宝庆郭庆港马平董金皋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