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C04C104-02)
- 作品数:6 被引量:109H指数:6
- 相关作者:高永刚顾红韩俊杰姜丽霞王萍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气象双鸭山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2
- 2008年
- 利用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林区和小兴安岭伊春林区1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研究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模型模拟值可应用于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对IN、IMN和INMC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实际使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IMN指数总体应用效果最好,IN指数次之,INMC指数较好,3种指数可在黑龙江省林区大范围推广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考虑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这一因素,可提高INMC指数的应用效果。划分了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用中相应的森林火险等级指标。
- 高永刚张广英韩俊杰姜丽霞
- 关键词:火险等级可燃物含水率
- 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火灾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伊春林区近43年来气候及森林火灾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3年来,伊春林区气温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各季节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幅度不同;年与各季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减少、年平均风速与年降水量反位相配置导致的森林可燃物积累增多和干燥易燃等因素是伊春林区森林火险和火警呈增高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有潜在增加的趋势,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将更加严峻。
- 高永刚张广英顾红周尔滨
-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气温降水风速
-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水稻种植区,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最显著;松嫩平原西部热量资源丰富的齐齐哈尔、大庆和哈尔滨西部以及伊春地区北部的局部温凉区域,气温增高趋势对水稻模拟产量趋势增加的作用次之;仅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泰来县、泰康县和肇源县3县交界的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局部区域,微呈减少趋势。[结论]黑龙江省水稻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10年平均值为6.37%,气温增高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 白鸣祺高永刚王芳
- 关键词:气温变化水稻
- 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被引量:23
- 2010年
- 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森林雷击火高发区域,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对该区域森林雷击火的监测、预警、管理及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云地闪观测数据(2005—2007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与森林雷击火历史数据(1965—2007年)等资料,分析了云地闪火源、与可燃物相关的林型分布、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林火初始蔓延速度等因素对森林雷击火的重要影响。采用权重分析法,建立了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模型。结果表明:综合模型指标计算值ITDX越大,发生森林雷击火的危险程度越高。当ITDX≧0.9时,极度危险,极易发生雷击火;当0.9>ITDX≧0.7时,高度危险,易发生雷击火;当0.7>ITDX≧0.4时,中、低度危险,可发生雷击火;当0.4>ITDX时,不发生森林雷击火。综合模型能合理地反映云地闪火源、与林型分布相关的可燃物、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林火初始蔓延速度等因素对森林雷击火的综合影响,符合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雷击火环境所处的危险程度和实际森林雷击火发生情况,可为森林雷击火危险程度的监测或预警提供一定的依据。
- 高永刚顾红张广英
- 关键词:森林雷击火
- 黑龙江省甜菜气候生产力模拟和种植气候区划被引量:14
- 2009年
-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站1975—2004年3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相应插值的网格同期逐日气象资料,采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并分析了甜菜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气候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甜菜早、中熟品种气候生产力在中部和东部由北向南递增,在西部由北向南递减;晚熟品种气候生产力在中东部和东部由北向南递增,在西部由北向南递减,在中西部处于中产水平。主要气候影响因素的分布对甜菜气候生产力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气候生产力距平百分率、实际产量变异系数及与气候生产力密切相关的主要生育期的4个气候因子(枝叶繁茂期的平均气温、糖分积累期的平均气温、根快膨大期的降水量、糖分积累期的气温日较差),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将黑龙江省甜菜早、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分别划分为8类、7类和6类种植气候区。
- 高永刚南瑞顾红于瑛楠王萍
- 关键词:甜菜WOFOST模型气候生产力种植气候区划
-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近40多年来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气候变暖十分明显,气温变化趋势对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及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43年来黑龙江省各地气温变化趋势的角度出发,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
- 王芳白鸣祺高永刚
- 关键词:气温变化水稻
- 文献传递
-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在森林火险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28
- 2008年
-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森林火险预报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5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并将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引入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并划分了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伊春林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中的应用指标值。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可祢补可燃物含水率组份缺少观测资料的不足,促进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应用水平。
- 高永刚张广英顾红周尔滨
- 关键词:森林可燃物含水率
- 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
-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森林雷击火高发区域,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对该区域森林雷击火的监测、预警、管理及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云地闪观测数据(2005-2007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与森林雷击火历史...
- 高永刚顾红张广英
- 关键词:森林雷击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