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9)
作品数:
2
被引量:19
H指数:2
相关作者:
王娜
汪寅夫
李丽君
赵志新
徐纪人
更多>>
相关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天文地球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1篇
地震
1篇
地震活动
1篇
地震活动性
1篇
应力场
1篇
有机磷
1篇
震源
1篇
震源机制
1篇
震源应力场
1篇
色谱
1篇
色谱法
1篇
色谱法测定
1篇
土壤
1篇
农药
1篇
农药残留
1篇
气相
1篇
气相色谱
1篇
气相色谱法
1篇
气相色谱法测...
1篇
相色谱
1篇
阿特拉津
机构
1篇
中国地质科学...
1篇
沈阳地质矿产...
作者
1篇
徐纪人
1篇
李丽君
1篇
汪寅夫
1篇
王娜
1篇
赵志新
传媒
1篇
中国地质
1篇
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1篇
2011
1篇
2010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汶川8.0级大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运动特征
被引量:9
2010年
根据地震震源机制、断层参数结果,结合GPS测定的同震位移场与构造研究的最新结果,综合分析研究了2008年汶川8级大地震汶川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震源应力场、断层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地震活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汶川8级大地震是在青藏高原与其周边地域构造运动剧烈,2001年起始的地震活动高潮期的背景下发生的。其长达300km的地震震源断层填补了青藏高原东缘1900年以来存在的8级地震活动的空区。震源机制与区域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汶川8级地震震源处于南北地震带中南段东部,青藏高原东向扩张与四川盆地的抵抗是该区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是在一个稳定的、主压应力P轴以北西西-东南东方向为主的震源应力场控制下发生的。说明汶川地震震源区域主要受到四川盆地、华南块体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并发震的。龙门山断裂带西侧的青藏高原相对于四川盆地发生的东向上升;而东侧的四川盆地相对于青藏高原发生的西向下降构造运动是2008年汶川8级地震发生的主要地震成因即地震发生机制。
徐纪人
赵志新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震源应力场
超声提取—吸附分离—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和阿特拉津农药残留
被引量:10
2011年
以V(正己烷):V(丙酮)=1:1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土壤中敌敌畏、甲拌磷、乐果3种有机磷及阿特拉津农药残留。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0.2%-93.9%,相对标准偏差为3.81%~8.79%,检出限为0.35~0.45μg/kg。
汪寅夫
李丽君
王娜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磷
阿特拉津
超声提取
气相色谱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